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新社广州5月25日电 题:校园盛行拍客文化 大学生踊做“公民记者”
作者 王慕宇
随着新媒体和数码产品的发展,广东近来出现了“拍客”这一群体,不少大学生也有意或无意加入了这个群体,他们“拍写”新闻,记录历史,引领当代大学生的“拍客文化”成为时代的“公民记者”。
“拍客”是指运用各类相机、手机和数码设备拍摄图文影像的人群,拍客更是一群富有社会责任感、爱心和公信力的网络群体,他们用视频影像记录事实,表达他们对社会的关注与感受。
广州市逾八成中学生拥有手机,而在大学校园这一数据更是接近100%。另外,数码相机使用率达30%,还有不少人使用小型摄像机。现在,手机所具有的拍摄功能日趋完善,不少相机也具备摄像功能。
这些数码产品的使用者——当代大学生们,有意或无意地担当起“拍客”这一角色,他们随时随地拍摄身边发生的事件。同时,网络媒体的发展,也给“拍客”们提供了广大的展示平台,BBS、个人空间、博客、播客上不断更新着照片、视频等。各大网络论坛上不时爆出焦点新闻,引起大众关注。
大学生拍客在第一时间速递校园内外新闻,此前广州遭受暴雨侵袭,广州各个高校的学生纷纷将自己拍摄的图片、视频上传至学校论坛、个人空间。暨南大学信息工程专业阿倍说:“我玩摄影也有快10年了,摄像是从大学才开始玩的,遇到突发事件当然是会去拍了,平时就拍些有趣的,像我们学校广场每天都有很多小孩子在那里玩耍,可以抓拍到很多好玩的图片。”大学生是一个很有活力与创意的群体,阿倍还说,他的朋友个个都可以算是“拍客”。
高校校园也日益重视“拍客文化”的建设,各类摄影、摄像类社团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各个学校也陆续举办关于“拍客”作品比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NEWSCAR DV大赛,今年已经是第五届,目前还在作品征集阶段。暨南大学主办的广东省首届大学生“拍客作品”大赛于前日刚举办了颁奖典礼,华南师范大学“金火柴奖”数字短片大赛则将于今晚举行颁奖典礼。
参加“拍客”作品大赛的作品,在艺术上更为精湛,这部分作品不满足于单纯的记录现实,更注重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关注社会现实。
笔者就“拍客”这一话题采访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董教授称:公民社会,人人都可以做“拍客”,人人都是“公民记者”,“拍客”传递着“公民新闻”,他们代表的是一种草根精神,在网络时代他们推动着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完
责编:唐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