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在监管衔接不畅的地方,更需要严格的制度设计,使“沾边”的部门积极主动地负责;只有权责明晰了,出现问题才能做到有据可查,有责可纠
以前听说女性丰胸需要硅胶之类的胶状物,如今虾也赶上了“时髦”。近日有媒体报道,天津水产市场出现被人为注射明胶“丰体”的“注胶虾”,以此来保持个体丰满,增加重量。
民以食为天。“注胶虾”一经曝光,立刻成为焦点话题。人们在质疑监管缺位时,一些与食品生产、流通、销售有关的政府部门开始打起了“哈哈”,要么说“不了解情况”,要么说“不归自己管”、“无法检测”云云。而一名女摊贩说:“这种虾5年前就有了,批发来就是这样的。”她称“注胶虾”无毒,对人体无害,“吃不死人的,否则早就不让卖了”。
“注胶虾”根本不需要检测,肉眼就能分辨。但是,注胶是从哪里来的、哪一环节注射的、到底有无危害、注胶行为是否涉嫌欺诈等问题,这么长时间为何没有权威部门去追查,值得深思。
不仅在食品领域,教育培训方面也存在“注胶虾”现象。据报道,浙江省浦江县某“矫正训练中心”自称是对叛逆、网瘾等问题少年进行教育以回归正途的地方,在这里却发生了虐待学生的惨剧,当地的工商、教育部门明确表示“不归自己管”甚至出现了相互推诿现象。政府部门权力划分不清导致的监管缺位,让受伤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受到二次伤害的同时,透支的更是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还有比上述事件更荒唐的。长沙多条街道违规乱收停车费引发质疑,而收费的路路通公司负责人竟称连自己归哪一政府部门管都不知道。
这些年,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的现象日益减少,但是,社会转型期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不断出现,监督管理在不少领域仍显滞后脱节。有些部门见有利可图时,就第一时间跳出来,而一旦出现纠纷或者事故时,则急忙“脚底抹油”,生怕惹火上身。
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对于一些涉及多部门监管的问题,各地常见的做法是由一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发文、专项行动整治。这种做法有时可以发挥集束效应,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很难达到治本目的。实现有效治理,需要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管理权限,理清责任范围,问责有的放矢,若这些问题含含糊糊,“九龙治水”的结果往往导致互相推诿、塞责。
同时也应当看到,管理与执法毕竟不是机械式行为,即使职权配置十分严密,也难免留下监管盲区,在监管衔接不畅或有交叉的地方,更需要严格的制度设计,使“沾边”的部门积极主动地负起责来。有的地方推行“首问责任制”,就是由最先受理群体诉求的单位负起跟进协调相关部门的责任。只有权责明晰了,出现问题才能做到有据可查,有责可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