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在A股市场首发(IPO)的长跑中,2011年仍有70余家公司未能“打动”发审委,倒在了终点线前,而2010年未过会公司为61家。统计显示,在2011年IPO未过会的公司中,有约70%的公司因持续盈利能力不确定而被否,而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关联交易问题,即缺乏独立性。
过度依赖海外绊住出口企业
根据统计显示,去年多数企业IPO被否均是因为持续盈利能力不确定,出现销售结构不均衡等特征,由此带来财务状况不利影响,例如毛利率下降等。
比如,多家企业因为过度依赖海外销售市场,颇受去年海外部分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公元太阳能公司为例,该公司2008年至2010年及2011年1月至6月出口欧盟国家销售额占比分别为78.1%、83.92%、75.94%和74.85%。产品主要出口国补贴下降趋势和欧洲债务危机对该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与公元太阳能公司类似,去年还有多家上报IPO申请材料的出口型企业也被发审委驳回了IPO申请。
销售模式成“困扰”
此外,销售模式的变革对财务状况带来的影响也引起监管部门高度关注。
以福建诺奇公司为例,该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福建省,报告期内品牌推广费和研发费用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销售模式由直营销售为主转变为加盟销售为主,销售模式转变期间较短且新开加盟店盈利情况低于原有加盟店,募投项目以建设加盟店为主,未来向全国扩张终端门店存在销售效率降低的风险。
发审委指出,该公司在申报材料和现场聆讯未就上述事项作出充分、合理解释,无法判断上述事项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影响和募投项目能否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及盈利能力。
较为值得注意的是,独立性和持续盈利能力的关联性也已经引起监管部门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