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古沉船南澳1号出水文物今日大批亮相(组图)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1日 08:1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广州日报

重启打捞后出水的部分文物。

  今日,广东汕头市南澳县海域的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重启打捞后的出水文物将第一次对媒体展示。在广东省文物局的组织下,包括《广州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将在今日登上“南天顺”打捞船一睹水下沉睡数百年的文物。本报记者昨日提前赶赴南澳岛,并率先获得首批出水文物的部分照片。记者了解到,自4月上旬重启“南澳Ⅰ号”文物抢救性发掘以来,目前已近一个月。其间,由于天气影响,对文物的打捞工作中途曾经暂停过数次。不过,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经有大量文物出水。

  其中,有很多青花瓷器,图案都是在以往出水的瓷器中从未见过的,有些文物本身就已成谜。今日,本报记者将登船见证这些明代万历年间的文物魅力。

  水下文物

  时隔一年仍然保护完好

  从“南澳Ⅰ号”被发现那天起,负责这片海域的汕头边防支队云澳边防派出所就一直担负着这艘古沉船的安全保卫工作,至今已有1000多个日夜。

  记者了解到,4月9日,“南澳Ⅰ号”重启打捞的第一天。天气很好,水下考古队长崔勇第一个携带潜水设备潜到海底。按常理推断,打捞船和水下考古队员抵达后,每天神经紧绷的云澳边防派出所所长朱志雄应该可以松一口气了。但直到昨日,这位所长对本报记者谈起重启打捞的首次潜水探摸时,说起当时的情形称:“其实我比任何一个人都紧张,谁也说不准隔了一年多水下的文物有没有被偷盗破坏,我跟崔队(崔勇)说下面文物的保存情况要及时跟我说。”

  当天,第一个潜下水的考古队长崔勇探摸后上船,他给朱志雄打了一个电话。“崔队跟我说水下文物保存得非常好,一切都跟一年多前下水时一样,没有被破坏。”直到这个时候,电话那头的朱志雄所长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专家说法

  或证明中欧贸易

  明代已非常发达

  根据之前专家的鉴定,这次“南澳Ⅰ号”出水打捞的瓷器大都是克拉克瓷,产自福建漳州,有专家已鉴定不少瓷器来自漳州的平和窑。省水下考古研究所专家张松表示,从收藏角度上来说,“克拉克瓷”的价值不高,相对而言比较粗糙,做工不够精细。这些年考古人员已在东南亚等地发现了较大规模的克拉克瓷器,一件的价格在几百元到几万元之间,不属高端藏品。但从学术研究角度看,在“南澳Ⅰ号”上发现大规模克拉克瓷器有很大的学术意义,证明了早在明代,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已经非常发达。

  对此,业界也有不同观点。今日,随着记者登船见证,将进一步揭开这一谜团。

打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