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节传递真情

——《生命的接力棒》创作体会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3日 18: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2009年4月份,在河南当地的一份报纸上,一个情感类故事吸引了我的眼球,这个故事发生在河南省安阳县,一个无法自主呼吸但又没钱使用呼吸机的小姑娘正在死亡线上挣扎,也许你不敢相信,一个自行车架子、一台电机、一个呼吸球,就是这样的“山寨呼吸机”,代替了价值高达10多万元的呼吸机,维系着那个叫小燕子的15岁少女的生命。这个特别的创意,竟出自几位朴实、憨厚的村民。就是这份最简单最质朴的爱,感动了我。于是,选题审批过关后,带着领导和同事给我的建议和策划,我和摄像很快踏上了开往安阳的列车。
    小燕子一家所在的冀庄村离安阳市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边走边打听,虽然冀庄村名不见经传,但是提起“山寨呼吸机”救助小燕子这件事,几乎无人不晓,于是,我和摄像很顺利地找到了小燕子家,此时,已经夕阳西下。
    一进小燕子家的那一幕似乎近在眼前。小燕子躺在床上,脖子上切割的气管上插着一个用洗衣机排水管改装的输氧管,顺着这个输氧管往下看,一台用自行车和洗衣机改装的发着嘈杂的轰鸣声的自制呼吸机在不停地转动着,是它,让眼前这个瘦肉的小姑娘得以呼吸。瞬时间,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时,一个微弱的声音在招呼我,是小燕子,这个小姑娘对我说,姐姐,你一定感到很惊讶吧,这个东西是我村里的叔叔大爷做出来的,没有它,我就活不成了。
    接下来,小燕子的父母,小燕子的邻居都向我这个不速之客倾诉着他们的感动,一股股暖流在那个阴冷的房间里流淌。一种强烈的感觉和愿望顿时在我脑中产生,我应该把这份感动真实地传递给观众。
   我必须快速而又准确的挖掘细节,这些细节在哪里呢?在和小燕子的家人以及参与制作呼吸机的老乡们详细地交流沟通后,我制定了这样一份计划: 挖掘小燕子可爱积极的一面,挖掘小燕子父母由悲转喜的一面,挖掘制作呼吸机的村民虽无文化但却创造奇迹的一面,拍摄到呼吸机粗糙而美丽的一面。
  在这个片子里,我抓到了这些细节:小燕子家有一面墙,上面贴满了小燕子从小学到中学的奖状。 小燕子的爸爸在家里的一个角落里放置了给小燕子料理后事的物品,小燕子的妈妈积攒的为女儿看病的结账单和欠费账本,村民做呼吸机后留下的残损的自行车和洗衣机。
  或许,正是这些细节传递了最普通老百姓的最真挚的爱,一直以为,情感类片子以细节取胜,而细节来源于记者认真的洞察和敏锐的捕捉。在电视节目中合理地运用细节画面,能较好地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情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电视节目主题深入并较长时间地存留在观众的记忆深处。

 

责编:韩凌默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