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江苏:推进农民收入倍增 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31日 02: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2012年1月10日电 (记者陈刚)江苏省农村工作会议10日在南京召开。江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表示,在2011年取得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年均收入破万元等成绩的基础上,江苏将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刚刚过去的2011年,江苏"三农"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60年罕见大旱面前,江苏粮食生产实现新突破,全年粮食总产达到661.6亿斤,比上年增加14.5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八连增",粮食单产首次超过820斤,创历史新高。

  江苏高效农业取得新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占耕地面积比重分别提高到42.8%和12.2%,高效渔业占养殖面积比重达到61%,肉蛋奶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畜禽规模养殖水平全国领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三大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1.2%,居全国第一位。

  江苏农民收入跨上新台阶。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1798.91万人,转移比重达到67.5%。同时,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以上,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全部实现脱贫。

  2011年,江苏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大,旱涝保收农田、高标准农田比重分别提高到69%和41%,新增解决28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完成成片造林面积82万亩,村庄环境整治全面启动实施。

  石泰峰表示,虽然江苏"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对农民就业创业、农产品供求关系、农业农村投入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可轻视。

  今年,江苏"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根本出路,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坚持把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作为根本保障,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今年,江苏将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目标之一是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民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记者了解到,江苏省计划从促进农业创业就业、促进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增长、突出重视低收入农户增收等多个方面推动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其中包括组织实施"百万农民创业工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等系列具体举措。

  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也是江苏努力的方向。江苏省计划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水平、提高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等多纬度发力,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责任编辑:李中国

热词:

  • 现代农业建设
  • 科学发展观
  • 富农政策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倍增计划
  • 农业基础设施
  • 收入增幅
  • 驱动能力
  • 农业农村
  • 农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