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无声——优秀基层宣传干部郑垧靖事迹追忆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0日 11:2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云南电视台

 山水作证

  作为一名基层宣传干部,郑垧靖大胆创新宣传形式,积极搭建宣传平台,用现有的资源和设备创造了闪光的业绩。他怀揣一颗视事业为生命的心,走遍了平达乡的每个角落,在山水间,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2003年3月,郑垧靖被借调至平达乡政府工作,担任乡党校教员,同时从事综合办公室工作和宣传工作。2005年7月,他正式调入乡政府工作,担任乡党校教员、宣传干事。2006年1月被选为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党校教员。从此,人们对他的称呼又多了一个 “郑记者”。

  面对千头万绪的乡镇工作,郑垧靖始终把本职工作放在第一位。作为党委委员、班子成员、宣传委员,郑垧靖深知自己肩负着传达各级党委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使命,同时也肩负着为领导分忧、为群众服务的职责。因此,他不论在什么岗位,都怀揣一颗敬业奉献之心,视事业如生命。

  郑垧靖在2004年9月17日的工作笔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前几天跟村民了解到小河村背后的桤木岭曾经发生过战争,我对此很感兴趣,今天我和小河小学的王兴石老师去寻找这场战争的足迹,收获不小,我们找到了战争遗留下的战壕,我拍了很多照片,在其它村下乡时我也收集了一些,我打算把平达勐糯一线的抗战史料编纂成册,制成光碟,我估计它会有很好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既是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的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我们应当做一个尊重历史的人。

  在2005年3月15日的工作笔记中,郑垧靖写道:我到县城参加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通过上午听领导讲话,下午听老师作专题辅导,感觉收获很大。作为宣传工作者,如果不把身边发生的事迹报道出去,我就觉得过意不去。今后,我更要努力发挥宣传的作用,让外界了解我们乡的社情民意,了解当地村民渴望发展的愿望,让投资商到我们那里去投资。

  郑垧靖在2006年9月24日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中说:“在履职宣传工作的几年里,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宣传史。负责宣传工作,肩上挑的是关乎地方发展的一副重担,宣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引导人民树立健康向上的发展目标、关系着党的方针政策能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关系着怎样在改革开放中开拓进取。让外界认识我们的乡情,弄懂现有资源与地方发展经济出台的相关政策等,使更多的人了解平达、关心平达,走进平达考察其发展项目所需的内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开展好精神文明建设,在发展中总结,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使社会更加文明,更加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

  2007年7月10日,郑垧靖在参加保山日报特约通讯员培训班时写下了这样的感想:“博学才能写好文章。记者的笔是思考之笔。”

  乡政府综合办的郭进才说:“郑老师总是告诫我,我们宣传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我们宣传者都必须正确、客观、实事求是的进行报道,把宣传工作做细、做实、做全,不能放过一个细节,不能扭曲事实,认真对待,不能进行虚假宣传报道。而他在审核稿子时非常认真,总是细心的读,推敲用词是否准确,句子通不通顺,结构是否合理,并直言批评指正,不给我留一点情面,有时一篇稿子往往修改五六遍,还总说不行。他还经常一边抽着水烟筒,一边审我的稿件,当稿件有不足之处时,他总是指着稿件说:‘这段不兴这种写,说过多少遍了,还记不住’。同时,他的思想非常超前,这一点我印象比较深刻,在我跟他学习宣传的时候,他总是教导我,作一名宣传工作者,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一定要超前,各级党委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学习在先,只有先把握国家的发展方向,我们才能从思想上站在发展的高度分析问题,找准问题的关键,抓住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平达乡党委书记黄生留告诉我们,乡镇宣传工作往往被不少人认为是一项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然而在平达乡,务虚的宣传工作,郑垧靖总能把它抓得实实在在,有声有色。

  乡长廖书发说,他的宣传工作,既向群众宣传,又向党委班子成员宣传,传递新消息、新信息、新知识。

  郑垧靖始终坚持“三贴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用镜头、笔头、话筒真实地记录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白天,他扛着摄像机和数码相机翻山越岭,走村串寨,在田间地头和乡亲们座谈采访,采写新闻;晚上,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顾不上喝一口水、擦一把汗,就打开电脑开始写稿。乡里的每一次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上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每一项重大任务和工作部署,都能见到他采写的新闻稿件和图片资料。

  凭着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郑垧靖采写了大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新闻。他的新闻作品先后被龙陵电视台、龙陵县政府网站、《保山日报》、保山人民广播电台、《云南日报》等各级媒体采用200多篇,并先后荣获多项表彰。其中,《傈僳山寨办起产业科技培训班》于2004年获“科技兴保”征文活动三等奖;《引进产业需慎重 致富希望不落空》于2005年2月荣获“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加快保山发展大讨论”征文活动优秀奖;《视频对话解心结 千里亲情一线牵》于2005年荣获中国地市报新闻三等奖。”

  郑垧靖在2006年9月24日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中写道:“2004年我发表在市级刊物的平达乡信息达36篇(条),打破了平达建乡以来40多年的宣传历史,为下一步宣传工作打牢了基础。要更好地不断创造宣传新局面,增强平达内外影响力的历史责任感,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宣传工作业务的学习,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强化宣传氛围,让全乡人民都树立宣传平达的良好态势,才能达到最有效、快捷的宣传效果。今年我乡出台了《平达乡外宣奖励办法》,这一机制的出台,标志着我乡外宣工作,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外宣奖励机制得到大家的高度赞同和认可,更进一步说明,人人参与宣传的大宣传格局打开了局面,平达的宣传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劳务输出一直是平达的乡一项重要工作,2005年输出劳务人员约3000人。但是,由于当时通讯条件落后,农家电话较少,家人与外出务工人员沟通极为不便。

  郑垧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外出人员与家里缺少沟通,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会危及劳务输出工程。他开始多方寻求解决途径,后来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充分利用乡政府的视频会议系统,为外出打工青年和在家的父母搭建一个快捷方便的沟通平台。

  2005年9月开始,郑垧靖在征得乡领导同意后,利用视频会议设备,与广东惠州锦多玩具公司和保山市工商联合会相互开通了QQ聊天视频电话。目前,全乡已经有1000多人次到乡政府使用视频电话,尤其是平达赶集的日子,农民更是排着队与亲人对话,每个平达街天,都成了亲人千里“相会”的日子。

  家住平达乡安乐村火草塘小组的傈僳族农民余发旺,至今还记得2005年9月26日中午第一次在乡政府与他远在广东惠州打工的儿子余双跃通话时的情景。他不仅听见了儿子的声音,还清清楚楚地在电视上看到了儿子的精神状态,这让老余十分高兴。老余说:“这要感谢乡政府和郑垧靖老师给我们提供的方便,不但让我节约了电话费,还让我看到儿子的身体情况。”

  在瑞丽打工的小田坝村民周学茂通过视频对话平台让姬松茸老板陈波了解了平达的气候条件和发展环境,只身来到小田坝村找到了村民李加顺,向他说明了发展姬松茸的想法,得到了李加顺的大力支持,姬松茸便在小田坝村落户了。2008年,小田坝姬松茸种植户每棚收入达1万余元。现在,平达乡姬松茸的发展如雨后春笋,遍及全乡10个村,种植达200多棚,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群众每年可增收200多万元。

  为了让外界更加了解、熟悉平达,郑垧靖徒步拍摄并编辑制作了全乡概况和10个村委会的影像资料,发到相关单位作为“乡土教材”使用,并深入村村寨寨采集资料、拍摄图片、编撰文稿、排版设计,编写了《平达乡宣传画册》、《东大沟工程简介》、《深圳电信希望小学简介》等宣传资料向外推介。

  2007年,郑垧靖借云天化集团挂钩平达乡的机遇,把该集团先后下派的两名副乡长的工作情况制作成光碟,送到了集团总部,使公司领导全面了解平达乡的发展变化,同时也了解了平达乡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后来,云天化集团投入扶持资金30多万元,解决了安庆村85户491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为小学校捐赠了课桌椅、高低床等,实施完成平达中学运动场建设、周家寨人畜饮水等4个项目。

  2008年以来,郑垧靖通过视频系统和制作宣传光碟,在团县委的帮助下,向深圳市电信分公司争取援建小田坝希望小学。最终争取到了25万元教学楼建设资金和8万元设备资金,帮助小田坝小学建设了教学综合楼,解决了157名学生的上学难题。后来通过他的努力争取,该公司的职工一直资助着小田坝小学的50多名贫困学生。

  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对抗战遗址、历史文物以及园子话、傈僳族婚礼等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收集整理。2008年初,郑垧靖抓住该乡一名在北京交通大学读书的大学生董诗清回家乡搞社会调查的机会,亲自带着这名学生走进少数民族村寨,调研民族文化。他精心挑选了10多件少数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及其文字资料,请这名大学生带去学校。后来,通过这名大学生的努力,学校团委把这些民族服饰推荐到了北京奥组委,最终有两件傈僳族服饰被收藏和展览,使更多的人认识了平达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

  为了提高农村科技水平,郑垧靖精心搜集整理、拍摄制作了烤烟种植技术、茶叶管理技术标准、稻田养鱼、畜牧养殖等农村实用致富技术等影像资料,并刻录成光盘,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积极组织广大农村群众观看学习,大力推广科学种养经验,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郑垧靖来到平达后,经常听到大家讲园子话,又说又笑,非常快乐。如人们要表达“羊”字,就说:顺手牵(羊),表达“美”字,就说五讲四(美)等。他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是平达的地方特色文化,想作进一步的学习和考究。

  2007年7月13日,他特意抽空拜访了平达园子话的元老杨恩甲老师,了解平达园子话的由来、目的,并和杨恩甲老师深入探讨平达园子话的内容、趣闻、作用、起源、发展趋势。后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对园子话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挖掘和研究,编撰了《平达园子话音调归类版》,在保山日报上发表了《平达出土沉埋世纪的地方文化》。

  郭进才刚到乡政府跟随郑垧靖搞“数字乡村”工作时还抱怨过“长这么大,没干过这么苦的活”。

  两个月里的每一天,郑垧靖带着他扛着相机、摄像机,背着干粮,天亮出发徒步拍摄全乡10个村委会121个村民小组原始景貌。累得不行时小郭曾向师傅建议:“个个村都差不多,拍几个做‘代表’就行啦!”郑垧靖没答应。

  121个村民小组全部跑完后,郭进才不埋怨了:那些看似差不多的村子其实人不同、情不同,人家递过来一杯热水、一个水烟筒,再搭伙冲一阵嗑子,和家乡父老乡亲之间最朴实最真挚的情感联系就不知不觉落了地、生了根。如今,镜头里拍摄的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但是郭进才眼睛闪闪发亮,“郑老师教我找到搞宣传工作的快乐”。

  平达乡政府在地平达街正南方向,是一个突起的小山包。站在这里往北看,平达街尽收眼底。就在这个小山包上,一个高高的移动通信发射塔、一个孤独的小院、几间破旧的房子,使原来的林业站、派出所和农具场搬迁后,显得有些荒凉。

  走进小院,南面是一幢两层的小楼。二楼过道旁摆放着6盆花,两盆君子兰正在热情的开放,给这个小院凭添了一抹亮色。楼上就是平达乡广播站的主播室。

  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个忙碌的身影……

  在长期的调研走访和采访活动中,郑垧靖了解到有的群众因家庭贫困买不起收音机和电视机,有的忙于劳作顾不上看电视听广播,有的地处盲区,收听收看不到广播电视节目,不能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技知识、掌握致富信息。2007年5月,云南省在边境和藏区28个县全面启动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其中之一就是解决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

  作为宣传委员,群众听广播难的问题使郑垧靖寝食难安,心急如焚。他决心搭建一个平达乡的宣传平台,创办平达乡广播站,让党的声音进万家。从2008年1月开始,他就开始探索改善全乡广播覆盖模式的路子。

  平达乡广播站陈平凤说,2006年,由于工作的需要,郑老师和她相继调入了乡政府工作,主要从事乡政府的宣传和文化工作,他成了直接领导。从此,她亲身感受了郑老师出色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艺术。郑老师思维敏捷、办法多、能力强、嗑子稳、实干精神强。他到乡政府工作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决心搭建一个平达乡的宣传平台,创办平达乡广播站,让党的声音进万家。

  那是2008年1月15日,自己今生难忘。那天中午,陈平凤被郑垧靖叫出来帮忙。当她赶到那个小山包的时候,看到了一张兴奋的面孔和一堆高音喇叭、音箱。

  “我们找到一块阵地坚守了!”兴冲冲的郑垧靖穿着皮鞋就迫不及待地爬上梯子安装设备。

  “当时我懵了,办个广播站是啥阵地哟。”陈平凤满脸的疑惑。

  原来,在取得领导的同意后,郑垧靖雷厉风行地买来设备,并亲自安装。为了把设备调到最佳播放状态,他蹲在机器面前反复调试了三天,又手把手地教会陈平凤设备的操作方法,指导她如何写新闻,如何提高播音能力,特别是严格要求她提高采编新闻的水平。

  “我清楚记得,当天播出的第一篇稿子,他叫我反复修改了七次才定稿。” 陈平凤说,“从下午4点多写到晚上将近7点,我当时连放弃的想法都有。”

  经过郑垧靖一年多时间的指引,陈平凤这个原本对宣传工作、新闻采集编排一窍不通的人,也逐渐学会从身边小事中找到可以报道的东西,较快地进入了“记者”的角色,适应并爱上了广播站的工作。

  陈平凤说,“干一行不仅要爱一行,而且还要干好这一行”,这是郑老师的工作准则,自从郑老师来到乡上负责宣传文化工作后,平达乡的宣传稿件在省市党报党刊和电视台的刊播率在全县10个乡镇中名列前茅。

  后来,郑垧靖得知县广电局计划在县内建设智能调频大广播覆盖系统,便三天两头与广电局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联系,咨询技术,了解情况,学习知识。在他和乡党委政府领导的努力下,该项目落户平达,并先后于2009年3月和6月实施完成第一期和第二期试点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郑垧靖带领两名工作人员直接参与设计、施工,积极做好场地、资金、设备协调工作。试点工程建成后,他又带领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梳理出了“建阵地搭平台,强宣传突中心,定特色树品牌,重实效出效应”的工作思路,探索出了平达乡“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的节目模式。每天除了转播中央、省、市、县各级时政新闻外,还自办了地方节目“平达之声”,设置了“平达信息、政策法规宣传、民情热线面对面、致富能手现身说法、广播会议、双语广播、生活百科”等八个栏目,打造了一个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党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沟通社情民意的良好平台。特别是“民情热线面对面”,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倾听群众诉求,通过在线交流,为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家的“焦点访谈”。

  目前,在平达乡广播站建设了调频广播发射系统,10个行政村及集镇区设立了13个调频广播收扩点,覆盖70个村民小组、3000户群众。

  如今,每天早晚平达乡间村落定时响起广播声,全乡2.6万多人中有近2万人听到广播,成为群众每天的“精神大餐”。干部群众说:“小广播真管用!传递了党的声音、宣传了法律法规、提供了致富信息、丰富了生活。”

  河尾村村委会老主任陈开能介绍说:“乡里广播已经响了一年多了,好多内容很实用,大家喜欢听,而且也为大家开展工作提供了方便。在郑老师走后半个月后的一天,河尾村一户农家起火,广播里一呼百应,数百人就提着救火工具从四面八方赶到现场;有个孩子走丢了,广播一响,所有路口被村民守住……”

  由于该工程能够有效地将党的方针政策传入田间地头、传入千家万户,后来被上级领导命名为“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并逐步在县内推广开来。

  “一有机会就要把平达宣传出去。”这是郑垧靖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

  2008年,市县要组织大规模的新农村文艺汇演。接到通知的郑垧靖立即兴奋起来。因为他知道,这是宣传平达的好机会。于是,他马上向乡党委书记黄生留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在黄连河挑选一支傈僳族队伍,把黄连河的民族风情用歌舞的形式宣传出去。”

  得到认可后,当过音乐教师的郑垧靖根据多年收集整理的资料和掌握的民族文化特点,自己创作了一首四声部合唱的傈僳族歌曲《和谐民生处处情》。然后,带着文化站的同志,跑到黄连河去挑选演员。20多名演员挑选出来后,开始进行排练。

  当时正值雨季,村民们要收山葵,根本不愿意离开村子到乡政府驻地来排练。为此,郑垧靖就抓住晚上的时间到黄连河去排练。一次,当郑垧靖和书记、乡长一起冒雨从黄连河返回到乡政府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多了。

  在整个排练过程中,郑垧靖都是亲自指挥,一遍一遍地教他们如何发音,如何走台,每晚都是很晚才回来。

  后来,针对实际情况,郑垧靖找来车子,到黄连河把20 多个演员接到乡政府,安顿好食宿后,从家里拿来了电子琴,对他们进行强化排练。

  三天后,节目参加县里的汇演,获得了一致好评。

  2009年,恰逢建国六十周年。郑垧靖兴奋地创作了这首《花絮》:

  衣和裤/粗线粗布层层补 儿童无羞光屁股

  为充饥/树皮山果拌米谷 岁岁年年艰辛度

  购物证/管粮管盐又限布 一年可餐四次骨

  上学校/穷人孩子旁听驻 饥病不保把书读

  农家房/篱笆围着茅草屋 一眼看穿四重屋

  科技差/一年种得半年谷 广种薄收白辛苦

  建国家/摸索经验建设苦 句句表出艰苦图

  浩劫后/社会主义有前途 三中全会论蓝图

  改革动/雄州大地生机福 搞活经济劲头足

  三十年/工商壮大民运酷 种地农民强财富

  村寨间/处处铺筑水泥路 家电下乡入万户

  村镇间/家家户户新房树 居住舒适房牢固

  义务区/上学免费发补助 桌灯舒适电脑布

  过大节/人人添上新衣服 农民利益得关注

  国和民/神州大地受关注 祝祖国花甲之后更富足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