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季30多次沙尘暴
六年流沙向前推近40米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家园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4日 14: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点击进入 生活567首页

      民勤,夹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中间的小县,备受风沙危害。每年的春季,民勤县大大小小的沙尘暴就有30多次。由于狂风的作用,大量的沙子飘落在了村民的房顶上,造成村民房顶被压塌,围墙被推倒。当地老百姓称之为“沙上墙,羊上房”。一个被风沙困扰的小城,一个沙漠边缘只剩一户人家的村庄。面对肆虐的风沙他们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谁能拯救民勤,我们共同的家!

      今年是联合国国际地球年,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地学为主导的国际年活动,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的宣传口号是:“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何去善待和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今天我们的记者将带你走进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甘肃省民勤县,去那里寻找答案。民勤,这个地名很容易理解,那就是这里的人民非常勤劳,民勤的位置正好夹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中间,现在呢备受风沙危害。一个被风沙困扰的小城,一个沙漠边缘只剩一户人家的村庄。面对肆虐的风沙他们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压沙植绿,保卫我们共同的家园!
      这是曾经发生在民勤县的一次沙尘暴,每年的春季,民勤县大大小小的沙尘暴就有30多次。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的民勤县是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四大策源地之一,年降水量仅11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646毫米,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近6年来,民勤县尚未治理的风沙口流沙又向绿洲前移了15米至40米。目前,流沙正在以每年8到10米的速度吞噬绿洲腹地。在民勤沙漠边缘的村庄,由于狂风的作用,大量的沙子飘落在了村民的房顶上,造成村民房顶被压塌,围墙被推倒。当地老百姓称之为“沙上墙,羊上房”。扫沙、拉沙已经成为了沙漠边缘村庄百姓生活中的常事,既使是这样,他们还在坚守着自己的家园。
      当我们来到这个沙漠边缘只住着一户人家的民勤县东容村六社时,我们看到是残垣断壁倒塌的房屋,看不到一丝村庄的生机。坚守在这里最后一户村民叫魏光财,今年56岁,和从小得了中耳炎听不见声音的老伴守着这个寂静的村庄。当我们到来时魏光财主动提出带我们参观一下他们的村子,因为在他的内心里认为,只要有人住,村里就有人气。

 


      对老魏来说,他这56年的全部记忆,都依托在了这个既将消失的村庄里。他说:“原来村子里面很热闹,我们小时候,70年的时候热闹,人多,那时候还有学校,娃娃们也多。那时候公社一年还给我们放一次电影。他们搬走了我从内心也感到伤感,他们走掉了,我们两个也孤独,也非常寂寞,也很想他们。
      当我们来到东容村六社一户人家门口的时候,门口上面有几个大字,非常醒目,前程似锦,看来主人当除愿望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推开门,看见只剩下空荡荡的院落和满院子的杂草。
      沙漠离老魏住的村庄只有两公里远,由于缺水,村里老百姓陆续离开了村庄,2005年底老魏最后的一户邻居也搬走了,老魏也曾经搬出去三次,但是他最后又搬回到了东容村,因为他不习惯外面的生活,再加上自己和老伴都有病和思乡情结,他不想在折腾了。
      老魏说:“现在我下定决心哪里也不走了,再好的地方我也不去,就在老先人留下的地方,就住在这个地方。”
      在老魏家里,墙上那张风景画特别显眼。
      老魏说:“大脑里想象,我们这个地方什么时候有这么多水就太好了。专门买的吗?专门买的水多的画张。”
      由于缺水,老魏很节省用水,每次洗脸洗手都用一点遮住盆底的水。
      老魏说:“像这盆里水都很黑了,我们拉水很远,水紧张的很,这个水洗个两三次,洗脏了端出去让鸡喝上。盆里放一点点,放多了浪费的很,这洗几次了,这都洗三四次,喂鸡有时也让羊喝,因为我们在五六里路上拉水了,水非常珍贵。”

 


      村庄里人都搬走了,儿子和儿媳到内蒙古打工去了,很少回来,女儿在县城上班,偶尔节假日才回来一次,老魏和妻子没事就在家里看看电视,老魏很喜欢草原,因为那里有水有草,是他梦想中生活的环境,还有自己的儿子在草原上打工,他也非常想念儿子。
      老魏说:“内蒙古人放羊的,蒙古话我们听不懂。”
      村庄里的生活孤单而寂寞,老魏为了排除寂寞,家里刚刚又添了一个新成员。
      老魏说:“这是送的还是买的,这是人家送的,这好像好久没见人了,见了人高兴的很,抱回来几个  月了,不到一个月,他送来给我们做个伴。平时干活跟你们去吗,干活他跟着我们去。”
      老魏家的这个新成员很活泼,也很听话,老魏也非常疼爱小家伙,平时小家伙也和老魏两口子形影不离。快到清明节了,老魏要上坟祭祖,现在村庄里人都搬了出去,每年只有老魏一个人来上坟祭祖,顺便他又回到自己曾经住了五年的村庄看看。
      老魏说:“七八十年代,我们这里还有十八九户人家,这个破庄子都有人呢,你最早在这儿住呢?我们爷爷手里在这里住,住了四五年,1987年他们这块的人都搬走了,就剩下我一户了,就在我现在住的居民点上人口多,搬到那里去了。”
      可是搬来搬去,现在村庄里又剩下老魏一户了,看着破败的村落,和因干旱缺水死去的沙枣树,老魏很难过。老魏一家的生活很简单,半个月他要去趟镇里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拉一次水,来维持日常生活。今天是给老魏家供水的日子,如果没有水,他家的十亩田就没法种,一大早,老魏就来到渠道边,昨天通知帮忙干活的人还没有人影,老魏显得很着急。
      老魏对这次供水很重视,因为他不知道明年政府还让不让他种地,因为按照规定,为了保护生态,要压减耕地,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地下水资源浪费和对植被的破坏,如果一旦不让种地,老魏将失去所有的收入,而像这样的供水每年只有两次,并且还要收费。

 


      其实离老魏村庄不远处就是青土湖,曾经是个水草丰盛的地方。
      甘肃省民勤县地青土湖,五十年前这里还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和野鸟成群,但是短短半个世纪,这里被沙漠给吞化了。
      据介绍,曾经水波浩淼的青土湖开始干涸是在1957年,七十年代前,湖底尚属沼泽和湿地,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青土湖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植被群落退化、死亡。九十年代,湖底被黄沙掩埋,成为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的一部分。近年来,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已在这里交汇并继续向南侵袭。
      民勤县水委局纪检书记说:“青土湖是石羊河最下游的一个末代湖,明清最大的时候它是400平方公里,现在青土河的河底彻底被流沙所覆盖了,覆盖的厚度已经达到三到四米。”
      现在民勤县库区百姓生产用水都是来自当地红崖山水库,由于风沙太大,红崖山水库也受到很大的威胁。
      甘肃省民勤县红崖山水库管理处书记仲龙善说:“现在水库面对的危险就是淤积太严重。从1958年建库到现在已经把3689万立方米给淤积了,其中70%是吹来的沙子淤积掉的,30%是上游输来的沙,丹吉林沙漠距水库边缘只有5公里,腾格里沙漠距水库边缘只有3公里,这个水库也是大的风沙口之一。”
      如果红崖山水库一旦干涸,民勤库区八万农民将无法种田,那当地又是如何保障民勤人民的生命之源呢?

 


      民勤县林业局路林平主任工程师说:“近年来我们主要治理的是龙王庙这一块,因为它主要危害经崖山水库,所以2002年开始一直治理坚持一年三万亩,现在完成了十万亩,这块都是,我们完成这些沙障工程率投入5000多万元。”
      民勤生态恶化,到底该如何科学的防治呢?我们采访了相关的专家。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水土土资源室主任冯起说:“工程防治和生物防治”
      如果一旦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在民勤交汇,那么民勤绿洲将不复存在,由于沙进人退,一些村庄已经荒芜,不少农民被迫离开家园。面对来势汹汹的沙漠,民勤人民又该如何捍卫自己的家园呢?
      民勤县宋河村全国治沙英雄石述柱说:“半个世纪以来,我们每年要坚持,因为不压沙, 我们穿不上衣吃不上饭,我们也不能生存,为了我们几辈子人生存,也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所以这沙得压,树得栽,这样生态才能治理,才能保住我们的家园。”
      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以勤劳勇敢著称的民勤人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抗击两大沙漠的合拢,与狂暴肆虐的风沙,进行了长期搏斗。
      石述柱说:“只要我们发动群众,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这这个韧劲,有这个魄力,沙能压住它。”
      在民勤,不管男女老少,在他们口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那就是压沙植绿,下面是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张玲同学作文《我的家乡》里的一段话:我的家乡原来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但是由于这里的风沙太大,所以我的家乡绝大部分变成了沙漠, 要不是因为这里的风沙太大,使这里变成一望无际的沙漠,不然这里曾经还是一片绿洲,还是一片湖泊。现在沙漠正在一步一步的前进,村子也快被它吞没了,我们知道沙漠一步步逼近,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它,并没有选择离开这里,现在我们正在植树造成造林,正在抢救我们的家园,让沙漠变成绿洲。我们都发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让沙漠变成大绿洲,让它变成美丽的地方最富饶的地方。

 


      只要是植树季节,每个星期六星期天,张玲和弟弟张鑫都会坚持在沙漠中植树压沙。如果村庄没有了,就没有了温馨的家,他们年幼的心里充满了担忧。我们外人无法理解他们对家乡那份深深的情感,因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童年的无限欢乐,以及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民勤荒漠化问题也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曾十四次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罗布泊。那么国家对民勤的生态治理有哪些举措呢?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治沙处张德平处长说:“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是温家宝总理向我们提出的一个一定要实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总体战略上,我们将努力打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加强治沙造林三套组合拳,在实施好国家已经批复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同时,加强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恢复植被,保卫绿洲。为此我局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专门设立了民勤专项,加大治理力度,同时,还将民勤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在政策机制、技术模式和综合治理方面开展示范建设,切实推进民勤防沙治沙工作。”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加入到拯救民勤绿洲行动中来。
      张小平说:“这一片四百多亩的压沙植绿基地,是我们3月9日由团省委、省青联、省少工委、省学联启动的“牢记总理嘱托,拯救民勤绿洲”行动的一部分,我们想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影响和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和社会各界,加入到拯救民勤绿州行动中来。”

 


      “牢记总理嘱托,拯救民勤绿洲”生态援助行动,向全社会发出倡仪,让更多的人关注民勤,关注生态环境。5元钱可以在民勤捐植一棵树,300元可以在民勤捐植一亩林,500元可以在民勤捐压一亩沙。
       共青团甘肃省委王永前书记说:“说是它是一个生态援助行动,我想它更重要的意义它本身就是一个体验教育,我们通过把树种在民勤,也种在民勤人的心中,特别是种在所有参与者的心中,特别是种在青少年的心中,让他们自觉的树立起强烈的生态环保意识。”
      现在固执的老魏却一直没有搬出去的念头。一来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在沙漠里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也不舍得村子里几辈人种下的数十公里的红柳林带。他担心,一旦他离开了村庄,这些红柳林就会很快枯死、消亡,家乡就又少了一个屏障,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护林员,守护着自己的家园,让村庄披上绿色。
      截止目前,民勤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187万亩,封育沙天然沙生植被290万亩,封育成林76万亩。
      自2000年以来,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 成了长达342公里的防护林带,有效治理大的风沙口191个。拯救民勤绿洲,保卫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的同事回来告诉我,在民勤县地图中,有很多地名以“湖”、“河”、“圈”、“井”、“坝”五个字命名,仔细琢磨一番,其实这五个字都相互关联,每一个字都可追溯一段历史,就像节目中出现的青土湖,其实湖水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荒漠,现在徒留着一个优美的虚名。民勤绿洲沧桑巨变告诉我们,人,不能盲目增加;地,不能无序开垦;水,不能过度开采。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一定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点击进入 生活567首页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