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向
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并在随后的国会选举中取得压倒多数的席位。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策动在上海暗杀了积极组阁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 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李烈钧在江西,黄兴在南京相继响应,安徽、广东等省区先后宣布独立。 但最终因国民党内部涣散,各自为战,讨袁军节节失利,各地相继取消独立,“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流亡日本,1914年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继续反袁斗争。 图为讨袁军在阵地装设大炮。
1915年8月,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公然鼓吹“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同月,杨度等六人组织“筹安会”,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张目。袁世凯的亲信又组织各种“请愿团”,掀起“请愿”实行君主制的风潮。 12月11日,参政院举行所谓解决国体总投票,各省代表共1993人全票拥护君主制,并推戴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 31日,袁世凯下令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并在元旦登基。 图为1913年12月23日,袁世凯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
1915年9月,梁启超拒绝袁世凯的收买,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对袁氏意欲复辟帝制的行径进行猛烈抨击。 1915年12月25日,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宣布云南独立,组成讨袁“护国军”。贵州、广西等省先后独立。 图为护国军部分将领合影(中为蔡锷)。
随着形势的发展,列强转变了支持袁世凯的态度。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5月9日,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除恶务尽”。 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病死。 图为讨袁宣传画。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把持北京政权,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7年7月中旬,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通电国会议员南下召开国会。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出兵北伐段祺瑞,开始“护法”战争。 由于护法军政府内部的矛盾,加上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相互勾结,孙中山受到排挤,被迫在1918年5月通电辞职,护法运动失败。此后,孙中山又继续探索新的救国救民之路。 图为孙中山就任大元帅后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