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我为你感动

——----知识型新型工人、农民工楷模巨晓林采访写作经过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0日 11: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cn

专题:知识型新型农民工楷模巨晓林

  巨晓林同志的先进事迹经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集中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巨晓林和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响亮的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激励着亿万华夏儿女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巨晓林没有惊天壮举,但却感动了中国。作为巨晓林培养选树过程的一名亲历者和见证者,作为巨晓林先进事迹的一名采访者和写作者,我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我在与巨晓林认识之前,从《电气化铁路》报看到过有关他的一篇报道,那会儿,他已经是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党委确定的“十大先进典型”(其中九名个人,一个集体)。

  我与巨晓林同志相识,是在2007年12月。那时候我在一公司担任工会副主席,主要负责群众生产、宣传教育和民主管理工作。在安排一年一度的“爱企立功标兵”竞赛评比工作时,公司首次把农民工纳入评比表彰范围。经过层层推荐和公司评委会认真评选,巨晓林等20名农民工被公司授予“爱企立功标兵”称号。一公司三届一次职代会特意增加了一项议程,请受到表彰的20位农民工列席职代会,公司领导给他们披红戴花现场发奖。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巨晓林,他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个子不太高,头发有点少,穿着很朴素,性格挺憨厚”。

  随着全局“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入开展,一公司把巨晓林作为知识型农民工的先进典型,在职代会、工会全委会、调研汇报会等各种场合进行了广泛宣传。

  2008年 5月,公司领导安排我和宣传部、团委的两名同志深入迁曹线工地十里海工点对巨晓林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采访。当我们赶到工地时,已是晚上七点,巨晓林的徒弟给我们买来了热腾腾的饺子,这是一顿难忘的晚餐。

  巨晓林的工友赵荣有、王建华、宋伟振、常亚军、吴军庄,巨晓林的徒弟杜志波、李盼龙、姚升、郭永俊向我们介绍了巨晓林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一些情况。巨晓林如数家珍般地给我们讲起他革新的施工小窍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给我的感觉是,巨晓林的事迹就像是散落在海滩上的一粒粒珍珠,他20年的奋斗经历,就是一曲催人奋进的劳动赞歌。

  巨晓林是个普通人,但他做出的事情不普通;巨晓林是个平凡人,但他做出的贡献不平凡。采访活动结束以后,我得到了一箩筐就像珍珠那么宝贵的素材,可是,怎样才能把散落的珍珠串成熠熠生辉的项链,怎样把一些平凡的事迹升华为崇高的精神,我感到很难很难。

  公司领导给我找来了王其增书记在全局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通过认真学习,我领悟到树立一个典型人物对于弘扬正气、引领风尚,对于激励更多员工刻苦学习、岗位成才,对于光大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的社会形象意义深远。巨晓林是企业73000余名职工和农民工的杰出代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敬业型、知识型、创新型、主人型、文明型”员工的精神风貌,要把典型人物写好、写活,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必须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怀,必须跳出个人的局限、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挖掘、去提炼、去升华,必须处理好宣传个人与宣传集体、宣传企业的关系。

  写作巨晓林的事迹材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他仿佛是一粒微尘,二十多年默默无闻,不离不弃;他仿佛是一颗螺钉,认准的事情,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他仿佛是一颗苍松,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一点绿荫奉献给社会。他是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人;他是一个刻苦学习,苦练内功的人;他是一个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人;他是一个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人。

  认识上有了高度,写作才能有力度。我为巨晓林的事迹而感动,我为自己的心灵之旅而激动,我用三天三夜写出了7600多字的长篇通讯《“五型职工”的优秀代表---巨晓林》,在征求了巨晓林本人和接触网六段干部职工意见后,作了几次修改。公司领导召集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党群干部进行了充分讨论,对部分段落的部分文字进行了再总结再提炼。至此,“五型职工”的概念,在巨晓林身上得到集中体现,这就是:“勤学苦练的知识型员;巧干会干的创新型员工 ;恪尽职守的敬业型员工;心系企业的主人型员工;无私奉献的文明型员工。” 一个知识型新型农民工的形象跃然纸上。局领导联系《工人日报》记者,再次深入迁曹线采访,进一步修改后,于2009年4月26日发表了《改写施工教科书的农民工》。《人民铁道》报也在去年5月17日刊发了《做新时期知识型农民工》长篇通讯。《电气化铁路》报再次做了重点报道。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