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博低碳世博总体方案专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7日 12:5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市新闻办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低碳世博”总体方案专题新闻发布会在世博新闻中心举行。会上首度发布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低碳世博”总体方案》,并介绍了“低碳世博”的进展、相关科技支撑以及从“低碳世博”到低碳社会的建设等情况。现场还举行了“低碳世博”自愿减排活动仪式及世博场馆“低碳之旅”活动启动仪式。

  (一)

  在今天举行的低碳世博总体方案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黄健之介绍了低碳世博理念的形成以及相关考虑。

  黄健之说,今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低碳,正日益成为一种潮流,引领着人们探索更加美好的生活。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市环保局、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科委今天向全社会共同发布《低碳世博总体方案》。这一总体方案的发布,既是对世博会筹办过程中各类“低碳实践”的一次系统盘点,也是对“低碳世博”这一新概念的完整阐释和展望。

  回顾世博会近16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从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急速提高,到人类对于宇宙和原子的探索,再到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世博会不仅展示了先进的科技发明,更逐步成为全人类相互理解、沟通促进的全球盛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所处的时代,正是国际社会日益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的时期,作为集聚全球思想前沿的舞台,上海世博会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低碳行动的实践者”和“低碳理念的传播者” 的重要角色。

  从筹办到运行,从设想到实践,“低碳世博”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逐步形成并为“低碳世博”确立了三大目标:

  一是全面实践“低碳式发展”,即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世博会筹备和举办的全过程,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世博会带来的“额外碳排放”。世博园区选址于黄浦江两岸,通过旧区改造和搬迁改造污染企业,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有效减少了该地区的排放。此外,通过建设大面积的滨江绿地,增加了这一地区的“碳汇”,使这里成为市中心难得的“绿肺”。各类永久性建筑都将节能环保作为其重要的指标,以世博中心为代表的“一轴四馆”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与此同时,世博会将继续积极推进各类“碳补偿”项目的实施,争取在世博结束前抵消60-70%的碳排放,并在世博会后4到5年内基本实现碳平衡。

  二是充分展示“低碳”成果。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广大参观者已经可以发现,在世博园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最新的环保理念、科学技术及实践案例。在这里,人们可以畅想并探讨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发现各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意、科技和经验。从中国国家馆33米平台的低碳展区,到城市最佳实践区的100多个城市案例;从穿流不息的零排放公交车,到精彩纷呈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展馆,无不从各自的角度,诠释着人们对于“低碳”的理解。

  三是广泛传播“低碳”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将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和全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课题,上海世博会以其持续时间较长、参观人数众多的特点,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传播“低碳”理念的绝佳平台。通过园区内外的各种论坛、活动和展示,世博会正在积极地引导人们去体验“低碳”、参与“低碳”、并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倡导者。

  上海世博会的“低碳实践”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中国政府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一次亮相,更是全世界“低碳发展”的一场精彩展示。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参观者,能在低碳、环保的融洽氛围中,亲身感受,并有所感悟;希望通过“低碳世博总体方案”的继续实施,让更多的低碳理念和创意,能够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城市朝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前进。

  (二)

  在今天举行的低碳世博总体方案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孙建介绍了“低碳世博”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进展情况。

  “低碳世博”方案由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环保局联合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方案结合了当前低碳发展的潮流和本届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的特点,汇聚了世界各地低碳发展的智慧,围绕全面实践“低碳”发展、充分展示“低碳”成果、广泛传播“低碳”理念三大目标,明确了五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在世博园区的规划、建设、运营各环节全面落实低碳措施,尽可能避免和减少碳排放。二是在世博园区集中展示低碳技术、产品和实践,积极推广“低碳”成果。三是积极推进各类“碳补偿”项目的实施,努力抵消世博会的额外碳排放。四是强化低碳理念的宣传传播,积极倡导全社会践行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五是发挥“低碳世博”示范带动效应,加快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各方的积极响应和共同参与下,从世博会筹备到举办,“低碳世博”各项措施正逐一落实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世博园区规划、建设、运营中碳减排措施已得到全面落实。园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80%以上场馆采用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和室内绿化;老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占园区总建筑面积的1/5;60%以上的路面由建筑垃圾和钢渣制成;园区内已投用新能源汽车432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世博会正式开园一个月以来,园区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达到120万千瓦时,江水源/地源热泵累计供冷量达到564万千瓦时,各类新能源技术的实际应用相比传统能源技术累计节能5152吨标煤,累计减排1.27万吨二氧化碳。低碳技术、产品和实践的集中展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国内外各参展方通过场馆设计、建设和服务管理,以及组织各类展览展示、交流研讨及相关演艺活动,纷纷从不同角度诠释环保低碳理念,传递了科学的城市规划、环保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绿色理念,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本届世博会专设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汇聚展示了全球最具代表性、对未来城市发展和生活最具示范价值的成功实践案例,目前已成为参观、学习、交流和借鉴的热点。世博会“碳补偿”项目得到具体落实。对园区内原有270余家污染企业全面实施了关停淘汰或通过搬迁实现了技术升级改造,全市轨道交通从2007年底的270公里迅速提升到2010年的420公里,建成并开放了辰山植物园等8个大型公共绿地,并实施了一批工业锅炉的节能和低碳排放改造、绿色照明工程等节能减排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世博自愿减排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世博园区内伦敦零碳馆通过场馆设计及各类低碳技术应用努力实现零排放,比利时馆、葡萄牙馆等已自行抵消碳排放,联合国馆和万科馆将通过上海能源环境交易平台购买碳减排指标中和场馆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由上海世博局、市环保局、美国环保协会联合发起的世博绿色出行活动从2009年5月启动以来,穿越了长三角16个城市,78家行业协会和企业承诺员工绿色出行上下班,172所学校的近2万学生和家长填写了“绿色出行承诺书”,124个社区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绿色出行倡导活动,已认建了5000平方米“世博绿色出行林”,低碳交通卡发行不到一个月已售出近2万张。同时,世博会正在带动环保低碳理念的传播和社会实践。目前,已有超过50万市民参加了各种形式的世博环保培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发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评估报告》形式向世界传播世博会环境保护情况,并通过“椅我为荣”废弃饮料纸包装回收利用、“人人行动,添绿上海,共迎世博”植树造林等活动,引导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按照低碳世博总体方案,下阶段将着重开展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搭建好低碳世博自愿减排平台。按照“政府倡导、自愿参与、民间运作、社会监督”的原则,继续大力推进世博绿色出行和低碳交通卡推广活动,鼓励企业自愿捐赠、自愿抵消或自愿购买碳指标,广泛发动企业及社会公众参与低碳世博植树造林活动,并为这些活动提供便于参与的渠道和窗口,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低碳世博实践。二是继续加强低碳环保理念的传播。在加强宣传的同时,拟组织启动世博会“低碳之旅”活动,设计低碳参观路线图供参观者选择。另外一项重要的活动是组织好7月初在南京召开的“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主题论坛,邀请社会各界代表针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及城市和全球环境问题的应对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使之成为传播、交流和探讨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三是借鉴世博会低碳实践并指导城市未来发展。有关方面正在组织大量专业人士对世博会汇聚、展示的全球先进环保低碳理念和实践案例进行认真解读,希望将世博会环保低碳理念有机融入“十二五”城市发展规划,逐步推进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的建设。

  同时,在“低碳世博”总体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有关各方将做好全面的跟踪评估,也希望社会各界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指导方案的优化和科学实施,并积极总结低碳世博工作经验,努力为世博会留下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三)

  在今天举行的低碳世博总体方案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科委总工程师陈杰介绍了低碳世博科技支撑相关情况。

  我国已明确把低碳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引入碳排放强度,并积极推动低碳示范。2009年11月26日,中国正式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根据国家相关战略,上海世博会已明确把“低碳世博”作为办博目标之一。为此,科学技术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在世博科技行动计划的推进和实施中明确提出了科技支撑低碳世博的目标,即实现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低碳排放”,实现世博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零排放”,以及园区内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此外,还要求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生态和谐和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内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雨污水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工程废弃物和垃圾100%回收利用,资源化利用达到50%以上。

  规划建设中的“低碳”科技

  上海世博会园区选址位于上海中心城区南浦和卢浦大桥周边的黄浦江两岸。这里曾经工厂林立,污染严重,老旧民居集中,城市服务设施落后,市民出行不便,企业发展受限,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亟待调整。上海按照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加快旧区改造,促进环境改善;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区域功能转型。改善了市民居住和生活条件,也为企业迁建和产业升级创造机会,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世博园区的规划以“和谐城市”为主要理念,参照适宜的步行距离和宜人尺度进行设计。4个大型绿地公园和其他绿化景观已经基本建成,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其中采用了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湿地系统以及其它水体修复技术。

  上海世博会将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术,使人们能够体验到太阳能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在世博会期间,太阳能技术将集中应用于中国馆、世博中心、主题馆和南市电厂,大量的太阳能电池将安装在屋顶、玻璃幕墙上,与建筑融为一体。太阳能将成为上海世博会园区使用量最大的绿色能源。建成后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约4.6兆瓦,远大于历届世博会太阳能应用的规模。据计算,世博园区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年平均发电量408万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3330吨。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60-70%的室外照明将采用半导体(LED)照明,其中景观照明部分的80%以上由LED担当。世博园区照明规划从亮度上对园区进行了分区分级,黄浦江、世博轴及横穿浦东主要国家馆区的高架步道均大量应用LED照明。城市最佳实践区将成为LED的集中示范区。

  世博会的场馆将通过江水直接冷却水系统,直接从黄浦江取水,经加药控制微生物和藻类生长后,作为冷却用水供水源热泵机组使用,使用后的温热水排入黄浦江。采用江水源热泵技术,与燃气供热相比,年运行一次能耗可减少40-60%,年运行费用可降低50-70%,年运行能耗节省约5740兆瓦时,折合约1000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00吨。

  世博会核心区域的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主题馆、中国馆和世博轴,都建设了屋面雨水回收系统,对雨水加以收集利用,预计可节约自来水约100多万立方米。此外,主题馆还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垂直绿化墙。这些主流或前瞻性的生态建筑技术,均会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捕获二氧化碳发挥重要作用。

  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南市水厂改造技术,不仅为世博园区浦西部分提供唯一的自来水供应源,其采取的先进深度处理技术,以及世博会上采用的白莲泾的生态修复、水质安全保障、水资源综合利用、景观水体生态健康维护、水体生物生态修复与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等技术,都可以直接在城市水资源开发、保护中利用。其次,将世博会建筑物中采用的固体废弃物或工业副产品的再生材料,实现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等技术在城市环境管理中推广,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固体废弃物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

  运营管理中的“低碳”科技

  上海世博会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公交优先战略,除了大力建设并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智能交通网络之外,还将实现园内公共交通零排放、周边交通低排放的承诺,为游客提供环保清洁的交通服务,各类新能源汽车的规模运用将超过1000辆。其中世博园区内以及相关接驳车辆包括零排放的超级电容车、燃料电池车、纯电动车总量约为500辆,园区周边包括混合动力车在内的低排放车辆约为500辆。

  在上海世博会进行示范应用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将引领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方向并成为先进制造业的新宠。上海世博会将成为电-电混合超级电容车、混合动力等电动汽车规模化生产及走向市场的重要平台和机遇。可以预期,通过针对示范发现问题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在未来5-10年完全可以实现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化。二甲醚燃料具有适合中国资源特点的优势,已经形成一支涵盖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团队,通过示范进一步完善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上海完全具有适度发展基础,并可以向未具备应用条件的城市和地区提供此项技术。对燃料电池汽车继续进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并探索生产制造工艺技术体系,为未来产业化奠定基础。这些新能源交通工具,将引领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方向并成为先进制造业的新宠。

  展览展示中“低碳”科技

  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本身就蕴含了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许多展馆的主题演绎就包含了“低碳”的内容。五大主题馆之一的“城市星球馆”正是为探讨城市人居与地球自然环境之间如何健康互动而设立;中国国家馆33米平台还将把“节能减排”作为展示主题加以精彩演绎;改造后的南市电厂内专辟展区展示“新能源应用”;城市最佳实践区更是汇聚了全球诸多城市先进的“低碳”科技实践。

责编:王璐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