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八旬老太用自己的行动,为“诚信”二字做了最好的诠释。这种“义举”与河北泊头市七旬老人侯宝银“替亡子还债”、江西德兴市农妇陈美丽“替亡夫还债”以及武汉的“信义兄弟”一样,让人看到了人性道德的光芒所在。相比之下,那些为了躲避讨债而不惜举家潜逃者,以及那些恶意欠薪者,难道不应该感到无地自容吗?毕竟,但丁说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社会总体是阳光的,这是不争的事实。生活中,成千上万的“信义”的故事不是不存在,不是“过去式”,而是我们关注的太少。当“信义”屡屡被浓墨重彩地报道之时,从侧面提醒我们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缺少的是“信义”故事的发现,缺少的是积极下基层去挖掘和发现,缺少的是对基层的“信义”故事的及时报道和弘扬。
还债奶奶”82岁了,即使身体再康健,正常的生活也应是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不管什么理由,他儿子欠下的巨额医疗费也是这个时代国家福利制度缺失酿造的一个悲剧。即使“还债奶奶”多么人格高尚和体谅祖国,她首先获得应该是及时的救助和由衷的同情。也就是说,用道德去掩盖甚至弥合制度的缺失给公众利益带来的伤害,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实质却本末倒置。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绝对能让任何一个人从此消沉;40万的外债和耄耋之年的老人联系在一起,绝对有不能偿还的理由,而且也有债主体谅到她的不易,表示放弃主张债务的权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年轻时,她用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而今,她又用实际行动让人经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