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0年4月26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青海省副省长张光荣介绍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请来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张光荣先生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情况,并回答媒体的提问。出席发布会的还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中心副主任刘贵有先生。今天出席发布会的还有青海省环保、教育、民政、卫生和民委有关委办局的负责同志。张副省长是地震发生后就赶到玉树地区,24号刚从玉树回来,他对情况十分熟悉。下面我们请张光荣副省长作介绍。
2010-04-26 09:49:52
张光荣: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我代表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向大家通报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的有关情况。通报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震情灾情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灾害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是青海历史上空前的。
一是人员伤亡惨重。截止4月25日17时,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70人失踪,这是截止到25号的数据。
二是财产损失重大。受灾最重的结古镇土木土坯房全部倒塌,砖混结构房80%以上倒塌,框架结构房屋20%倒塌,没有倒的全部都有裂缝,成为危房。
三是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重灾区干线公路875公里路面多处裂缝,路基沉陷、防护设备严重损毁,几乎所有桥涵不同程度损坏,通讯、电力、供水等设施严重受损,基本瘫痪;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公共设备也首先严重破坏,给抢险救灾和群众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四是抢险救灾难度大。玉树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夜间温度零下7至8度,重在地区地带狭窄,给抢险救援、群众安置和恢复重建带来严峻挑战。
2010-04-26 10:02:45
张光荣:
二、抗震救灾情况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迅速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青海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应急一级响应,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救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动员、患难与共,各路救援队伍星夜兼程、千里驰援,抢险救灾;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致电慰问,给予资金和物资援助;红十字等国内外慈善组织纷纷募捐,声援灾区;灾区各族干部群众临危不惧、奋起自救。从地震发生到现在,我们实现了从应急救灾向有序救灾的全面转变,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重大成果。
2010-04-26 10:09:19
张光荣:
一是组织动员一切力量,全力搜救抢救生命。地震发生后,灾区干部群众抹干废墟的泥土,擦掉身上的鲜血,全州上下,奋力自救互救。4月14日下午,我们采取紧急措施,打通了“空中生命线”;紧急抢通214国道受损路段,保证了机场到结古镇的“交通生命线”畅通,灾区几个重要站点应急通讯迅速恢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组织协调和指挥下,当日,就有紧急救援力量和医疗救援队到达灾区,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保证了力量。在救援期间,全国有34支、12603名抢险救援力量,全力以赴投入搜救工作,最大限度营救生命。抓住黄金72小时,把灾区划分为19个片区,全力以赴、全覆盖展开生命大搜救。由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和地震、矿山等救援队伍从废墟中救出幸存者1433人。黄金72小时以后,坚持抢救生命“不放弃、不抛弃”,继续把救人作为第一任务,突出重点、强化科学搜救措施,到地震发生第7天,又从废墟下救助幸存者22人。在此基础上,又展开3天的“拉网式搜救”行动,确保不留死角,不放弃一人。截止4月23日18时,从地震废墟中救出幸存者1455人,挖出遇难者遗体1029具。在全力开展搜救的同时,同时展开医疗救治,前后抵达灾区的医疗卫生队达52支3032人,累计接诊受伤病人9145人。针对灾区自然条件恶劣,医疗条件差,对伤员病情进行了排查,及时将2674名病人转运到西宁、兰州、成都等地的地方和部队医院进行诊治,实现了伤员“死亡少、致残少和截肢少”的目标。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灾区卫生防疫和水质监测工作。目前,灾区未发生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性突发卫生事件。整个搜救和救治过程,体现了生命至上、救人至上,以人为本。
2010-04-26 10:11:00
张光荣:
二是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地震造成群众家园被毁、财产损失,妥善安顿群众生活成为当务之急。在全国各地、各族、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急组织调运棉帐篷、食品、饮用水、药品等救灾物资,及时有序把救灾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截止4月25日17时,已经发放帐篷59093顶,棉被207959套,棉衣117027件,食品及饮用水1670吨,火炉子13000个,燃煤1520吨,基本保证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帐篷住。近期,我们又根据家庭人口数量,进一步科学增配帐篷、火炉、行军床、粮油、茶等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在过渡安置期能够吃上热饭、喝上热茶,学生有学上,有地方住,有病能医治。受灾群众的生活补助和遇难人员抚慰金发放工作也开始启动,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2010-04-26 10:13:51
张光荣:
三是加快恢复基础设施。地震发生的第一天,紧急抢修被损毁的道路交通。14日20时,恢复机场通讯,15日5时,玉树县开始恢复通讯。地震的第二天,指挥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医疗点等重点部位电力供应得到保障,部分地段供水系统得到恢复。经过连续不断的抢修,目前,通往灾区的四条干线公路确保畅通;重灾区结古镇十条输电线路经过抢修,具备带电条件,机关、医院、部分学校等恢复供电;大部分灾民安置片区应急集中供水抢通,8个乡镇应急供水工程已实现通水。通信恢复正常。过渡期安置点及其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正在抓紧建设。
2010-04-26 10:16:35
张光荣:
四是积极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我们积极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为辅的灾区物资供应体系,设立救灾物资集散地和导运中心,保证物资科学有序发放。组织西宁市一批商业企业到灾区开展经营,引导全社会尽快有序恢复商业活动。地震发生的第六天,市场恢复营业,群众急需的日用品开始销售,银行、邮政临时营业网点增多,商业秩序开始恢复,人心趋于安定。地震发生的第四天,玉树州孤儿学校开始复课。地震发生的第九天,高三年级学生全部复课。
同时,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了新闻中心,设立新闻发言人,及时发布救灾信息,报道救灾情况。目前,到达灾区的新闻媒体先后已经有185家共约650多人,对灾情、救灾等情况及时进行客观准确、公开透明的报道。
2010-04-26 10:17:42
张光荣: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玉树抗震救灾已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一手抓有序救灾、一手抓灾后重建,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全面恢复正常秩序和灾后重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实现从大规模的搜救向集中清理废墟转变,为灾后重建奠定良好的基础;从部分学生复课向全面复课转变;从伤员救治向康复治疗和强化卫生防疫转变;从基础设施的抢修和恢复重建提升转变;从救灾赈济向全面恢复市场流通转变。目前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开始启动。我们将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灾区提出的建设新校园、新家园、社会主义新玉树的奋斗目标,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只争朝夕,科学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在重建中,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把恢复群众基本生活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摆在优先位置,把灾后重建与促进城镇化和新牧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精神家园有机结合起来。目前灾后重建有关工作也在有序展开。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2010-04-26 10:18:38
郭卫民:
因为散发的资料是截止到24号,昨天晚上又有一些新的数字,作了一些调整。下面请各位媒体进行提问。
2010-04-26 10:19:45
中央电视台记者:
目前距离玉树地震已经发生12天,目前受灾群众的安置措施有哪些?落实的情况如何?谢谢。
2010-04-26 10:20:11
张光荣:
我前面给大家作了介绍,玉树地震灾情重、玉树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抗震救灾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十二天来,我们按照国务院总指挥部的部署和要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在群众生活安置上主要做了一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2010-04-26 10:20:41
张光荣:
第一,按照有饭吃、有衣穿、有帐篷住、有干净水喝的要求,及时发放救灾生活物资。我刚才给各位介绍的这一组数字已经能够充分的说明问题。我再举一个例子,18号这一天,我跟新华社一个记者叫潘莹到玉树仲达乡,这个乡从结古出发来回要5个小时。进入村庄以后被藏族老乡围住,我看有帐篷、有方便面、有火腿肠、还有大米,老乡向我们伸出两个大拇指,表示感谢,感谢党和政府,我当时一看这么偏僻的地方,我们要跑2个多小时能够到的地方,都能够有这些东西,由此证明我们的物资发放还是到位的。我作为总指挥部的副总指挥,我感到很欣慰,也很高兴。
2010-04-26 10:22:14
张光荣:
第二,及时开展灾民群众的登记工作。这项工作从18号开始,登记是为下一步的规范发放实现由应急救助向规范救助转变的重要基础工作。这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第三,出台了四个补助发放办法:一是困难群众的生活补助办法,也就是每一天、每一个人一斤成品粮10块钱。二是遇难人员的抚慰金的发放办法,每一个遇难人员一次性发放8000元,其中中央补助5000元,省里拿3000元。三是过渡期转移的一次性补助,每一个转移人员150元。四是各个方面非常关心的,三孤人员的补助发放办法(孤儿、孤老、孤残),人均每个月1000元,中央给800元,省里给200元,发放三个月。这个办法已经向社会公布,并且已经作了宣传,使每一位受灾群众都能够了解它的内涵和发放的程序。
2010-04-26 10:24:34
张光荣:
第四,启动补助的发放工作。现在困难群众生活补助和遇难人员的抚慰金已经陆续开始发放,转移费和三孤的补助发放也即将开始。我可以告诉各位记者朋友,灾区目前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稳定。
2010-04-26 10:27:01
香港南方早报记者:
据我了解,截止到25号死亡人数是2220人,可这个数字和当地负责处理尸体的寺庙提供的数字还是有一点出入,据他们说,第一天火葬的时候已经有2110人是给烧了,所以这个数字出入还是很大的,请问政府的死亡数字是经过什么样的程序得出的,得出来的时候有没有和当地的寺庙进行联系、沟通和进行总结?谢谢。
2010-04-26 10:27:39
张光荣:
据我了解,在这之前已经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并且有关方面也作了解释。我可以坦率的告诉你,灾情发生之后,我们的统计程序是非常规范的,每天下午的五点钟进行收集,然后按程序报批,我现在公布的数字是有支撑依据的,是严格按程序、按相关的灾区统计的规定报出来的,是可靠的。
2010-04-26 10:28:52
张光荣:
你问具体的操作,下面请青海省民政厅的副厅长马俊德先生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2010-04-26 10:29:29
马俊德:
在玉树地震发生第二天,青海省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下发了《关于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意见》的规定,目前对遇难的遗体处理工作,我们正在有序的进行。截止4月25号,灾区的遇难人数是2220人,我们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处理遇难人员的遗体是2192具,其中土葬了593具,火化了917具,寺院火化了576具,在玉树以外的殡仪馆火化了106具。
2010-04-26 10:30:35
马俊德:
在玉树地震遇难中,既有藏族,也有其他的少数民族和汉族,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遗体处理是灾区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除了少数民族按照传统的习惯进行土葬以外,像回族、撒拉族是按照传统习惯进行土葬。包括藏族和其他民族完全能够接受火葬的方式,这方面我们充分尊重死者家属的意见,充分尊重死者的宗教信仰,充分尊重死者的尊严,在遗体处理方面做到了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对藏族的遇难者主要是通过寺院集中火化进行处理。
2010-04-26 10:32:22
马俊德:
在西宁等省内的医院里抢救过程中死亡的,有要求回玉树进行殡葬的,我们也准许回到玉树进行殡葬。对玉树以外其他地区,包括省外的遇难者,我们根据家属的意愿在玉树土葬,在玉树以外的殡仪馆进行火化,在玉树殡仪馆火化的,我们也免除了基本的殡葬服务费,并且出具骨灰携带的相关证明。对遇难香港的爱心人士,黄福荣先生的遗体,我们充分尊重香港方面的意见,调派了临时的专门车辆将尸体运到省会西宁,并进行了庄重的遗体告别仪式。
2010-04-26 10:33:54
马俊德:
在玉树地震遇难人员遗体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殡葬管理条例》以及青海省玉树地震救灾指挥部关于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的相关意见进行,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和遇难者家属的意愿,做到了以人为本和人性化服务,使死者安息、生者安心。
2010-04-26 10:37:01
郭卫民:
从刚才省民政厅同志的介绍中,我理解实际上是搜救过程中遗体的发现和遗体的处理是人数认定很重要的依据,而且就在指挥部在地震发生后马上作出规定,这样的一种要求和管理也是比较严格和科学的。记者如果还需要了解更具体的环节,我们之后进行了解再向你提供。这里我也想说,也不能因为在现场,比如某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来对权威部门和政府部门发出的信息提出质疑,这个也不科学。
2010-04-26 10:38:09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们在材料中看到,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开始启动,请问官方灾后重建工作面临的困难是哪些,已经有了什么应对措施?谢谢。
2010-04-26 10:40:03
张光荣:
你提的问题也是我们现在正在考虑的问题,我刚才介绍说,抗震救灾进入新阶段以后,灾后重建无疑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眼下我们按照国务院总指挥部的要求,正在着手研究灾后重建的规划和具体的方案,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陆续展开。但是从玉树这个地方的特殊情况出发,我们感觉到灾后重建的确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010-04-26 10:40:27
张光荣:
第一,施工时间短。玉树这个地方冬季漫长、夏季很短,冬季一般是七、八个月,夏季是四、五个月。如果我们以三年一个周期来算,有效的施工时间只有十四、十五个月的时间,所以时间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10-04-26 10:41:06
张光荣:
第二,运输能力弱。玉树处于西藏、四川的结合部,结古镇是物资集散地,现在向外有效的通道有两条,分别是214和308国道,这两条道路如果保障整个重建物资运输的需要,压力是很大的。
2010-04-26 10:42:45
张光荣:
第三,建筑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因为玉树是三江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这个地方基本上没有砖厂、瓦厂、水泥厂,将来所有的建筑材料几乎都从西宁和外面运进去,运途长就必然会导致成本高,成本差异很大。一块砖头拉到玉树不低于2块钱,这样成本就很高。另外,结古镇是这次地震的重震区,地形狭窄,很难展开大规模的施工,也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样就会导致建筑成本高、施工难度大。
2010-04-26 10:44:30
张光荣:
第四,电力保障弱。玉树的供电主要是靠小水电,冬季又漫长,加上地震以后对小水电损毁比较严重,这样本来脆弱的电力保障就变得更加脆弱,难度更大。
以上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需要大量的投入。我们现在正在研究灾后重建的方案和具体项目,我们相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全国人民、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有我们自己的自力更生和统筹安排,这个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一个新的玉树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2010-04-26 10:47:27
香港文汇报记者:
玉树是三江源的源头,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物资,这样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一些什么样的影响?有没有什么措施来减少对当地的一些污染?谢谢。
2010-04-26 10:48:58
张光荣: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可以说是对我们的又一个挑战。青海是三江之源,玉树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这一块净土宝地不仅属于青海,也属于全国,因此保护好这块净土和宝地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2010-04-26 10:49:26
张光荣:
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在视察灾区的时候都提出关于保护生态的要求,对这样的精神我们将认真贯彻。现在在研究规划的时候,已经把生态保护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的工作提出来。
2010-04-26 10:52:05
张光荣:
第一个方面,我们及时派出专家组进行调查评估,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调查评估。一是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二是灾后生态修复调查评估,三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调查评估。这些调查评估为下一步的灾后重建和保护生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0-04-26 10:53:32
张光荣:
第二个方面,刚才介绍的时候已经讲了,我们已经明确提出“生态优先,科学规划,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并且将这个原则贯穿于整个灾后重建的全过程。努力把玉树建成一个生态保护良好的旅游城市。到时候请各位记者到三江源观光旅游,同时也检查一下我们的工作。
2010-04-26 10:55:29
张光荣:
第三个方面,与此同时,我们已经着手对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包括垃圾污水处理、土地复垦等重点工作也作了安排。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把这些措施很好落实到位,我们一定不会让全国人民失望,请全国人民放心,我们会把这块地方保护好。
如果有哪位记者想了解详细的情况,青海省环保厅的赵厅长也来到现场,他可以给各位记者作详细的介绍,我主要是把一些思路和想法给各位介绍一下。
2010-04-26 10:59:05
凤凰卫视记者:
刚才省长说到现在资金问题很突出,在灾后重建过程当中,有没有计算过整个玉树灾后重建大概需要多少资金?现在通过各界的捐款,通过各种渠道的捐款现在有多少钱,在玉树前线有没有相关的机制能够保障这些捐款充分的落实到位?谢谢。
2010-04-26 11:01:40
张光荣:
目前,灾害的评估工作正在进行,灾害评估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初评,一个是终评。灾害损失的评估没有出来,恢复重建的规划正在研究之中,所以你提出来将来到底需要多少钱的问题,我现在很难给你回答,适当的时候我们会向社会公布。
2010-04-26 11:02:22
张光荣:
截止到4月25号下午5点,我们收到捐赠资金近35亿,救灾物资折价近40亿,中央财政分两批给我们安排5个亿。现在社会各界、国内外各个方面的捐赠还在继续进行,我们也深切的知道,各个方面对青海玉树地震的关注和关心,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我们正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如何把钱花好,让大家明白、放心。
2010-04-26 11:03:00
张光荣:
为此,我们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省里成立了监督检查组,由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纪检监察、省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实行全程跟踪监督、跟踪检查。
第二,省、州两级及时出台了《物资资金管理使用相关办法》,并将这些办法公布于社会,广泛接受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
第三,成立了审计监督组和财政监督组,将这两个组分组放到玉树,放到地震灾区,放到前线,关口前移,进行现场监督。并且建立了监察、审计、财政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措施及时改进。目前这些工作正在落实当中,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听到这方面的反映,我们也有决心确保这些措施到位,确保向人民群众交一份明白账、廉洁账、放心账。
2010-04-26 11:04:21
张光荣:
尊敬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记者朋友,最后请允许我再讲几句话,青海玉树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社会各界的心,同样牵动着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的心,牵动着国际社会友好人士的心。举国上下、社会各界、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了无私的援助和帮助,青海各族人民将铭记于心,表示由衷的感谢。
青海省玉树地区身处藏区腹地,相对偏远闭塞,地震发生之后,中外媒体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有185家新闻媒体,650多人不畏艰辛、星夜兼程、奔赴灾区,进行了及时、准确、客观、真实的报道。我发现有的同志风餐露宿,吃了很多苦,我在此对他们表示敬意。
新闻媒体、各方记者辛勤努力、勤奋工作,及时对灾区各方面的情况作了报道,这无疑对灾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此我代表青海省各族人民、代表地震灾区的父老乡亲向大家表示真挚的感谢。
2010-04-26 11:07:17
张光荣:
我最后再强调一句,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推进和灾后重建目标的实现,崭新的玉树将会伸开它的双臂,热情的、真诚的欢迎各位。谢谢大家。
2010-04-26 11:11:35
郭卫民: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张副省长,谢谢各位参加。
责编: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