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银:“犀牛神警”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2日 16: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专题:爱民警察大推选

    高玉银,男,35岁,广西钦州市边防支队水上边防派出所代理政治教导员。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头犀牛自天而降。在踏遍神州大地后隐入了钦州龙门港的西海,在海边留下一“脚印”。这是流传于钦州犀牛脚镇“犀牛入海”的神话。就在这个镇,一位边防警官也创造了一个传奇,他凭着一腔为民热血,从一个“外来户”变成了辖区群众的“自家人”,由一个“门外汉”变成“辖区通”,更为可贵的是由他研发、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犀牛之眼”的爱民固边警务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为维护犀牛脚镇的安全稳定发挥了神奇“魔力”。这位警官名叫高玉银,辖区群众眼中的“犀牛神警”。

    “外来户”成了“自家人”

    10年前,高玉银被分配到钦州边防支队犀牛脚边防派出所。第一次踏上这片富有传奇色彩的土地,踌躇满志的他真想立刻干出一番事业来,但第一次下村走访就结结实实的“教训”了这个山东汉子。

    原来,老民警带他去走访,用地道的犀牛脚镇本地话和群众谈笑风生,高玉银却云山雾海一句都听不懂;老民警在犀牛脚到处有熟人,群众亲切地称之为“老朋友”,而他却被晾在一边成了“木桩子”;老民警经常接到村民举报违法犯罪的线索,而他却没有“来自最基层群众的声音”……

    一切的一切,都触动着高玉银的心。他没有退缩,而是暗下决心,一定要跨过眼前的难关。他深深知道,只有尽快融入到普通百姓中,才能胜任边防治安管理工作的重任。但首当其冲的就是“语言关”,起初,他蹩脚的方言发音常常引来哄堂大笑,但他仍然坚持用方言对话。他白天走访除记录社情民意外,还记录当地方言的发音,回到派出所后,再利用晚上的时间认真自学,慢慢消化。

    通过不停地积累和勤奋的学习,他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说得一口地道的方言。会说当地方言不仅拉近了与辖区群众的距离,更增强了他开展群众工作的信心。但接近群众之路并不平坦,一天,高玉银第一次走访辖区白路村阿强家。“警察上门一般没有什么好事,弄不好别人还以为我干了什么违法的事呢,请你以后不要来了!”阿强不客气地说。高玉强没有泄气,他接连几天去阿强家,又是递烟又是帮忙干活,用真诚打动了阿强,交上了朋友。就这样,高玉银把群众当作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与他们谈心、拉家常,使群众对他从陌生到熟悉,从疏远到亲近,从不解到支持,成了辖区群众的“自家人”。

    “既然成了‘自家人’,就要为‘自家人’办实事、办好事!”犀牛脚镇南部沿海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开发海水养殖是一条致富道路。但因技术原因,一些群众海水养殖效益不高。为推进海水养殖资源形成规模效益,他积极联合农技、畜牧等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屯、养殖点举行讲座,免费提供技术咨询,进行技术指导,联系销售渠道。船厂街黄赞全的对虾养殖因技术不过关一直不成功,高玉银及时牵线搭桥,请来水产专家进行专门指导,连年取得成功,虾塘面积也迅速扩大到800多亩,成为首屈一指的养殖大户。他还定期组织当地群众到其虾塘参观,推广养殖经验,帮助群众走上致富路。2009年3月,高玉银又协调有关部门对36名失业返乡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为其再就业牵线搭桥,顺利为他们找到保安、清洁工等工作。他也成为群众致富路上的“好帮手”。

    高玉银常说:“好事不分大小,只要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群众都会打心眼里欢迎。”南部警务区各村委距离派出所很远,群众办证不方便,这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病”。为此,他便在每日走访时将群众需办的户口、证件集中收到警务室,在所里办好后送到群众家中,减少了百姓来回奔波之苦。沙角村委的困难儿童温在静也是高玉银牵挂的人。她的父亲早逝、母亲离家出走,一直跟着爷爷生活,贫寒的家庭和坎坷的经历使她沉默寡言。高玉银了解情况后,主动将其作为帮扶对象,关心其生活,了解其学习,鼓励其进步,使小温逐渐走出了童年的阴影,性格变得开朗,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几年来,高玉银共为群众做好事262件、解难事96件、办实事185件,为群众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达7000多元。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