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朗玛信息“卸妆”发行受追捧 中国交建“低调”定价显落寞
上周,朗玛信息首次发行遭遇机构“闭门羹”后,只得“卸妆”降价重发,方才获得基金等机构呼应并成功发行,且上市首日涨幅超80%。无独有偶,中国交建的IPO之旅可谓小心翼翼:继初步询价创下了近年来新股发行最低市盈率后,由于网下认购不足,更是由IPO主承销商出面包销,创7年来首例。
去年以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对新股询价的态度趋冷,“高挂免战牌”也好、观望也罢,令新股市场“战局”陡然生变,各个参与主体“暗战”升级。有业内人士表示,朗玛信息上市首日暴涨或可视为基金的一个小小的胜利。基金“冷战”新股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新股利益链上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各方博弈的结果或许可以促使新股发行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机构博弈力促估值合理
新股上市没有基金帮着“吆喝”,一级市场上的巨星面临“卸妆”上市,给承销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2月17日,中国交建发布公告称,确定首次发行价格为5.4元/股。而在初步询价过程中,价格下限5.0元的申购数对应网下发行规模达3.04倍,而按照5.4元定价,承销团余额包销股数为逾1.02亿股。为了以价格上限发行,中国交建成为自2005年实施IPO询价制度以来,首只出现主承销商包销的新股。
尽管选择上限价发行,中国交建市盈率仍创下近年新股发行市盈率新低,价格对应的2010年市盈率水平为10.43倍。成长性不足是该股发行市盈率低而基金仍不愿报高价格的原因。有基金经理表示,虽然参加了中国交建的路演和询价,但是不会参加申购,原因是该公司价值不是特别突出,成长性不足,吸引的主要是稳定型投资者。也有债基经理认为,中国交建不适合发股票,而适合发债券,如果该公司发行债券他倒是会考虑投资。
中国交建超低市盈率下主承销商包销,市场猜测在所难免,新股市场各个参与主体之间“暗战”升级。某位参与中国交建路演的基金业人士表示,即使今后新股发行主承销商主动调低报价或者新股市盈率下降,基金也还会在询价中尽量压低报价,真正的多方是没有人想高买吃亏的。博时基金研究员游晓百指出,新股询价中的博弈一般是存在于买方与承销商之间。投行可能会报高价,而买方则会压价。基金经理在报价前会先参考公司内部研究报告,他的判断却是基金参与新股报价的主要决定因素。
对于买方之间是否会为竞争而产生博弈,有基金经理表示,基金公司参与询价会事先打听其他基金公司或机构的报价作为参考。他举例说,“我心理预期是10元,了解后其他公司也报10元,那我们就会报10元。这里面投行会先跟大家沟通,告诉我市场普遍的报价大概多少。”至于投行是否会故意虚报以拉高机构的报价,该基金经理认为不会。“一家投行又不是只负责这一只股票,如果他故意虚报市场报价,那么以后就没有了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