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籍:《焦点访谈》红皮书(六)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6: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焦点访谈》横空出世

 

  当《东方时空》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1993年11月中央电视台又在思考中央电视台下一步的改革方案。杨伟光台长找到当时主管新闻的副台长沈纪,说:“如果在黄金时间办一个类似‘焦点时刻’的焦点节目,难度很大,风险也大,但如果把握好,轰动效应也会很大。你们敢不敢干?敢干,《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间给你们。”

  对此,当时分管新闻的沈纪副台长向杨伟光答复的话是:“杨台长,我们敢干。”

  1993年底,中央电视台对《东方时空》栏目开始了实质性的改革――成立新闻评论部,同时筹备在晚间黄金时段创办一个新闻深度评论的日播节目,以填补中国这个最大的电视台历史上没有自己旗帜与号角的空白!

  推出《焦点访谈》无疑是个创举,但是这个开先河的栏目到底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出现呢?

  1994年2月初,《焦点访谈》的创业者们,在北京的梅地亚会议中心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筹备会议。刚刚担任新成立的新闻评论部主任的孙玉胜、副主任袁正明、制片人张海潮、梁建增、张步兵等人对这个即将创办的新栏目进行了首次把脉。

  孙玉胜主任旗帜鲜明地表态道:“《焦点访谈》要突出舆论监督的特色,不过有一点必须明确,尽管我们是做舆论监督的,但是我们的位置要摆得非常正,我们不能以在野党的这种位置来看待监督出来的问题,向政府发难;也不能像时下粤派比较流行的‘生猛’海鲜,搞得那么‘生猛’,过把瘾就死。而是要本着一种建设者的思维,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帮助政府来工作,绝不是添乱。”

  新闻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如何将正面报道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以解决中央领导提出的“解疑释惑”、“平衡心态”、“缓解矛盾”、“团结鼓劲”等问题,这是新闻媒介本身的需要,是观众的需要,也是政府的需要。——这是创办者们一开始就确定的栏目定位,也是给自己栏目非常清醒的定位。

  在黄金时段办一个焦点节目,难度很大,风险也大,犹如走在雷区,但艺高胆大,把握得好,节目效应也很大。

  《焦点访谈》这个节目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试想,电视本已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焦点,而中央台,又是诸电视台中的焦点,而偏偏又在黄金时间办了个焦点节目,不仅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就是具体筹备创办的人员,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当时杨伟光台长对着筹备组的一些同志说:“我都是58岁的人了,我不怕,你们大胆地干吧,出事了我来顶着!”杨伟光台长之所以如此坚决,是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焦点访谈》如果站住了,将形成了一个高水平的新闻评论栏目,其意义深远,为此他必须义无反顾。

  《斯巴达克思》里有句话:“胆大心细――这两者是一切危险但是伟大的事业所不可缺的伴侣。”创办《焦点访谈》,风险犹如冰峰,胆怯的人远离它,无能的人绕过它,圆猾的人只在口头赞扬她,只有勇士,一群胆大心细、义无返顾的人才会面对困难,勇敢地攀登而上。

  1994年4月1日晚上19点38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传出一段浑厚的男中音:“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日请看《焦点访谈》。”伴随着激昂的音乐,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矗立在地平线上的简洁的城市楼群,一只由红、绿、蓝构成的大眼睛标志从中升腾而出。

  从此,这段为人熟悉的《焦点访谈》片头,每天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而成为《焦点访谈》栏目标志的大眼睛,从此时刻注视着观众,关注着社会。

  《焦点访谈》播出的第一期节目是《’94国债发行第一天》,报道了当天开始的1994年度国库券发行的情况、有关人士的评说和群众的反应。

  新栏目开播的第二天就得到来自社会的好评。《人民日报》在1994年4月2日的《今日谈》栏目中,发表署名文章,题目叫《“焦点访谈”开了好头》。文章说,这次国库券发行不仅数额大,而且对全国的经济大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有关方面在发行的措施上做了许多调整和改进。了解这些情况的群众踊跃前去购买,而有一些群众一时还不太清楚,很想了解这次国库券发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听听人家是怎么看这件事的。所以,第一次的《焦点访谈》节目,确实抓住了当前群众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可以说,开头开得不错,值得祝贺。

  耐人寻味的是,文章至此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新闻改革的问题,说:一个时期以来,新闻界的朋友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怎样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各新闻单位群策群力,筹划新举措,开辟新栏目,令人耳目一新,增强了宣传报道的效果。看来,改进宣传,大有可为。各种新闻媒介的特点不同、手段各异,只要各显神通,并且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就能形成高扬主旋律的强大合力。

  这片文章并不长,但从文章的语气和涉及的问题看,显然不像是一般读者的泛泛评论,至少,它反映了主管新闻工作的“上层”意见,加之这篇文章推出时间之快,让人不能不认为《焦点访谈》的第一炮打了个“满堂彩”。

  《焦点访谈》在随后的日子里,乘势而进,推出了一系列有社会影响力的节目。一个个节目使百姓拍手称快,使高层拨冗瞩目,使国内同行感佩,人们在聊天是常常自觉不自觉的涉及到《焦点访谈》:“看了中央台《焦点访谈》了没有……”

  使观众感到新颖的不仅仅是节目的主持人是一些干练沉稳、目光敏锐、口才犀利、有较高学识水平的记者,他们集编、导、主持于一身,很快地成为观众喜爱的电视明星,同时在节目的演播室里请来了许多专家、学者。更使观众闻之振奋的是这个《焦点访谈》推出的许多节目,是大家关注的国内外焦点问题,而且一开始就打出了“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的口号,对一些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将舆论监督的字眼写在了亿万中国电视观众的面前,而不再是写在新闻教科书上!

第一个舆论监督的节目

 

  从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开播至今,白马过隙,不过是8年多的时间,这在中国的新闻史上应该是浪花一朵,但是8年的春秋却使《焦点访谈》栏目创造了中国新闻界舆论监督方面的一个“奇迹”。

  之所以说它是个“奇迹”,是因为这个“奇迹”真的不容易创造,它难就难在是运用新闻报道的形式,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社会失范行为进行监督。

  毫无疑问,《焦点访谈》要监察人的言行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工作纪律,是否符合做人的原则和社会的道德,也就是说要“揭短”,要“亮丑”,而且这“短”,这“丑”,绝不是一般的“短”和“丑”,而是事关大局、事关大理、事关大德的“短”和“丑”。去“揭人家短”,去“亮人家的丑”,会有谁愿意《焦点访谈》这样对待自己呢?何况《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不仅要揭人之“短”,亮人之“丑”,还要把这“短”和“丑”直接公布在几千万、甚至几亿人民的面前,而且要督促他把“短”改了,把“丑”除了,那会有多少人心里舒服呢?最为严重的是《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要通过可靠的事实,不仅使受监督的人的不良言行公诸于众,而且把负责管理这些人、这些事的人和机关,或点名或不点名地公诸于众,也就是说使负责管理这些人、这些事的人和机关随同这些人、这些事的“曝光”也一起曝了光,也进入被监督的视野里,那不高兴、不愿意、不舒服的就不是人数更多、范围更广、阻力更大了吗?

  尽管《焦点访谈》初期舆论监督的难度极大,困难很多,但它却是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的关键,揭露弊端的利器,正确决策的条件,更新观念的学校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动力。党和政府历来对舆论监督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长期寄予的极大希望与期盼,赋予了《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特殊使命和责任。

  回首《焦点访谈》在舆论监督方面如履薄冰的初期运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焦点访谈》探索舆论监督之路的轨迹。

  《焦点访谈》播出的第一期舆论监督节目,是开播的第三天,也就是1994年4月3日播出的《北京郊区:耕地上建起一座坟茔》,节目反映了北京顺义县一个村,违反政策,毁坏耕地建陵园,向外出售赚钱的情况。而节目线索来自于观众的电话举报。制作这期节目时,《焦点访谈》还没有开播,这名观众是向《观察思考》提供线索的,不曾想他成就了《焦点访谈》的第一期批评报道。

  承担这期节目采编任务的是记者叶小林、孙杰、朱邦录。一行人七问八问,走了不少冤枉路,才找到那座在耕地上建起的公墓。在顺利拍完公墓的画面,采访完看墓人和很多村民后,叶小林他们找到了毁地建墓的决策者——村支部书记。支书怒气冲冲地把记者带到了村委会。叶小林怕这位支书在盛怒之下会作出过激反应,于是叮嘱摄像记者朱邦录将已经拍好的三盘磁带交给一同前往的出租车司机,让他藏到后备箱里;同时告诉司机,如果记者们出了意外,赶紧开车回电视台报信。开车的小伙子仿佛大战前接受了重要使命,表情庄重,一脸严肃,坐在车里等大家。

  果然,对这位支书的采访非常艰难,他根本不予配合。开始还好,尽管他对记者的提问或爱答不理或左右言他,但毕竟还能交谈。大约20分钟后,采访触及到实质问题时,支书嗅到了“批评”的味道,便勃然大怒,一面挥着手对记者高声斥责,一面冲出村委会办公室。尽管采访中断,但该要的东西基本都有了,基本事实清楚。出师基本告捷。在回来的路上,记者们来到顺义县土地管理局,从政策的角度采访了有关负责人。一行人回到电视台,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整整工作了10个小时,计算一下里程,跑了近150公里。

  经过紧张的编辑,这个《焦点访谈》历史上的第一期批评报道节目,在屏幕上播出了。节目一经播出便产生了影响,国家有关部委对此表示了关注,并派出了调查组,而且邀请摄制组一同前往。

  这期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留给了大家许多的思考。

  选题的典型性 在1994年初,受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高潮。但是一些地区却错误地理解,以为加快经济建设,就是多圈地多搞所谓的“开发区”,以至于乱占乱圈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发文要求各地制止这种劳民伤财、不计后果的形式主义做法。而北京顺义县的这个村,他们违反政策,毁坏耕地建陵园,并且向外出售赚钱的现象,就是一个极其典型的个案,是当时社会普遍现象的缩影。《焦点访谈》选择这个事例进行曝光,不仅与政府的政策相一致,而且还为执行政府政策的重要性提供了佐证。因而它是大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事件,对其进行舆论监督,有利于举一反三。这个落点很到位。

  事实的鲜活性 事件中涉及的是一个村的故事,而故事本身由于占地建坟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又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活案”,事情的前因后果十分清楚明了,因而使舆论监督很容易就落在了实处,落在了具体的当事人身上,落在了人人看完之后都能够明白的道理上,避免了旁枝左杈的干扰,节目生动,具有较强的冲击力。

  结果的建设性 节目播出后,国家有关部委及时跟进,派出调查组前往查处,对于事发地和当事人无疑都是一个极大的触动,加强了他们对于此事严重性的认识,引起了他们对舆论监督的重视。而这件事反过来不仅加大了栏目进行舆论监督的影响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为《焦点访谈》以后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运作空间,探索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节目模式。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