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北京1月23日电(记者余晓洁)临床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多发于高龄、女性、丧偶、低收入和低教育人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主任黄一宁教授在新近出版的《科技工作者常见疾病的预防》一书中表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脑萎缩,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
据介绍,阿尔茨海默病在不知不觉中发病,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进行性的智能减退:在疾病早期,出现近记忆障碍,如说完或做完的事很快忘记;进入晚期,患者长期卧床,四肢僵直,尿便失禁,常因继发感染离世。
“阿尔茨海默病至今尚无立竿见影的有效疗法。可服用乙酰胆碱前体或胆碱能突触传递促进剂增加胆碱能神经递质作用。对症治疗和生活护理很重要。”黄一宁说。
对阿尔茨海默病,应从心理、性格、饮食营养等内外环境因素加强防范。黄教授建议,平时应多动脑勤动手,丰富文化生活,不断汲取精神营养。注意锻炼身体,持之以恒。维持良好人际关系,避免抑郁情绪,积极面对生活。
《科技工作者常见疾病的预防》一书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教授主编,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