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江苏省政府6月3日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环保优先,也是我省的重大发展战略。我省具有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全国最高的特殊省情,环境保护任务更为繁重。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省环保厅领导主题介绍2009年度全省环境状况,并发布今年一季度的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肖泉: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
陈蒙蒙:江苏省环保厅厅长
于红霞:江苏省环保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主持人:
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主题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旨在呼吁保护物种多样性。为呼应这一主题,国家环保部将我国的主题确定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环境日当天,省和南京市将举行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环保优先,也是我省的重大发展战略。我省具有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全国最高的特殊省情,环境保护任务更为繁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狠抓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协调推进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工作,使我省总体呈现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全省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省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9个,占全国总数的1/4,并已建成国家生态市5个,占全国总数的近一半。最近,省委、省政府还将召开生态省建设大会,进一步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省环保厅领导主题介绍2009年度全省环境状况,并发布今年一季度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先生和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于红霞女士。
现在,请省环保厅陈蒙蒙厅长发布新闻。
陈蒙蒙厅长:
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今天,在全球环境保护的重大节日——世界环境日即将来临之际,省政府在这里召开全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按照主持人的要求,我先就2009年全省环境状况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个简要介绍。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全省环保系统牢牢把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克服困难,积极作为,创新举措,在污染减排、流域治理、生态保护和建设、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我省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状况保持了“两个下降、三个改善”的良好态势。
“两个下降”,即在全省GDP增长12.4%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总量继续呈现“双下降”。根据国家核查情况,全省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削减3.1%和4.1%,连续第4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其中SO2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
去年,我省积极克服减排空间缩小等诸多困难,深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的潜力,进一步完善倒逼、约束和激励机制。全年完成1121个重点减排项目,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20万立方米,新铺污水收集管网超过4000公里,135兆瓦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建成脱硫设施;同时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累计关闭小火电机组近700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水泥产能800万吨和2900万吨;所有市县均建成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030万立方米,较“十五”末翻了一番;大型火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脱硫能力提高3倍多。我省还强化运营监管,建成省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788家国控省控污染源在线监控联网率达100%。根据国家核查,全省COD和SO2削减量已完成“十一五”目标的98.93%和121.1%。
“三个改善”,即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太湖流域53个国家考核断面,有41个水质达标,达标率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淮河流域45个国家考核断面,有38个水质达标,水质保持稳定。长江干流江苏段总体水质为优。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按SO2、NO2和PM10三项指标日均值评价,省辖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均达85%以上;全省酸雨发生率降低2.3个百分点,降水酸性进一步减弱。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定在65左右,部分地区的物种丰度有所提高。
今年环保工作的主要目标,我们确定为“三个确保、一个改善”:确保全省COD、SO2排放总量分别削减3%和2.2%;确保太湖、淮河流域重点断面水质和治污工程建设达到国家阶段性考核目标,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左右;确保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安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
从省环境监测中心今年一季度对环境质量的分析报告看,全省13个省辖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总天数90.66%,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3个百分点。优良天数比例均在80%以上。按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指标SO2、NO2和PM10评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盐城5个市仅有PM10未达到二级标准,其他指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省124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断面比例上升了5.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了4.1个百分点。全省90个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淮河流域省界断面奎河黄桥、沛沿河李集桥均达标,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水质达标率为85.7%,同比上升8.8个百分点。太湖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9.1,同比上升1.9;53个国家考核断面达标率为86.0%,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15条“双河长制”河流有2条劣于Ⅴ类,同比减少1条。
有关我省环境状况的具体内容,请大家观看多媒体演示。多媒体演示后,我很乐意回答诸位记者的提问。
再次感谢各新闻媒体和在座各位对环保工作的大力支持!
主持人:
谢谢陈蒙蒙厅长。下面,请大家观看2009年度全省环境状况演示片。
主持人:
下面,各位记者朋友可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一、现代快报记者问于红霞副厅长:近年来,我省城市的灰霾天气逐渐增多,除气象因素外,与空气污染有很大关系。请介绍我省灰霾污染主要成因和采取的防控措施?
答:江苏城市灰霾在60年代至70年代末很少,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为快速上升期,从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维持在较高水平,本世纪初为急剧上升期。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灰霾污染加剧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高楼的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展稀释;城市上空的逆温层现象,导致污染物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城市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也使得城市污染物排放、扬尘、汽车尾气大量增加,导致了灰霾污染加剧。
灰霾污染防治是个新课题,需要各地区、多部门协作,需要政府、科研单位以及公众的共同参与。一是建立区域联防防控工作机制。在长江三角洲,现在基本上隔几十公里就会有一座城市。城市密集成群,减少了以前存在于城乡接合部的空气污染缓冲区,一方面造成污染物不易扩散,另一方面也把很多城市连成污染关联度越来越密切的整体。通过建立长三角城市灰霾污染控制合作平台,统一监测体系,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实施联防联治。二是抓紧开展霾污染的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相对霾污染的严重性、紧迫性,江苏在霾的监测、防治及相关研究却比较滞后。目前只有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从去年开始着手霾污染的监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对江苏城市霾污染的研究也非常有限,因此要尽快启动江苏城市霾污染的成分、特征、控制对策等系统研究,为环境管理及应急提供依据。三是建立霾污染预警预报系统。目前国内城市空气质量一般只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指标,而对与霾相关的几项主要指标如一氧化碳、细粒子颗粒物(PM2.5、PM1)、能见度等却没有监测。因此,有必要在江苏典型城市增加这些指标的监测。同时环保部门还应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作,建立霾污染的预警预报系统。四是要着重抓好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油气回收、秸杆综合利用工作。
二、江苏电台记者问于红霞副厅长: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一直是环保工作的重头戏,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请问目前我省太湖、淮河两大流域水环境质量情况如何?水污染治理工作进展怎样?在环境经济政策创新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答: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省两大流域水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太湖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同比下降2.2,国家考核断面达标率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15条主要入湖河流劣Ⅴ类数量由上年的3条减少到1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蓝藻水华发生面积和藻类密度均小于上年,未发生大面积“湖泛”,实现了“两个确保、三个下降”的年度目标;淮河流域两个省界断面水质达到国家阶段性考核目标要求,11个城市重点水域水质达标率为81.8%,14个南水北调东线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5.7%。
2009年,重点流域治理工作取得诸多方面进展。一是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省政府分别召开了治太、治淮的年度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梁保华作出重要批示,省长罗志军亲自部署治污工作。省政府召开十多次次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两大流域的治污方案、资金投入、工程推进事项。省长、分管省长十多次亲临一线调研指导,检查治污工程建设、断面水质达标情况。二是治污责任进一步强化。省政府与太湖流域5市、10个省有关部门签订了年度治太目标责任书;出台《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执行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强化责任和考核。在两大流域全面推行“河长”制,由地方党委、政府负责同志担任“河长”,两大流域已有1500多条河流建立“河长制”,其中无锡、淮安乡镇以上河流实现“河长制”全覆盖,一些地方还根据流域治理达标考核的实际情况,还建立了“片长制”、“断面长制”,使“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有了具体抓手。三是治污投入进一步加大。去年,各级财政环保投入达115.78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9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和10%,仅省级财政用于太湖、淮河治理的专项资金就近30亿元,是“十一五”以来投入最多的一年。太湖流域各市县还拿出每年新增财力10~20%专项用于太湖治理。四是工程推进进一步加快。太湖流域列入国家总体方案的634项工程已实施413项。淮河规划中的146项治污工程已完成85项,完成率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目前,两大流域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834万立方米,较“十五”末翻了一番。太湖流域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制镇以上全覆盖,并逐步延伸到村;淮河流域实现县级以上全覆盖,并逐步延伸到乡镇,其中南通地区已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在环境经济政策创新方面,我省通过树立更加鲜明的环保政策导向,来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让污染者来承担改善环境的责任,引导企业将污染成本内部化,调动企业治污的积极性。一是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目前,太湖流域的污水处理费已普遍调整到每吨1.3元左右,淮河流域也已调整到每吨1元左右。污水处理费的上调,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治污的积极性,为各地撬动污水处理市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创造了条件。二是完善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制度。太湖流域补偿范围已从入湖河道为主的9个断面扩大到全流域30个断面,无锡、常州等地也建立了本辖区的资源补偿制度,一些县(市)还将补偿延伸到乡镇。借鉴太湖流域经验,正在淮河流域选择部分重点河流开展试点。三是加快推进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制定实施排污指标核定、申购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办法,已有515家企业缴纳了排污指标有偿使用费7600万元,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创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政策。与银行系统共建企业环保信用体系,两大流域参加环境行为评级的企业已达1.3万家,同比增长10%。积极开展企业和船舶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全省参保的油品和化学品运输船只已占总数的1/3。五是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积极实施国家重大水专项,太湖流域45个研究课题已经全面启动,总投资超过5亿元,部分阶段性研究成果已应用到治污实践中。
三、新华日报记者问陈蒙蒙厅长:我省即将召开生态省建设工作会议,请问江苏生态省建设,特别是生态创建有哪些亮点?
答:我们省的生态省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在本世纪初作出的一个重大决定,省人大于2001年又作出了加强综合环境治理建设生态省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初步建成生态省,这个生态省的建设要重点放在我们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资源的保护、环境的改善、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质量水平的提高、污染物总量的下降以及生态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省委省政府已经决定今年近期要召开生态省建设的大会,对全省的生态省建设做进一步的再动员再部署。江苏省创建生态省建设这么多年来,在全国来说,我们的特点主要是从基层创建做起,我们的市县、乡镇、园区,甚至我们的社区、学校基层生态单位的创建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自1996年张家港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环保模范城市以来,我省已建成19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占全国总数76个的1/4;张家港、常熟、昆山、江阴、太仓5市获国家生态市命名,占全国总数11个的近一半,去年又有8个市(区)通过国家考核验收,这个比例也是在全国最高的。苏州、无锡所属各县(市)全部创成国家生态县(市),形成全国区域范围最大的生态市群。全省累计建成全国生态乡镇145个、国家级生态村1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81个、省级生态村1011个,国家级环境友好企业10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2个(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占全国总数3个的2/3,无锡高新区已通过验收,尚未命名)。国家级、省级绿色学校1295所,国家级、省级绿色社区676个,国家级、省级绿色家庭311个,省级绿色宾馆58所,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16个。在以上各类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中,凡属于国家级的,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在生态县(市、区)创建的基础上,我省许多地方积极开展建设生态文明试点工作,无锡、张家港、常熟、昆山、江阴、太仓被列为全国试点单位,占全国总数18个的1/3,南京市江宁区、常州市武进区也全面开展生态文明试点工作。
我们今年一方面推进全省生态省建设,要在面上加以考核,同时还要迈出新的步伐,一是争取苏州无锡这样的省辖市、大市,我们在苏州无锡这样的太湖流域有一个生态县市群,基层的创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比例,我们争取有两个大市在今年或者明年适当时候突破创建为国家生态市,同时这个生态创建要过江,苏州苏北地区的县级市要在生态市的创建上拿到国家级称号,取得新的突破。
四、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记者问于红霞副厅长:我们采访中发现某些地方的园区和居民越来越近,打扰了居民的生活,请问环保部门对工业园区的污染有什么监管?还有对于一些居民反映工业园区污染导致患病的事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答:自我省2006年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以来,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关闭淘汰“小化工”生产企业4631家,各项目标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任务。通过3年的专项整治,使化工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全省化工行业环境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我省在控制化工污染方面的主要做法有:
优化化工区布局与产业定位。按照“控制数量、优化布局、提升档次、扩大规模”的原则,从区域环境容量和生态安全出发,对原有的化工园区进行全面调整、整合。对保留的化工园区,按新的要求重新定位产业方向,确定产业档次、规划产业规模,并注重形成特色、差异、互补的化工产业构架;对选址不当、污染严重、管理不善,属关闭范围的化工园区,实行严格的萎缩政策,禁止新上化工项目,限期搬迁或淘汰已有化工项目。
加快化工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超前规划、建设化工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和集中供热设施,优化、完善污水处理工艺,按清污分流、生产废水“一企一管”要求同步配套建设污水管网系统。完善化工园区风险防范体系,制定应急预案,配备专门人员及设备,提高化工园区环境及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完善的化工园区污染监控体系,委托专业机构统一运行管理,对园区各类污染物排放情况实行实时监控,并建立定期报告制度。
加强开发区环境监测、监控和监管能力建设。督促开发区落实监测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加强对区内重污染企业的现场监管,在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制定并落实企业营运期周边环境监测计划,根据监测结果对企业提出整改要求,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针对化工企业污染特点,开展有机污染物净化技术、生化强化技术、综合生化尾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与相关示范工程建设,提供化工污染治理的技术支撑。对化工园区环保管理人员、入区企业环保专业人员开展培训,实行持证上岗。
开展化工园区回顾性环评。对问题严重的化工园区开展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环评批复执行情况、化工园区环境质量状况、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情况以及入区项目与化工园区产业定位相符情况开展深入、系统检查、评估,并提出整改要求。同时参照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模式,对化工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情况进行验收。
强制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对污染严重企业,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625家实施强审企业。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坚决淘汰陈旧设备和落后工艺,严格执行江苏省新发布的《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淮》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切实减少化工企业污染物排放量。
另外针对老百姓一些相关的投诉,我厅有一个制度,就是每个月每位长领导带头下访,这个也是为了确保老百姓有一个生态健康的环境。
五、江苏卫视记者问陈蒙蒙厅长:十一五以来,江苏连续四年超额完成了年度减排任务,江苏的成绩在全国是领跑的,请陈厅长介绍一下我们江苏的做法,另外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我们的减排压力巨大,我们怎么继续更好地走在全国的第一方阵。
答:正如刚才记者讲的,我们江苏的减排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十一五”以来,我省连续4年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经环保部审核认定,全省COD和SO2削减量已完成“十一五”目标的98.93%和121.1%,完成比例居全国前列。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减排责任,完善减排体系。一是以“扩权强县”为契机,以县为单位确定年度减排目标,将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约束性指标直接下达到县(市)。二是印发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监测、统计和考核办法,以“三大体系”为抓手,分解任务,强化考核,促进减排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创新制度,完善减排机制。我省出台《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方案细则》等一系列配套的管理办法,并在太湖流域试点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入开展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工作,在太湖流域率先试点,淮河流域快速跟进,完善30个交界断面水质目标设定、补偿标准、资金核算等一整套补偿运行机制。
第二,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总量控制,减轻增量压力。一是严把环保审批关,实施区域限批。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做到“四个不批”。2009年,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共审批工业项目14251个,入园进区率保持在70%左右,项目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类,结构总体偏轻,质量有所提高;全省共否决项目466个,总投资达97.63亿元。在太湖流域全面禁批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等6类重污染项目,停止审批排放氮磷污染物的项目。进一步加强全省化工项目的管理,严格控制中小化工项目。二是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规划管理。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达不到要求的开发区,实施限期整改,对逾期未整改到位、情节严重的开发区,实施区域限批。2009年,我省在化工行业3年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按照控制数量、优化布局、提升档次、扩大规模的原则,积极推进化工行业的产业优化升级,注重形成特色、差异、互补的化工产业构架。三是强化建设项目总量控制,严格“三同时”制度。出台建设项目总量指标平衡办法,将新建项目总量审核与所在地总量减排计划及其完成情况挂钩。在“三同时”验收时将总量指标是否完成作为重要验收标准,不符合要求或超过审批总量的项目,暂缓验收或重新履行有关手续。
第三,狠抓减排措施,深挖减排潜力,大力削减存量。一是主动参与,服务经济,助推产业结构调整。根据省委省政府“保增长、调结构、促内需”的要求,我省将污染减排主动融入经济发展大局,引导企业进行产品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和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截至2009年底,我省已关闭小火电机组687.6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45万吨、落后炼钢能力547.2万吨,已分别完成“十一五”目标的224.3%、51.1%和77.4%。二是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加快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和污水管网配套:截至2009年底,全省县及以上城市和太湖流域所有建制镇实现了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省共有33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连续4年每年增量超过100万立方米,至2009年底日处理能力已达1030万立方米,是“十五”末的两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大力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据统计,全省目前已有195个乡镇(街道)建有污水处理厂239座,形成日处理能力315.43万立方米,2009年太湖流域所有建制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加快企业污水深度处理:以太湖流域为例,2009年有506家工业企业开展了提标改造工作,109家企业开展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31家工业企业开展了中水回用示范。三是强化监管,提标升级,发挥管理减排效益。全面落实环保部对污水处理厂和电厂脱硫中控系统的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在线监控系统,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加强对重点企业在线监测系统的监督性监测和比对监测。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省化工企业专项执法检查等活动,据统计,环保专项行动期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30万余人次,检查企业12万余厂次,立案查处违法企业1205家,挂牌督办重点环境问题384件;化工企业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共责令关闭企业232家,停产整顿970家。
今年的任务确实比较重,我们又确定了超额完成的目标,我们全省一定围绕这个目标,加强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的三大约束,深挖减排潜力,同时加强结构调整,运用减排的倒逼机制,加快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保证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并保持在全国的前列。
六、中新社的记者问陈蒙蒙厅长:我请教陈厅长两个关于水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我看到材料上说今年一季度太湖湖体,从营养状况的轻重级别来讲,我们现在是属于什么级别?还有一个是关于洪泽湖,洪泽湖磷的浓度去年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综合营养指数也是逐年上升,我想问一下,这个原因是什么,目前的藻类监测情况如何?
答:对于富营养化指数从监测上来看有一个评判,按照目前的标准来看,去年是属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但是随着我们生活污水尤其是氨氮进入太湖,目前是在轻度和中度两个范围之内的波动。对于洪泽湖,作为我们环保厅也高度关注,常年对其进行监测,尤其是湖泊富营养化指标上,总的来说,几年前是不错的,但是由于现在的工业发展、人口的密度增加,尤其面源排入等等,在总氮、氨氮、总磷等方面浓度有所上升,我们现在至少先从摸清家底,到底是什么状态,今年再争取国家的水专项,这也是我们今年除了关注太湖,对于洪泽湖包括滆湖、长荡湖等在富营养化方面的一个关注重点,今年也将投入资金进行一些基础调查。
七、扬子晚报的记者问于红霞副厅长:去年南京徐州两个地方开始试点征收扬尘费,这个到底有什么作用,成效怎么样,今年会不会扩大试点范围?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饮用水源地保护是让群众喝上放心水的关键,我们省采取了什么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答:对于扬尘收费,应该说是社会所关注的,因为我们前面讲到了灰霾天气的问题,扬尘也是一个因素之一。为了调动施工单位控制扬尘的积极性,省物价、财政、环保等部门联合制订颁布了江苏省城市施工工地扬尘排污费征收试行办法,在南京、徐州两个地方开展征收试点工作,经过政策宣传,南京徐州两地本着积极稳妥,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开展扬尘排污费征收工作,在徐州,是在2个区开征,南京是在10个区县开征,这一政策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试点城市扬尘污染问题,但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个是征收的标准偏低,使得施工工地宁愿缴费也不愿意控制扬尘。第二是施工方控制扬尘的费用难以落实,实际操作当中,因为与建设等相关部门协调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施工单位还无法取得扬尘控制措施费用,从而直接影响了扬尘排污费的征收。第三,部分条款设定不完全合理,不利于操作。因此我们觉得下一步着手针对三个方面进一步强化这个工作。第一适当调整试点城市扬尘排污费征收标准,第二,扬尘费用作为独立费用施工前支付,确保费用的落实到位。第三,建立激励机制,一是对扬尘控制较好的工地增加达标削减系数,二是对治污费用超出部分给予费用补助,谢谢。
水源地的问题简要回答一下。近年来,我省环保部门将保障环境安全,特别是把确保饮用水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大隐患整治力度,主要做法一个是开展全省引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整和评估,二是加快推进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三是加大水源地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2008年到2009年,我们对33个饮用水源地的环境整治进行资助,资金达到950万元。通过加强饮用水源地自动检测、例行检测和巡查监测有效提高了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能力,饮用水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
责编: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