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人民网2月1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日前出言不逊骂“香港人是狗”,引发香港市民的强烈不满,一批知名人士也纷纷表态要求孔庆东道歉。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张同新教授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说,个别学者的发言,只属其个人的意见和观点,不能代表内地大多数民众的主流看法。他又认为,两地的政府部门以至民众都需要加强沟通、协调与交流,解决彼此都对对方具体情况不很了解的情况。
张同新说,回归十五年以来,香港与祖国内地在经贸、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沟通不断增多,人员往来大幅增加,两地民众不断融合,加深理解,香港市民对祖国的认同感也在提高。但香港市民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与内地居民都有一些差异,这也是正常现象。只有真正去了解香港的民情、民心,去评论一些事物才会恰当、公允。片面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不利于两地同胞的交流理解。张同新认为,在几次世纪性金融危机中,祖国为香港充当了坚强的后盾,很多港人也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祖国为后盾,香港没有能力应对如此强烈的经济冲击。在近几年国际上一些评选中,香港市场经济活跃,发展潜力巨大,一直排在世界前列。香港有自身优势,但祖国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央为香港发展创造各方面条件,不断出台了CEPA、个人游、人民币业务等挺港措施,全力支持香港,这为加强两地民众互相了解提供了良好环境。
对于有些观点认为香港是“被惯坏了的孩子”,张同新表示不能认同。一方面,香港是祖国的神圣领土,香港市民与内地居民一样都是中国人,中央挺港理所当然。另一方面,香港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没有香港,改革开放不会取得这么快的进展。香港有国际化优势,现在仍然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的平台与窗口,譬如人民币国际化就离不开香港,而港资也是内地最重要的外资来源之一,因此,香港的地位和作用是取代不了的。另外,香港的先进管理方式、经营理念、人才优势,以及香港在法治、秩序、教育等很多方面也有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方面。
张同新强调,香港市民对祖国的认同感提高,而绝大多数内地同胞对香港也都是给予高度评价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内地同胞赴香港旅游、购物。个别人的不当言论,不能代表多数人意见。不应以偏概全,激化两地民众的对立情绪。另外,确实也有一些内地民众对香港具体情况不很了解,这恰恰需要加强沟通交流来解决。
张同新说,两地民众都应当设身处地思考问题。譬如,对于内地孕妇赴港产子一类的问题,不应当一味采取各种办法来抵制,应当加强香港与内地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协调与沟通,充分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来制定合情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管理办法,这样在执行时也不至于那么生硬,会更加人性化,容易取得各方面的理解。“一国两制”下,多加强沟通协调,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