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宣传中运用舆论监督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6: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在去年8月1日《新闻联播》“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系列报道中,播出了一篇题为《昔日绿洲被水困》的报道。反映了甘肃省民勤县由于水资源缺乏科学管理导致近年来节水形势十分严峻的问题。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中舆论监督效果比较典型的一则内容。
    在2006年“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系列报道中,台领导和中心领导都曾提出,在坚持正面宣传、传播经验的同时,可以从强化报道的针对性和思辨性出发,适时、适度地增加一些舆论监督内容。配合相关主题,我们在新闻和专题节目中就曾对“农业节水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阻碍”、“部分行业和产品不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能效标识管理规定”、“国家明令淘汰的耗能产品再现市场”等与节能减排政策相左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 
    实践证明,典型经验传播与适度舆论监督所形成的鲜明对比,的确对提高全社会的节约意识有了很大帮助。

在“再加工”中凸显创新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报道中,台领导和中心领导多次强调:只要有助于表现主题、深化主题,任何形式都可以采用,要敢于突破。这也是实现“三贴近”的要求:经济社会生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要贴近就要创新,有创新才有贴近。在我台举办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会上,专家认为“创新,既拓展了央视报道的广度,也使节目得到了有效延伸,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开拓了观众与节目的沟通渠道。” 
    例如《新闻联播》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报道在后期编辑过程中,为深化主题、增强可视性,在报道中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板块,使报道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仅有面的概括,也有点的放大。有矛盾、有情节、有冲突,少了说教,多了例证,使节目的可信度大大提高。例如,我们曾在系列报道中分别开设置的“链接”、“关键词”、“记者感言”;“全景”、“聚焦”、“心声”;“新数字”、“新视角”、“新起点”等小板块,同时采用动画表现手段,使一些难以实际拍摄的具体举措变得直观、可感,增强了传播效果。再如《焦点访谈》在后期编辑中,把大量相对枯燥的说教占据的篇幅留给了生动鲜活的细节,节目编辑不求工整,但求鲜活。被采访对象的语义表达完整之后,如果饱满的情趣在延续,一定给他留有一定的篇幅去充分展现,以增加节目的感染力,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另外,在后期编辑上,我们无论是新闻还是专题节目,都根据节目特点和需要,采用了很多技术手段,像音乐、动效、画面特技、字版图表说明等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这几年,我们中央电视台的主题性报道的形式,就是在变化中不断适应受众的收视心理调整,也正是因为有了内容和形式持续的创新,实现了持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通过参加“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报道,我们在很多方面的认识实现了新的转变,原以为主题宣传就得板起面孔,现在发现生动活泼、贴近群众更能实现传播效果;以前认定电视长于形象而短于逻辑,不适宜传播理论与思想,而今知道电视媒体可以创新形式,来宣传理论创新和思想观念的嬗变;从前习惯用事实说话,如今明白主题宣传的题材更需要旗帜鲜明,体现媒介的观点和立场。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