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记者 姜春媛
在教育部等四部委要求的各地出台异地高考的具体政策“压哨”时间到来前,全国共有14个省市异地高考方案正式出台,备受关注的“北上广”方案也在同一天“新鲜出炉”,但显然,这三地的政策距离随迁子女及家长盼望平等参加高考及录取的愿望相去甚远。
与此前的方案以“学籍、社保、固定住所”等为主的条件相比,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异地高考门槛明显要高很多。
如第一发布异地高考方案、并在2013年就开始实施的黑龙江省就表示,推行过程中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因为今年异地考生不到200人,对当地考生高考录取影响微乎其微;再比如公认门槛较低的湖南省教育厅也指出,湖南是劳务输出大省,加上本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明显减少,以及外省户籍随迁子女在湘参加高考的人数不多,而且目前湖南省有普通高校100余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因此不会有影响。
而作为人口流入大省的北京、上海、广东就不一样了,与其他地区相比,“北上广”属特大城市,外来人口众多、资源承载压力大、政策牵涉面广,的确存在 “难言之隐”,指望其异地高考 “一蹴而就”确实不容易,对考生全面放开也不现实。
对此,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孟川瑾指出,“门槛”如何设定是一大难题。“就总体而言,目前出台政策的省份的特点很明显,早前出台政策的省份大部分不是人口流入大省市,也不是高校教育资源的重要地区。而‘北上广’等地区一方面是我国的主要流动人口输入地,加上传统的高校招生政策一般会对高校所在地的考生有所倾斜,因此大量考生的流入会导致本地考生的利益受损。”
孟川瑾认为,目前在异地高考这个问题上,摆在政府管理者面前的难题是—“门槛”问题:如果放开异地高考政策,会导致“高考移民”现象,加大城市管理的难度;如果不放开,很多异地高考者的权益无法保障。所以这个门槛该如何设置至关重要。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社会公众能够理解,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一项改革也都难免伴随着阵痛和风险。异地高考亦如此,这块硬骨头,影响范围之大、涉及问题之广、争议之多、情况之复杂,远超教育领域。
异地高考好比是一场博弈,无论过渡政策也好、阶梯式也好,地方政府必须要有紧迫感。因此在制定异地高考政策时要规范操作,尽量避免在废除“旧不公平”时产生“新不公平”。
总之,受教育权利是青少年都应享受的权利,这场博弈中,而应站在整体公平角度去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