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万州区域性商贸中心雏形凸显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7日 11: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十一五”期间和去年,万州商务系统紧紧围绕建设“三峡库区商贸服务中心和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商贸兴区”战略,商贸设施不断完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对外开放成效明显,现代流通体系日臻完善,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区域性商贸中心初步建成。

  2011年,万州区商贸服务企业达到5032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40.8%;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52家,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32家。商贸服务业从业人员16.6万人,占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38.4%,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0.9%;进出口总额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9.2%,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总额5100万美元,同比增长51.6%;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6%。商业服务业增加值104.2亿元,占全区地方生产总值的16.7%,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3%。

  五年来,万州区商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7项,完成投资额101.3亿元。各类商业服务网点4.3万个,商业设施面积270万平方米。新建1万平方米以上的零售商场4个,10万平方米以上的批发市场6个,培育商业特色街6条,星级酒店15家。2011年,万州重点项目战役打响后,确定了19个商贸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达到248.4亿元。

  万州区委、区政府实施“过江战略”,主动退出主城,将高笋塘商业口岸价值较高的地块置换出来用于发展商贸服务业。高笋塘商圈面积达2.5平方公里,已建成商业网点5900余个,商业设施面积120万平方米,商圈销售额达到120亿元,成为重庆主城外唯一的100亿级商圈。区政府在滨江环湖地区预留3000多亩用于发展商贸服务业。观音岩汽车销售一条街集聚汽车经销企业40多家,销售额突破30亿元。新城路、沙龙路、王牌路经营的服装、建材、餐饮特色突出。批发市场交易额突破150亿元,商品销往区外达63%,对外辐射能力增强。

  万州积极推进出口基地建设,培育了“万光”、“鱼泉”、“蓝希络”、“谭木匠”等出口畅销品牌;建成榨菜、生猪两个标准化出口基地,三峡纺织等企业出口成倍增长,万州成为重庆市服务外包发展示范区。推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完成中国政府援助非洲利比里亚竹藤编技术培训项目第三期、蔬菜种植技术项目第三期和塞拉利昂议会大厦援建项目,在利比里亚创办“中国产业园区”正在抓紧实施。

  此外,还积极扩大利用内外资规模,累计利用内资56.6亿元、外资3.2亿美元,先后引进沃尔玛、肯德基、永辉、万达等知名企业和著名品牌入驻。推进会展经济发展,定期举办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贸洽谈会、中国三峡中药博览会、三峡美食文化节等重大展会活动,会展年交易额达50亿元。推进区域经济协作,签订了《万开云商贸合作协议》,倡议成立了“长江流域商务协作会”,已有160多个长江流域城市参与经济协作。

  谭迁国

  重庆市商委公众信息网:http://wsy.cq.gov.cn/ 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电话 96980家政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商贸中心
  • 商圈
  • 鱼泉
  • 万光
  • 十一五
  • 蓝希络
  • 商业设施
  • 万开云商贸合作协议
  • 利比里亚
  • 贸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