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首个中国主导制定交通运输国际标准诞生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1日 14: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交通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本报讯 (记者 杨红岩)《ISO18186:2011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简称标准)近日已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瑞士日内瓦正式颁布。12月29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标准制定相关情况。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出席发布会并讲话。

  据介绍,此标准是中国自1978年开始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以来,交通运输、物流领域第一个由中国专家发起、起草并主导的国际标准,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最终上升为国际标准的成功探索。

  据标准制定工作组组长、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副总裁包起帆介绍,标准的基础来源于一线职工的技术创新――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物流全程实时在线监控系统。该系统是一种以集装箱为跟踪目标的物联网,能实时记录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的箱、货、流信息以及相关安全信息;货主及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箱和网络查询实时掌握货物动向,追溯物流全过程各个节点的时间、地点和不安全事件,方便及时有效界定相关责任人,有效防止集装箱运输过程中货物丢失以及走私、偷渡等不良情况发生,从而提高运输质量、效率和效益;其核心技术获得了中国、美国专利,并最终被ISO批准成为国际标准。

  高宏峰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发展,各国均十分重视技术标准工作,技术标准已经成为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该国际标准是第一个由我国主导编制完成的交通运输、物流领域的ISO国际标准,是我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直接表现,在国际标准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成绩来自不易。他对组织编制并参与此标准制定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和祝贺。

  高宏峰强调,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标准的转化应用工作,提高标准应用水平,扩大标准应用范围,使其在推动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和物流业科技创新方面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他还表示,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健全组织机制保障,抓好标准化人才培养,为国际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交通运输
  • 国家产业竞争力
  • 集装箱物流
  • 上海国际港务
  • 高宏峰
  • 集装箱运输
  • 运输质量
  • 运输部
  • 货运
  • RF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