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教育部日前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并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将成为一项基本制度,不给本科生上课不得聘为教授。[互动入口 ]
【教育部:不给本科生上课不得当教授】从我在南开任教以来(包括任教授以来),每年都要给本科生上课。我对此问题的感觉是:重要的不是怎么规定怎么喊口号,而是怎么去检查督促落实。否则便是一纸空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授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虽有多种方式,但上课依然是主渠道。一位教授,假若连上课都不感兴趣了,那又何以为教授?若教授们都不上课了,大学又何以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
教授之所以难上本科讲台,这与高校的评价、考核机制有关。在很多高校实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排在前列的是论文、课题、经费、专利指标,教学任务放在最后,且只有工作量的要求。一名教授如果不上课,但发表论文、申请课题成果可观,照样可以获得优秀评价,反之,即便课上得再好,也可能通不过考核,连基本薪酬也可能兑现不了。
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只有会上课的人才能当教授是大学的共识,但现在变了,一些教授或不会上课,或不屑上课,大有以不给本科生上课为荣之趋势。过去哪怕是当了校长也把给学生上课当成神圣的职责,今天当个小官就不愿给学生上课。全社会的不务正业。
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尤其要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
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高校每年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高校制订具体办法,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本科教学工程”体系。
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协调发展,专业学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学术学位重点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鼓励跨学科合作指导,健全研究生管理机制。
针对目前本科教学不受重视、少数教授不上课等问题,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你支持将“给本科生上课”纳入教授考核指标吗?
支持,扭转教师重科研不重讲课的趋势。教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而现在很多教授都在忙于跑课题、跑奖励,学生在课堂上根本看不到教授,因为一些教授在为申请课题、搞“学术社交”,一些教授成了空中飞人,到处参加商业活动或宣传,以求扩大知名度。韩愈在《师说》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如果学生都见不到老师,谁来传道授业解惑?优秀的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并能学习到领域内最新的科研成果。听一个好的教师讲课可能会受益一生。
反对,科研成果好的教授不一定适合讲课。在很多高校实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排在前列的是论文、课题、经费、专利指标,教学任务放在最后,且只有工作量的要求。一名教授如果不上课,但发表论文、申请课题成果可观,照样可以获得优秀评价,反之,即便课上得再好,也可能通不过考核,连基本薪酬也可能兑现不了。另外,一些擅长科研的教授在讲课方面可能并不擅长,如果强行要求这样教授给学生上课,教学效果不一定会好。“因人施教”的教育理念同样适用到教师这一群体,应该鼓励人才去做擅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