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确保疫苗安全(2010.04.08)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9日 15:1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央视网

  

首播:

CCTV-1

04月8日 19:38

重播:

CCTV-1

04月9日 06:10

 

CCTV-新闻

04月9日 04:42

 

CCTV-新闻

04月9日 05:15

  点击观看视频>>>

每年我国使用疫苗的数量达到了10亿剂次

  根据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的通报,“目前我们国家疫苗的质量,都是经过我们批签发进行检验.它的质量是有保证的。我们对疫苗的要求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疫苗是特殊的产品,我国一直对疫苗的质量安全特别重视,这首先体现在疫苗的生产上。疫苗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检验,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检验标准,通过实现质量可控来保证疫苗生产环节的安全。

  疫苗在进入流通前,要过一道十分严格的检验关,那就是职能部门的批签发。所谓批签发管理制度就是国家对疫苗类制品、血液制品以及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其它生物制品,每批出厂上市前或者进口时实施的强制性审查。批签发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对疫苗的生产检验的记录进行审核,另一种就是对疫苗的样品进行抽验。

  批签发制度实施十多年来,每年都会有4000多批、将近十亿人份的疫苗经过批签发检验,因不符合检验标准要求而拒签的就有20多批。批签发管理制度对确保疫苗质量安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经过批签发检验的疫苗进入流通后,需要运输到各接种点。疫苗是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在运输或储存的过程中需要保存在摄氏2到8度的环境下,这也是确保疫苗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一些疫苗在常温下维持有效效价的时间并不一样,有的是几天,有的是几周,还有的是几个月。那么,如果人体接种了长时间没有低温储存的疫苗会不会产生安全问题呢?卫生部专家的观点是:“假使温度比较高会影响它的效力,免疫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是不是会影响它的安全性,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还没有这方面的证据。”

  大众可放心使用疫苗

  我国疫苗分为一类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指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它疫苗。接种疫苗后有极少数接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以自愈或者仅需要一般的处理,比如说局部的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者有发热乏力等症状,不会引起受种者肌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仅有很少一部分人可能出现异常反应。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对于疫苗接种后出现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不良反应,均需要报告和监测。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人员。如认定是因接种疫苗后引发的严重异常反应,属于一类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费由省级财政来安排,如果属于二类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费由生产企业来承担。

  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措施。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疫苗的国家之一。我国免疫规划全面展开,已扩大到14种疫苗,防15种疾病。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过程中,接种疫苗成为重要的手段。

  据卫生部和相关专家介绍,我国疫苗从生产、流通到接种环节,都有一整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它的质量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接种的异常反应发生率也是非常非常低的,所以公众可以充分信任和使用正规医疗机构提供的各类疫苗。

责编:陈昌娥

打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