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07年迄今,江苏大学生村官计划已经完成了两个3年周期。调查显示,2007年选聘到村任职、3年期满的 1011名大学生中,有507人选择了继续留任,占总人数的50%以上;2008年选聘的1670名大学生中,有879人选择了留任,占总人数的52.6%左右。
是什么原因让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村官选择继续留任?带着问题,记者走访江苏各农村和社区。
环境留人
1月22日,农历除夕,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钱仓村。该村的大学生村官孙雪清说:“上初二时,领导就来过我们村。那时我就暗下决心,以后要留在钱仓村,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1年,孙雪清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毕业后,本可以凭着所学的动画专业在城市谋份好工作,但性格倔强的她毅然选择了在家门口当村官。
“在农村,我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说起选择村官的理由,孙雪清打了一个比方,工作就是在织网,如果在机关工作,每天坐在办公室接触单一知识,最终织出的只能是“局域网”;但村官就大不同,在与政府、企业等多个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需要精通每个方面的知识,这对自己是全方位的提高,编织的也将是大而全的“广域网”。
“我是钱仓人,钱仓的一点一滴我都了如指掌。”孙雪清爽朗地说,“这里更有利于我才能的发挥”。
2006年,湖北孝感人周强考入了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2010年毕业后,赶上了大学生村官的好时机,周强当上了钱仓村村官。一年后,他又报考了公务员,苦苦备战了数月,然而胜券在握的周强却在进考场前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放弃考试,选择继续当村官。
对此,周强理由充分:“别看钱仓只是个村,这里既有工厂又有农业基地,全村不到6000人,集体经济年收入就达700多万元。相对于城市,农村的发展空间更大,有我大展拳脚的广阔天地,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