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上接第一版)各地有必要以尊重儿童基本权利为出发点,真正为乡村学生着想,在学校布点、入学方式、校车运行三种选择中慎重权衡,留住该留下的教学点,恢复有必要恢复的教学点,多听当地居民的意见。对保留和恢复的教学点,必须采取相应的倾斜政策和激励措施,派出合格的教师,保障教学条件与质量合格,保障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公平权利。
就近入学这一政策具有积极的政策价值,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必须坚持的原则,孩子们上学的路途不应漫长而遥远,孩子们在上学路上实在伤不起,青春年少时光也不应过多耗费在上学路上。切实尊重儿童的基本权利,还是要从就近入学开始,这样既免除了安全之虞,又免除了儿童奔波之苦,还少了庞大的校车财政之累,一举多得。
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给完善现有的就近入学政策提供了机会:一是从政策思想角度,应恰当进行政策思想定位调整,它不是短期临时性政策,而是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众多发达国家发展微型学校的例证也证明了这一点。二是从政策运行环境角度,应改善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环境,加大力度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彻底抛弃重点校、中心校、示范校的思路,大力开展合格学校建设。三是就政策自身而言,应完善就近入学政策的内容与流程,科学制定就近入学的标准,保障政策的有效运行,使多方诉求有表达的渠道,能发挥实际效能,形成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