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防宰攻略"值得反思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0日 12: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据报道,春节长假虽已经过去,但长假期间遇上的“被宰”经历却让不少网友不吐不快,纷纷推出“防宰攻略”,以自己的经验提醒其他网友。比如,哪家饭店真正价廉物美?哪一家小吃非去不可?哪家纪念品真的独此一家?(2月7日《新闻晚报》)

  本来,旅游是一件身心愉悦的开心事儿。可是,最近媒体报道的一系列“天价菜单”事件,却掀起了各地旅游市场“宰客”乱象的真实内幕。在三亚,三个普通的菜被宰近四千元,一条十一斤重的鱼被宰6千多。无独有偶。一位网友正月初五一家人在厦门鼓浪屿也吃到“天价菜”:20个人两桌,共10来个菜,其中4个海鲜,酒楼结账要价1.3万元,后经协商1万元成交。可以说,旅游中“被宰”的经历,不管谁碰上,都会很郁闷,大“煞”风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该承认,当下旅游成了很多地区的特色产业。当地老百姓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媒体频频报道的一些游客在景点“被宰”的事件,却深深刺激着我们社会敏感的神经。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一些无良商家使用各种伎俩,“忽悠”旅客,强买强卖,让游客花了很多冤枉钱进行所谓的“高消费”。而一些职能部门的监管缺位,更让这样的“宰客”乱象肆无忌惮,愈演愈烈。

  旅游不仅是一门产业,也是一种经济。既然是经济,就应该遵循经济规律的一些游戏规则。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一些旅游景区,一些商品动辄数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显然偏离了经济规律的正常轨道,造成了旅游市场的一种畸形消费生态。虽然说,这种“暴利”让一些商家大赚、特赚了一把,但是这样的赚钱眼光无疑很短视,必定不能长远。

  无信不立,不诚不行。在我看来,诚信经营才是旅游景区商家应该坚守的底线。没有了诚信的基石,“宰客”乱象丛生的旅游景区,终究将会被旅客“用脚投票”。到那时后悔就晚了。

责任编辑:陈东方

热词:

  • 宰客
  • 乱象
  • 旅游景区
  • 被宰
  • 高消费
  • 新闻晚报
  • 忽悠
  • 暴利
  • 旅游市场
  •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