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提高中国品牌的国际认知度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9日 19:3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专题:2010全国两会 复兴访谈专题

专题:2010年全国两会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提高中国品牌的国际认知度

    主持人: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复兴访谈两会特别节目,我是主持人。接下来为您采访的嘉宾是全国政协委员杨澜。

    杨澜:你好。

    主持人:欢迎你,跟我们的网友也打个招呼吧。

    杨澜:大家好,我是杨澜。

    主持人:也来过我们中国网络电视台了,之前央视网您来过。

    杨澜:对,我跟央视网也有合作。

    主持人:大家对您很熟悉了,谈谈您今年的提案吧。

    杨澜:我今年是有两个提案,一个是关于在中国文化向外推广的时候,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作用的一个提案,第二个提案是关于城市当中流动青少年的社会融入问题的一个提案,简单介绍一下。因为从十几年以来,我也参加过很多的大型中外文化交流的活动,其实我觉得如果说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还有像去年的法兰克福书展都可以算在其中的话,应该是参加了几十场,甚至上百场的活动了,在这个当中我发现作为政府的机构或者是国营的媒体和文化企业出现在这些大型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当中的时候,它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声音,政府的形象。但是也不可否认,在很多情况下,容易会让西方的媒体或者是公众把一些比较敏感或者有争议性的政治问题,和这些主办的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在去年我主持的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作为主宾国的一系列的论坛和大型活动的时候,当时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政治上的杂音,那所以我在想,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吧,第一个方面,我觉得中国文化推广应该是一个多元的体制,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应该发挥社会各种资源的一种推广来共同促进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品牌认知。第二,由于大多数境外文化产业是市场化的操作,所以作为民营企业,比较容易跟他们在体制和观念,包括操作方式上容易对接。第三当然就是在公众的认知和媒体的解读方面,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噪音,能够相对单纯地来推进文化的合作和交流,所以这是我的一个提案。第二个提案,关于城市当中青少年融入的问题,是这些年我通过一些公益活动,发现青少年这个阶段的确是人生当中价值观,还有包括人格形成的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他能够得到的身心发展的这种条件,包括他对于周边人的这种认识,对于他所处的城市和社会的一种认识,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他将来对于社会的一种态度。我看到有这样一个资料,像在北京,也有不少的打工子弟的学校,目前有百份之七八十的孩子可以实现有学上的问题,但是这些学校的基本设施比如说操场,阅览室,孩子的课余活动这些基本设施和条件,甚至还不如西部贫困县的这些孩子们。我觉得在他们生活在大城市里,看到城市里孩子所享受到的一切,还有造成的心理落差,以及他们由于父母忙于生计,而相对生活比较封闭和寂寞孤单,我觉得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包括他们对城市的认识和态度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方面,我提出的建议就是说第一个,希望儿童的流入地和流出地进一步完善一个教育经费的补偿机制。第二个就是应该呼吁更多的社会组织和公益组织来为这些孩子提供课堂之外的种种文化和体育活动以及相应的设施。第三,也是希望政府改变职能,来采用一种采购服务的方式,来雇佣社会组织和公益组织,给孩子们提供这些服务,这样可以减少政府的支出,同时增强这些经费使用的效率。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