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此书披露美国反恐情报战的成败(1)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21日 10: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Xinhua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想想每年800多亿的情报开支,美国在反恐情报战中的表现真叫人不敢恭维。

  谁在向恐怖组织报信?

  2008年6月,包括《洛杉矶时报》在内的很多新闻媒体,都把目光聚集到时任中央情报局副局长斯蒂芬 凯佩斯对巴基斯坦的秘密访问上。公开报道称,凯佩斯与巴基斯坦官员就以下问题进行了磋商:两国情报部门的联系、人员调整、如何对付倾向基地组织的激进分子等。报道中有个名字称得上臭名昭著,那就是屡次袭击美军的“哈卡尼网络”。

  更多隐秘的细节“不足为外人道”,直到引人入胜的新书《反恐情报战》面世,在业内颇有名气的马修 艾德才告诉我们:其实,“哈卡尼网络”早就被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盯上了。然而,在中情局把即将发动打击的消息告知巴方后,后者“极力拖延”,用“技术障碍”解释为何无人驾驶飞机迟迟不能从舍姆西空军基地(去年底,美军已经撤离这个位于巴境内的基地)起飞。更诡异的是,每当美国无人机接近目标,恐怖头目都会抢先一步溜走。一位要求匿名的采访对象透露,电话窃听记录显示,敌人提前获得了警告。

  巴基斯坦军方帮助美国的敌人?或许这就是真相。类似的奇闻轶事在书中屡见不鲜。

  身为情报分析专家,艾德曾于2009年推出一本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历史档案,受到高度好评。这回,他把“维基揭秘”公开的美国外交密电、鲜被关注的军队内部文件,再加上对现任及卸任官员的采访手记整合在一起,令读者蓦然意识到,反恐情报战简直无处不在:它已渗入对抗阿富汗、巴基斯坦、也门甚至叙利亚恐怖组织的战争中,见证了无数次成败。该书还调查了美国本土的反恐行动,包括一些被人们猜测系联邦调查局所为的国内间谍事件。

  当然,如果读者对这方面的话题不够熟悉,这本书读起来就没那么轻松了。作者很少重复解释到底什么是“反恐情报战”。另外,即使艾德的资料来源注明了出处,那些深居简出的特工和情报官员,也不像周日早间节目里的脱口秀明星那么叫人过目不忘。

  (来源:Xinhua)

责任编辑:李中国

热词:

  • 巴基斯坦
  • 情报官员
  • 美国国家安全局
  • 反恐行动
  • 美国外交
  • 此书
  • 情报部门
  • 哈卡尼网络
  • 洛杉矶时报
  • 反恐情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