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除夕要“守一宿” 大年初一走一走春节究竟咋回事 请听老曹聊一聊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23日 16: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长春晚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老曹为您解年俗

  本报记者杨丹

  自腊月廿三小年起,本报推出的“老曹为您解年俗”栏目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有读者打来电话说,看日历发现今年没有三十,腊月廿九之后就直接跳到正月初一了。20日,中国民俗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民俗学家曹保明老师表示,除夕的准确含义是农历年中的最后一天,除夕要“守一宿”。

  据了解,我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安排的,称之为“朔望月”。“朔”所在日为初一,指人们完全看不到月亮的时刻;“望”所在日为农历十五、十六,也就是满月时刻。月亮从一个“朔”到下一个“朔”,就是一个农历月,也就是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但由于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的相对运动并非一成不变,因此这一周期有长有短,其平均值约为29.5366天。为了记录方便,农历月也有了大月和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同时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第一天必须是“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并不固定。

  记者翻看了万年历发现,原来过去的十多年中,2000年、2001年、2003年和2006年的除夕夜都是腊月廿九。日历往后翻,不仅2012年(龙年)春节没有年三十,就连2013年(蛇年)春节也没有年三十。

  曹保明老师介绍,除夕“守一宿”代表着辞旧迎新。在子时不困,一年都不困、精神。太阳落山后吃饭,要有鸡、鸭、鱼,点开灯。祭祖时要贴家谱,先磕头,然后放鞭炮,听年老的长辈讲故事。快到子时,全家老小要洗脚,穿新袜子。除此之外,除夕夜还有不少讲究:煮饺子时,饺子破了不能说破了,要说挣开了;饺子漂起来,要说升了。曹老师特别强调,春节晚会便来自于守岁的愿望,祈求来年更好的成绩,是年文化的延伸。

  从子时吃饺子开始,初一就来到了。初一起来走一走!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便有人抢早起来放鞭炮,一时间鞭炮声此起彼伏,令人困意全消。起床后先给父母长辈拜年,领压岁钱,然后吃饺子。这岁首的饺子里可以放一枚铜钱,谁吃到了就代表这一年要行大运。饭后出门去亲戚朋友家拜年,按老风俗还要给长辈们磕头。

  曹老师说,由于春节本是人类对自然、动物的崇拜下农耕思想的产物,所以流传下来“一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马八,九子十成”的俗语。意思就是,初一是鸡日子,依此类推。老祖宗认为,要是什么日子阳光普照,那就这一年收什么,比如初二,天气晴天,可能养鸭子的就发财了。初七是人日子,初七号称小人七,十七是中人七,廿七是老人七。九子十成,“子”有两层意思,一是儿子,就是小孩一辈,另一层意思是“籽儿”,意为庄稼收成好。如果这两天天气都好,那么来年的庄稼就会有好收成。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老曹
  • 大年初一
  • 月亮
  • 春节晚会
  • 除夕
  • 守一宿
  • 朔日
  • 朔望月
  • 农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