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会现场
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董军致辞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的致辞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董军
(2010年6月8日)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向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朋友表示欢迎和感谢!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区域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
自《规划》发布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安按照“科学规划定蓝图、策划项目强抓手、新区建设求突破、科技统筹拓新路”的思路,高端谋划,精细准备,着力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总体来讲,起步顺利,开局良好。下面,我就贯彻实施情况及下一步打算作一简单介绍:
一、贯彻实施《规划》一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实施《规划》谋篇布局、蓄势而发的重要一年。市政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了贯彻落实《规划》的实施意见,对全市贯彻实施《规划》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紧编制各类配套规划。我们初步明确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定位,即把西安建设成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将贯彻落实《规划》全面纳入“十二五”规划范畴,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三环经济圈等专项规划。开展大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战略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是调研制定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方案。去年11月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了科技资源调研,形成了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研究报告、西安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初步明确了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重点突破、分段实施”的原则,以推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核心,紧紧抓住组织平台建设和科技投融资体系创新两个重点,推动“两区两基地”先行先试,带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
三是实质性启动沣渭新区建设。今年2月21日沣渭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西咸一体化进入实质化推进阶段。新区按照“国际一流”标准,邀请王志刚工作室等世界一流设计公司,高起点、大手笔做好规划工作。目前,沣渭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概念规划已通过评审,初步明确了把沣渭新区建设成“21世纪的国际新城”的战略定位和“一城、两带、三镇、四区”的空间布局。
四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集群升级创新为目标,加快产业基地(园区)建设。西安金融商务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规划纲要》,一批重要金融、商务机构开始进驻。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加速,国家海关总署在我市设立的保税物流中心已通过验收,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也将于近期建成并通关运营,西安正在成为西部最大的国际港口型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升级,曲江寒窑遗址公园正式开园,大明宫遗址公园将于年内建成开放,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项目将由曲江管委会五年投入930亿元,率先把临潼建成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五是积极推动区域合作。我市与青海西宁签署了友好城市协议,与银川、兰州、天水三市签署了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产业对接也取得重要进展,我市同银川、兰州、天水、西宁分别签定了旅游合作协议,在深化先进制造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旅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出口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方面也达成了广泛共识。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不仅为西安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发展蓝图,也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19.1亿元,增长14.5%;今年一季度,西安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1亿元,同比增长17.8%。随着贯彻实施《规划》工作的深入推进,西安作为经济区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必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必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有活力、最具竞争力的中心城市。
二、下一步贯彻实施《规划》的重点任务
如果说《规划》出台后的这一年时间,是西安为长远发展定目标、明思路、出政策、打基础的一年,那从现在开始,我市贯彻实施《规划》就将进入全面启动、整体推进阶段。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尽快出台各类配套规划。加快推进大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战略研究,抓紧编制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专业性规划修编工作。
二是全面推进沣渭新区建设。尽快完成沣渭新区概念规划,出台《西安沣渭新区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加快沣渭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沣渭三角洲中央(湿地)公园、城区道路建设、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建设,力争招商引资取得重要突破。
三是加快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要在年内形成建设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实施方案,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有所突破。力争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我市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战略框架。
四是继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按照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和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轨道交通建设。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大水大绿工程,加大沣河、渭河治理力度,改善城市环境,彰显华夏故都、山水之城的风貌与特色。
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五大主导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五区一港两基地”、纺织城综合改造区、大兴新区、秦岭北麓生态休闲旅游区等产业园区(基地)。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力争明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六是以世园会为平台,推进西安的对外开放。明年4月28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西安开园,这是我市举办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专业性博览会。我们将举全市之力,把世园会办成一届有创意、有特色、水平高、影响大的世界园艺盛会,为西安走向世界、为世界承接西安搭建更广、更宽、更有效的交流平台。
西安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承载着重要的引领、辐射作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同经济区内各地市、杨凌示范区的联系和协作,充分发挥西安对于辐射区及西北地区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新闻界朋友长期以来对西安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谢谢大家!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贯彻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一、沣渭新区是西咸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城市功能新区。那么沣渭新区在今后建设中有怎样的具体定位?目前沣渭新区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
沣渭新区是推进西咸一体化的核心承接区,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承载体。自今年2月沣渭新区挂牌成立以来,新区就把编制发展规划作为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抓紧推进。新区同国内著名策划机构王志纲工作室共同合作,经过四个多月的深化研究,基本上完成了新区发展战略规划(草案)。邀请了美国亚图、英国合乐、德国BSP、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5家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公司,分别编制沣渭新区概念规划。还举行了高规格的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省市领导及王洛林、吴敬琏、刘吉、张宇燕等十多位国内顶尖的经济学家参加了会议,对新区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讨,新区的发展战略基本明晰。
目前,沣渭新区已完成了概念规划评审工作,初步明确了新区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大背景下,沣渭新区的发展战略和总体定位是:以“21世纪的国际新城”为目标,建设西安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板块和核心引领区,成为引领中国统筹科技示范性平台、引领西部走向世界国际性舞台、引领国际化大都市标志性城区。
空间定位是:将形成“一城、两带、三镇、四区”的战略格局。“一城”即成为大西安的国际新城,“两带”即渭河城市景观带和沣河城市休闲功能带,“三镇”即奥林匹克小镇、文化休闲小镇和智慧创意小镇,“四区”即全国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区、生物及生命科学产业园区、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和高端制造产业园区。
产业定位是:将构建以科技研发业为先导、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科技研发要通过吸引国际一流人才聚集,盘活本地科技资源为目标,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创业体系,打造示范性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试验基地;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科研、旅游、金融、商贸、物流、文化体育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为本地产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提供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重点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网络、节能环保、生物和生命科学等,通过科技引领、大企业带动、集群化发展,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全球领军企业。
当前,沣渭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工作已全面启动,对外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逐步增强,开始展现出全新的活力和极强的动力。在今年14届西洽会上,沣渭新区就成为国内外广大客商关注的“焦点”,签定了12个大项目,签约项目合同总额达到了180亿元。4月21日,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最大的建筑开发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与沣渭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用3年左右时间,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用于沣渭新区城中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基础设施建设将实施“11632”工程。“1”是年内完成一个公园,即沣渭三角洲中央(湿地)公园;第二个“1”是启动三桥新街分区规划设计;“6”是开工建设六条城区道路。“3”是启动三个产业基地的规划设计和征地拆迁。“2”是启动两个集中安置社区的论证、设计和建设。
二、新设立的泾渭新区与西安经开区相邻,西安经开区今后将如何与泾渭新区协调发展?
西安经开区成立于1993年9月,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经过17年的努力,特别是近10年的快速发展,经开区形成了商用汽车、通用设备、新材料、风电新能源、兵器等主导产业,目前是关天经济区规模最大、资金最密集、技术含量最高的制造业聚集区,并正在着力打造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泾渭新区作为新设立的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将重点打造空港产业园、历史文化聚集区、现代产业聚集区三大功能区,建设成为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发展区。经开区与泾渭新区彼此相连,相互之间在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及区域优势等方面,存在较好的互补性,完全可以通过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1、加强两区产业合作,将泾渭板块打造成高端生态产业及制造业聚集区,在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上实现新突破。扩大双方毗邻区域的产业规模,依托现有草滩生态园、泾渭工业园兵器产业基地,在绿色加工产业及兵器产业方面统筹开发建设。今后,双方可以根据各自的产业、管理、融资和招商等优势,进一步集聚和引进生态产业、机械制造、能源化工以及新能源等后续产业,统一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度高、服务功能完善的关中北部“泾渭板块”。
2、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上实现新突破。两区可在西咸一体化进程中,探索统筹科技资源、建立自主创新体系的新途径。一是成立泾渭板块科技创新研究院;二是加强兵器产业基地与咸阳航空港产业基地的合作,建立军民融合、资源共享的新机制;三是积极培育和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促进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的转型。
3、加快泾渭板块基础配套及城市功能配套建设,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经开区、泾渭新区已经成为关中北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和第一阶梯,完全可以本着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营造“泾渭板块”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一是统筹考虑经开区、泾渭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配套,加大铁路北客站至经开区、泾渭新区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的申报、审批工作力度。二是可以恳请省上同意,支持两区共同规划建设“泾渭板块公路环线”,节约物流成本,提高区域交通能力。三是从“泾渭板块”长远的发展角度考虑,逐步撤销西铜一级公路泾河北、聂冯两个收费站,打通“泾渭板块”物流障碍,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三、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关天规划对西安的最大亮点,那么一年来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取得了那些进展?
你提的很好,这次国家批准实施的关天经济区规划,提出要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既是对西安综合科教实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西安开展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重要期望。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西安市委、市政府围绕统筹科技资源,把握前瞻,立足实际,深入调研,细致谋划,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1、开展了细致深入的调研工作。西安科技基础资源实力雄厚,特色资源优势集中,但受体制、机制约束,制约科技、经济结合发展的关键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创新动能尚未得到有效激活。去年11月以来,我市组织专门机构,深入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军工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摸底调研活动。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摸清了西安科技资源的“家底”,绪清了西安统筹科技资源存在的主要障碍,如,科技人才、设备平台、技术成果等科技资源长期处于分散、分隔、分离状态;产学研创新合力总体对产业发展支撑较弱,企业创新活力和承接、转化技术成果的能力不强;科技创新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中介服务体系和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推进科技资源统筹的基本对策是:建立统筹科技资源新体制,采取中省市与军工集团共建模式,推进军民融合机制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实施“科技人才引导行动”,加快高校院所的人才、技术成果向产业流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科技资源大市场,强化中介服务功能,创新科技投融资体系;支持“两区两基地”建设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搭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组织体系和政策框架。为加强对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以市上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和“两区两基地”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统筹科技资源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时,制定了《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配置、重点突破、分段实施”的原则,坚持“技术市场搭台、创新联盟引领、重大项目支撑、产业园区承载”的方式,初步明确了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目标、重点和任务。目前,我市正着手起草《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规划》。
3、稳步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我市把“两区两基地”作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试验区、先行区,指导其分别制定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措施。在西安高新区建设科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资源供需一站式服务。以“青年人才创业计划”等科技计划为引导,启动实施“千名科技特派员企业创新行动”。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实施产学研合作工程,支持一批高校、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支持生物医药、数字旅游等十多家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新组建电力电子、新材料、物联网等产业技术联盟。
四、据了解,在国家非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城市中,只有西安市成立了推进统筹城乡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足见西安对这项工作的重视,那么西安是如何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工作的?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迫切要求。西安已进入城市价值兑现期,但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发展不协调,始终是制约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破解的关键,就是要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积极探索城乡产业互动、一体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发展园区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不断壮大区县域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我市推进统筹城乡发展,采取了试点先行、项目引导、整体推进的策略。2008年8月,我市将高陵县作为全市唯一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支持其在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发展新路。目前,该县人均GDP已达到6000美元以上,非农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89%,跻身“陕西十强县”、“全国最具发展潜力县”之列。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又一重要措施。近年来,投入2.15亿元建设25个“关中百镇”,投入9000万元建设13个省级重点镇。去年,我市确定了30个市级重点镇、30个市级优先发展镇,各区县也确定46个重点镇,计划用五年时间为小城镇建设融资25亿元,全面提升我市小城镇建设水平。目前,全市城镇化率已达68.8%。
今年初,我市出台了《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提出通过十年时间、分“三步走”,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这将把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全面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从具体工作来讲,我市将着力实施“两个建设”(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强力推进“四个转移”(村庄向新型社区转移、农民向小城镇转移、土地向经营大户和产业聚集区转移、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实现“五个统筹一体化”(统筹城乡规划管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统筹城乡改革),在全市开展“十大战略行动”(规划统领战略与规划实施行动、产业振兴战略与新型产业培育行动、全域城镇化战略与小城镇建设行动、基础设施全覆盖战略与延伸行动、村庄布局整理战略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行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与拓展行动、生态环境优化战略与美化行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全覆盖战略与拓展行动、现代文明传播战略与和谐乡村创建行动、以城带乡战略与社会帮扶援建行动),全方位、深层次、多模式、分步骤、协调推进,促进城乡互动、共同繁荣。
五、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讲话时明确指出,要将陕西打造成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关天规划中也有明确要求,那么西安将如何打造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
2010年新年伊始,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莅临陕西视察工作,对陕西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这也是对西安的激励与鼓舞,让我们深受感动,倍增信心。
实事求是地讲,西安作为全国内陆型特大城市,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已经取得非常显著的成就,但同东部沿海城市相比,西安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强,体制机制还不够活,资源优化配置还不够好,市场发育水平还不够高。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我们的发展还有短板、还有缺陷,开发开放水平还有待提升。正因如此,总书记做出了明确指示,《规划》中也提出明确要求,要把陕西、把关天经济区打造成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西安作为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必须勇敢担当起这项职责和任务。
如何把西安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我认为,关键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以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西安的教育、科技特别是人才优势,进一步聚集、整合、激活西安的创新元素,不断提升西安的自主创新能力,把西安打造为全国性科研中心、世界级科研重镇,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活力。
二是依靠西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抢占现代科技前沿制高点,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把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三是要努力把西安打造为区域性经济、文化、商贸、物流中心。要以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和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利用国际港务区的优势,着力打造中国最大的国际陆港,建设西部物流中心。推进西安金融商务区建设,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落户,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依托现有航空航天制造业优势,把西安建成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四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全面提升西安的国际化水平。继续办好“欧亚经济论坛”等品牌活动,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大力吸引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和国际机构,在西安设立区域性总部和研发机构。努力创新外籍人员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内外籍市民在西安创业、生活“机会共享”。
责编: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