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赴海地记者归来讲述海地地震见闻和感受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1日 15: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北京时间1月13日下午5时53分,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国际社会迅速反应,中国政府于震后第一时间派出中国国际救援队奔赴海地参与救援。中央电视台也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赶赴前方跟踪报道救援情况,时刻关注海地大营救。
    2月1日下午2:30-3:30,中央电视台赴海地采访记者冀惠彦、熊传刚做客央视网,与广大网友分享他们采访中的见闻和感受,为网友讲述海地地震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以下为访谈实录。

央视赴海地记者归来讲述海地地震见闻和感受

  

  熊传刚:穿一身冬装拿一台电脑,拿一个摄像机就走了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记者归来》系列访谈,我是主持人张莹。当地时间1月12日,海地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派出中国国际救援队赴海地参与救援。随行的救援队伍中,还有三位央视记者,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请到其中的两位,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副主任、首席摄像师冀惠彦老师,您好。
    冀惠彦:您好,主持人好,网友好。
    主持人:还有一位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著名记者熊传刚。
    熊传刚: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两位非常辛苦,刚从海地回来不久,跟我们说说哪一天回国的?
    冀惠彦:27号,星期三。
    主持人:我们想请两位首先回忆一下,当初第一次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是什么时间?起赴的时间,包括当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两位都想了一些什么?
    冀惠彦:海地地震这个消息很早就知道了,地震发生之后就知道了,但是咱们中国的国际救援队去不去?如果去记者能不能跟着去?这都不知道,下午两点的时候得到通知,说可以派记者去跟着一块儿采访,4点钟必须到机场,就留给我们2个小时的时间,这必须带给一切的器材,要把这些东西都弄齐了,其实还需要一些时间的,摄像机、编辑机,还有传送的东西,因为当时得到的消息,从我们这个渠道,因为我们有的时候,有一个上下联系的渠道,从我们渠道去一个人,后来从地震局渠道,他们又派了咱们两位记者,这样到机场我们才知道是三个人。
    主持人:我觉得因为是一个灾难性的报道,可能走之前心理上也会有一些想法,不知道两位在出发前有没有觉得,当时了解到海地的情况什么样的?你们心里有没有数?
    熊传刚:我主要跑地震局的一个记者,当时凌晨大概5:53分的时候,因为我的手机接到了地震局发过来的短信,当时我第一时间看海地到底在什么样的地方,因为对它很陌生,同时也是问地震局专家,那个地方,因为看它是一个海域的地方,问会不会发生海啸,他们就说海啸的警报已经解除了,但是我们会不会派救援队要等待通知,冀主任接到通知比我们还早一点,我们大概到,接近快到下午的3:30那个时候,我们差不多才从台里出发,当时也是紧急通知,说可以再增加两名记者,当时我们就,可以说是在北京穿着这样一身冬装拿一台电脑,拿一个摄像机就走了。
    冀惠彦:应对紧急任务,作为我们来讲还多多少少有一些经验,因为呢国内有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有的时候我们也去现场,如果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没有一点物质上的一些积累,还有一些对于这些大的,重大的突发事件报道的一些规律上的认识,要想在2个小时之内就出发,几乎不可能,很困难。所以我们当时,你看像新闻中心它的应急机制其实也在逐渐的建立,像我们随身带的一些东西,有一些在突发事件应急生活的必需品,包括采访的一些辅助的器材,包括像没有电的情况下头顶戴的照明灯,还有指南针,还有睡觉的东西,睡袋,还有一些小东西,新闻中心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包一个包都放好了,所以当时准备好机器的时候,就是从新闻中心应急库里面拿了一个包,连看都不用看,装着就直接到机场去了。
    主持人:到了机场以后才发现同行的人员。
    冀惠彦:对,那个时候才联系上。我们搞电视报道,靠一个人两个人几乎很难完成任务,所以心里打着鼓,到机场的路上,我还一直以为就一个人去,那一个人只能适当的拍一些资料,找机会传一些新闻,要想做大规模的报道,那几乎不可能。所以到机场看到他们以后,才觉得心里有底了,三个人在一起肯定是互相照顾,互相那个什么,对完成报道任务就有把握了。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