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张雪松在车间内调试动车车体加工设备(4月17日摄)。
白皙的脸庞,金边的眼镜,整洁的工作服,说起话来面带羞涩,这就是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张雪松给人的第一印象。
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 摄
时速35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以超越飞机起飞的速度在大地上奔驰着,当人们感受着高速铁路带来的舒适与便利时,却很可能不知道,在技术壁垒的情况下,为造出中国首辆铝合金动车组车体,第一代高铁工人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与努力。
一位37岁、只是技校毕业的普通工人,不仅成功破解了外国专家的“技术秘笈”,为我国成功试制出首辆铝合金车体探索了宝贵经验,还与工友先后完成了109项攻关、革新,66种卡具的设计、改造,推动了我国动车组制造技术的成功跨越。
他,就是人称“洋设备的保健医生”、“中国高铁工人的标杆”的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张雪松。
中国蓝领挑战高端科技
【记者印象】个头不高,一身蓝色工装,鼻梁上架着眼镜,年轻的脸庞透着几分书卷气。张雪松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内向、安静。但一说起自己看护的“机器人”,他像变了一个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同事和家人都说张雪松干起工作总有股“轴”劲儿。
张雪松所在的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是时速3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的整车制造商,也是国内首个获得该技术的厂家。
2005年5月,唐车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动车组生产技术的谈判进入白热化阶段。张雪松受命带领从各单位精心挑选的16名精兵强将,负责研究磁悬浮列车和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技术,并在一个月内造出试验车体。
当一台台标满外文的陌生机器安装好后,大家顿时傻了眼:设备从没见过,材料也不再是熟悉的铁皮而变成了铝合金,原来的焊枪变得不那么听话,工件也不听摆弄。而外国专家只留下一堆图纸和外文说明书,走人了。
铝合金有个“怪脾气”,对温度、湿度,乃至风速都有严格要求,焊接时非常容易变形,多块材料焊接组合后,整块板子上总有一个角会翘起来。
“为什么不用反变形对付变形?”张雪松带领团队,先从一个个小截面进行试验,2米、5米、10米……在成百上千次失败后,那股“轴”劲儿支撑张雪松攻下了难关。他和团队摸索出不同材料的收缩预留参数,积累了“反变形量”、“焊后调修”、“调修加热温度控制”等8种详实的数据,为动车组的批量生产奠定了现场制造技术的基础。
车体组装时,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工艺装备的定位装置设计问题,调整中心线时需要移动整个装备,费时费力,尺寸也不好保证;车内拉紧装置与地板之间的连接刚度也太差,加一点力就把地板上的凹槽拉豁了。不过,这可没难住张雪松,他只进行了小小的技术改造,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且工作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一个月后,张雪松和团队按时交出了一个与图纸一模一样的动车车体。“这不仅为以后的生产摸索出大量参数,更让外方知道,中国也有一批具备生产高速列车能力的优秀的产业工人。”唐车工会主席孔学云自豪地说。
“轴人”偷师学艺
【记者印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金蓝领”……张雪松获得的荣誉证书摞起来一人高。但当记者们围着问他平时是怎么工作、学习、创新的,问他做了多少次实验,加了多少小时班时,他却只挠挠头,憋半天蹦出两个字:“忘了”。
对记者总说“忘了”的张雪松,却记得多年前的一件“憋屈”事:公司首次购进了一批进口数控设备。开始安装精细部件时,一位外国专家回头瞥见了跟在身后的张雪松,冲他挥了挥手,示意“靠边站”。张雪松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但他依然执着地每天跟在外国专家身后,仔细观察学习。一次,在拼接机床主床身时,张雪松发现地基打孔位置与安装位置不符,马上通过翻译告诉专家,但外方人员不以为然,仍然继续安装,最终因失误造成返工。随后,细心的张雪松又发现了一处配件缺陷并及时提醒。这次外方吸取教训,马上进行处理,避免了又一次重大返工。这两件事令外方专家对张雪松刮目相看,每次安装调试都主动提出一定要他参与。
“外国专家不是神仙,他们能做到的,中国工人也行。”张雪松算了一笔账:请外国专家维修一小时要80欧元,从上飞机那刻开始计费,飞上十几个小时到中国,啥都没干就得先付1万多元。而且,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关键工序都由大型数控设备完成,一旦某个环节发生问题,就可能造成整条生产线停产。张雪松说,维修是拖不得的急活儿。
那时,外国维修专家们走到哪里,哪里就能看到张雪松的身影,他要抓住一切机会学艺。不过,洋专家们似乎并不乐意收这个中国徒弟,对维修的关键环节总是遮遮掩掩,张雪松只好“偷师”。
每当请来洋修理专家,张雪松都会仔细观察对方在维修时调出的外文界面,用心记住修理步骤,等专家走后再调出相同界面,一边对着字典翻译关键词,一边模拟修理过程。张雪松坦言,这是个笨办法,但许多故障的修理是触类旁通的。
由于设计缺陷,负责切割铝合金板材的美国机器存在卡紧力不足的问题,为了避免卡具和刀头发生碰撞,工人们在加工时总要预留出一段板料,浪费很严重。唐车多次与厂家协商解决,可对方开出天价,却一直没有给出技术改造的方案和实施时间。
张雪松急了,他和工友们根据以往观察的经验,反复研究设备,设计了3套方案,试验了15次,但效果都不理想。“看来,这次攻关只能以失败告终了。”有人说泄气话。
“未必!”张雪松的“轴”劲儿上来了。他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把工友们从国外带回的160张草图全翻了出来,一张张对着看,还查阅了大量理论书籍和设备资料,反复计算参数。最终,他推翻了传统的设计思路,采用在卡具背面安装定位销和弹簧的办法,做出了新的卡具夹紧装置。改造后,工作时间缩短了一半,加工质量几乎零缺陷,大大节省了板料成本,仅生产第一批动车组就节省板材近百张。
随着张雪松“偷学”的维修技巧越来越多,洋修理们在唐车渐渐消失了踪迹。
一条焊缝关乎五百人性命
【记者印象】采访中,记者们一致要求看看张雪松平时的工作状态。于是,一群人跟着张雪松开始在车间里“巡视、检查”。走到工人杨晓银操作的焊接机器前,张雪松为大家演示检查过程,没想到竟然真的发现了问题。
“数控设备送丝不稳。”张雪松显得有些紧张,马上开始重新调试。一番忙碌后,他才告诉记者,送丝不稳看似不起眼,但会使焊接出现抽丝,并导致焊接不透。“表面看焊好的地方,其实里边并没焊透,这对高速火车来说将是致命的,也许隧道中的回风、或者一块飞来的石头都会击开焊接部位。”张雪松一脸严肃,“每一条焊缝都连接着车上500多条人命啊!”
张雪松办公室的灯被大伙儿戏称是“长明灯”。为了抢修设备,他与工友们经常忙到深夜,回不了家,办公室就成了临时住所。工友孟庆辉说跟着张雪松干活特累,但大伙儿还是愿意跟着他加班,因为,“把故障排除后的那种成就感特带劲”。
机器不是人,随时都会撂挑子。张雪松深知,动车组车体是三班生产,设备当天修不好,就要耽误几个班次。“如果一个地方没修好,就觉得像考试没过一样,别扭。”张雪松笑称自己不喜欢补考。
张雪松负责维修保养的数控设备价值3亿多元,是厂里的命根子。“日常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小毛病,不能让小毛病变成大问题。”张雪松在数控设备维护中摸索总结了“三分修七分养”、“周期定点养护”等设备维护模式。为做好设备“养生”,张雪松用一年时间跟设备“建立感情”,潜心研究数控设备保养、润滑和润滑油储备问题;他根据不同设备的说明书、保养手册,为每台机器建了一份“病历档案”;为延长设备配件使用寿命,他和团队攻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壁垒……
据统计,张雪松与工友们完成了20多项设备技术改造,弥补了进口设备的缺陷,摆脱了对外国专家的依赖,保证了动车组的顺利生产,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2008年4月11日,第一台国产“和谐号”动车组成功下线。中国用3年时间走完了国外20多年的技术路程,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张雪松与广大第一代高铁工人功不可没。
责编: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