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向
每天早晨,马三小都是村里最早起床的人,因为他要把种树的全副家当都带在身上就要花费半个多小时。那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拐杖,绑上铁镐、铁锹、撬棍,总共要30多斤的重量。每天,马三小都是架着这副特殊的拐杖行走在山沟和荒滩上。
“半身老人”马三小扶拐十年、荒山种树3000多棵的传奇经历一经报道,便引发媒体和网民的极大关注。马三小是来自河北省井陉县秀林镇的63岁伤残老兵,在贫瘠的大山沟里,十年如一日“爬行”植树,被誉为“大山里坚强的白杨”。
无腿老兵马三小每天早晨5点起床,收拾停当后出发上山,遇有陡峭的上坡或下坡时,马三小就把假肢取下,双手着地匍匐前行。到达目的地后,马三小拿出随身携带的镐头、铁锹,坐立在地上开始刨坑,然后将树苗放进坑内,再细心的培土夯实。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他都没有间断。
马三小扎根太行山深处,拖着残躯坚持种树。10年来,无论秋冬春夏、下雨刮风,他每天携带镐头、铁锹,爬行到种树地点,自己刨坑、栽树、浇水。
马三小的故事被网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被网民看成现实版的“士兵突击”。他没有双足,但他身上“不抛弃、不放弃”的劲儿,却让他在人生路上,走得比普通人更远。
下面的这张面孔是最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的河北井陉县的一位退伍老侦察兵。在贫瘠的太行山深处,这位老兵在山沟里几十年如一日地植树,而你能想象么?
已经62岁的马三小每天坚持5点起床,换假肢、撑双拐,收拾停当就上山种树;遇到上坡下坡,他便双手着地,匍匐前行;到了地方,他就刨石头,挖树坑,爬行着运土搬石。
难以想象,十年来在凹凸不平的碎石路上、在艰难的爬坡下坡过程中,老人还经受了哪些伤痛和险境!而他,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并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我想,支撑他的,便是永远闪耀的军魂吧。
应当看到,马三小种树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土地承包责任制,这让他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成为可能。这也告诉我们,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带领农民生产致富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支持至关重要。我期待看到这一领域政府有更多的作为。
从一个一米8几的汉子一下变成了没有双腿的残疾人,马三小也曾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妻子有病,孩子还小,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还要扛起养家的责任,这时候马三小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植树致富的消息,这启发了他。虽然腿有残疾,可身体不差,于是马三小决定开始依靠种树发家致富。
马三小并没有荒废这土地,没有拒绝脏、累、苦的种树活儿,十年来,他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耕耘着,每年春天种树,夏秋冬三季主要是挖坑、照顾幼苗。付出终有回报,点点绿色汇成片片树林,越来越多的树苗成活了,给原本荒芜的大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每天早晨,马三小都是村里最早起床的人,因为他要把种树的全副家当都带在身上就要花费半个多小时。那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拐杖,绑上铁镐、铁锹、撬棍,总共要30多斤的重量。每天,马三小都是架着这副特殊的拐杖行走在山沟和荒滩上
最早种下的那三、四百棵树,06年吸引了一些客商高价收购,高的一棵能卖几百元,对于马三小来说绝对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这个时候马三小却舍不得卖树了。 尽管现在马三小家的生活还不富裕,但马三小说自己虽然双手空空但内心却是满满的,看着那一排一排绿树好像绿色的士兵守护着家乡。
有信仰是最幸福的。老兵的行动可能也不全在于经济上的考虑,这是一种奉献精神,一种温暖和淳朴的信仰,也是人作为自然的生灵,对大自然的反馈。人与自然的关系融洽,与子孙后代的利益站在一起,是一种美德。通过植树,也是锻炼身体,修身养性的方法,体现的是一种修炼和信仰的境界
马三小的行为顾然值得赞颂,但正如他自己所坦诚的那样,“一开始,我是抱着维持生计的目的,想靠种树发家致富。”所以,光靠树孤立的典型,宣传赞扬之是不具多少现实推广意义的。我们报道这些“感人的、了不起的”事迹,终其意义是为激浊扬清。
马老的话感人肺腑:“我的身体残疾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还有健康的心灵。志气与希望是中华民族的魂。”向马老致敬!同时也呼吁我们的新闻媒体,特别是中央级的大媒体,眼晴再多向下一些,多关注基层百姓们的生活言行。
一个强健的人,不止是拥有强健的身体,更是因为强健的精神。怕穷,但不怕吃苦,从改变家庭境况的简单初衷开始,用不屈的意志和双手,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改变了家乡的面貌。正如老人说的“这种说法不太准确。一开始,我是抱着维持生计的目的,想靠种树发家致富。”
中国好人马三小感悟:只要自强不息,终能展现生命的活力与美好。同时政府应该为此觉得羞愧,荒山绿化工作,年年也投入不少钱财,宣传得轰轰烈烈,到头来还没有一个残疾军人的个人行为来得有效,难道不该为工作方式反思吗?有些事情,不是靠嘴上说说,新闻上报道报道就能算是做了的。
马老的话感人肺腑:“我的身体残疾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还有健康的心灵。志气与希望是中华民族的魂。”向马老致敬!同时也呼吁我们的新闻媒体,特别是中央级的大媒体,眼晴再多向下一些,多关注基层百姓们的生活言行
登录 | 注册用戶名: |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