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年倒计时的时刻,经过民族情怀的包裹,饶毅回国被赋予了“中国梦”的色彩,甚至被与钱学森和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他自己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这样的情绪添柴点火——饶毅决定放弃美国国籍。此举甚至引起《纽约时报》的重视,该报以饶毅和施一公为对象,对中国科学家回国潮进行了报道与点评。

      看起来,饶毅已经习惯了美国式的直接。但实际上,在一片喧腾之时,他也在默默做着自我估量。“当时对回国后可能面临的状况想到了一点。对于中国人在背后的小动作没想到有那么多。我觉得人应该有自尊,不应该那么过分。”回国四年后,他坐在记者对面回忆当初。

      很明显,这个平日里以研究果蝇、小鼠“打架斗殴”和“求偶、失恋”为乐趣的科学家,很难彻底弄清中国的科学同仁们是如何争夺资源的。此次院士评选的落选,在他自己看来“就是一个例子”。

      实际上,面对一个相对封闭又极度专业化的科学领域,院士的入选与落选,外界很难对原因做出清晰的判断。中科院对媒体称,“饶毅落选的具体原因不是很清楚。”而在饶毅本人看来,这是一次系统性的警告。“如果你看名单上排名谁在前、谁在后就会知道,对有海外做教授经历的是全面打压,不止我一个。”他说。

      对于院士评选的制度,饶毅的态度与外界想象的不同,他说,“我并不想彻底否定院士制度。它的存在有它的道理,而且还要存在很久。”




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