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千龙网北京1月9日讯(通讯员 艾宏伟)2007年以来,门头沟区紧紧围绕区域功能定位,紧抓机遇,科学发展、敢于发展,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城乡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累计投入26.2亿元,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490平方公里,修复治理废弃矿山及砂坑1.5万亩,被确立为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完成永定河及清水河生态治理,形成青山绿水百里画廊。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7.3%,林木绿化率达到58.8%,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启动国家生态区和环保模范城区创建工作,预计2011年空气质量二级和二级以上天数达到72.8%,比2006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西六环路、阜石路二期全线贯通,S1线开工建设,长安街西延线开工在即,完成水担路、门支路二期等31条城乡道路建设,新增道路总长244公里。再生水厂、粪便处理厂等一批市政设施投入运行,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开工建设。黑山、石门营集中供热中心投入运行,拆除燃煤锅炉43座,天然气实现与市区同网同价。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实现村村通油路、通光缆、通有线、通公交以及五项基础设施和“三起来”工程全覆盖。
土地收储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实施土地一级开发项目27个,总用地面积1363公顷,完成投资158亿元。房屋征收工作全面推进,2010年以来,全区上下总体动员,全力攻坚,实施S1线等39个项目房屋征收工作,征收总量2.2万户280万平方米,实现了安全、稳定、和谐拆迁。
新城面貌全面改观。举全区之力推进采空棚户区改造,积极解决长期制约工程建设的融资、高压线迁改等问题,安置房建设全面加快,35万平方米即将入住,实现了开复工200万平方米的阶段性目标。启动新棚改10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京煤集团工矿棚户区改造全面开工。以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全面提升环境建设水平,获得“国家卫生区”称号。
完成70项城市夜景亮丽工程,实施主要大街路灯、候车亭改造、步道更新、架空线路入地工程。建成“一湖多园五水联动”景观体系,门城湖实现蓄水,形成水面67公顷,滨河大道开工建设。新建和改建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京浪岛文化体育公园、永定河文化公园等30个公园,永定楼、定都阁建成后将成为京西标志性文化建筑。治理中门寺沟、黑河沟、冯村沟、城子沟、西峰寺沟等5条城市排洪沟,形成生态和景观功能相结合的新亮点。全区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完善重点镇中心区路网、污水处理、集中供暖等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得到提高,重点镇成为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潭柘寺镇与京投银泰合作全面推进,农民安置房开工建设,启动房屋征收工作,189公顷土地一级开发加快实施。
斋堂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加快推进,完成一级开发一期。军庄镇与加华企业合作实施国际葡萄酒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将形成集休闲、体验、展销于一体的产业链。王平镇以中瑞生态谷和工矿棚户区改造为契机,全面改善区域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