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巩庆海:为成为 “航天”人做准备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3日 03: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2011年11月1日,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托举神舟八号飞船精确入轨,轨道高度偏差在10米以内,轨道倾角偏差在0.001°以内,这是我国运载火箭有史以来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

  发射成功当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很多人喜极而泣,甚至抱头痛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承担着CZ-2F运载火箭制导系统设计和试验验证工作的工程师巩庆海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

  今年31岁的巩庆海是黑龙江省鸡西市人。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艰苦。这让他较早地意识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当别的孩子还在家长“大棒催促下”才能学习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主动学习的自觉。

  奋斗的动力往往来源于要改变现状。不记得何时起就伴随着他的“知识改变命运”的意识,让他有了朴素的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崇拜。

  1999年,巩庆海参加高考。也正是这一年,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袭击。年轻的巩庆海做出了决定,在高考志愿表中郑重写下哈尔滨工程大学,并选择了有着国防工业背景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

  白驹过隙,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过去。在做毕业设计时,巩庆海看到了比他高两级的师兄在实习记录本里写下的誓为航天事业作贡献的心愿。

  巧合的是,2003年,这位师兄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2所人力资源处干事到哈尔滨工程大学招聘,巩庆海见到了这位慕名已久的师兄。带着对航天事业的向往,巩庆海报考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2所的研究生,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专门研究运载火箭制导系统。

  研究生第一年是基础课阶段,巩庆海在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学习。期间除了学习,最让他难忘的就是循着毛泽东的足迹,去看毛主席“孩儿立志出乡关”的韶山故居、曾求学的第一师范,“看万山红遍”的爱晚亭和“指点江山”的橘子洲头,去感受他将个人奋斗与振兴国家的完美契合。在这样的熏陶下,2006年4月,巩庆海正式参加工作,成为一名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的“航天人”。

责任编辑:杨华龙

热词:

  • 巩庆海
  • 航天人
  • 航天
  • 航天事业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运载火箭
  • 轨道倾角
  • 技术研究院
  • 知识改变命运
  • 长征二号
  • 搜索更多巩庆海 航天人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