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6: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保持距离
用事实说话的前提是获取事实。
获取事实的路径是深入事件。
"讲故事"、"抓细节"已经成为《焦点访谈》的叙事风格,议论基础。
因此,更多的时候,记者的视线和身影不断在事例中游移,从东到西,从左到右,跌跌撞撞,连滚带爬,目的只有一个让人物生动,让情节鲜活。
这次我们两下河南也是一样。
追踪假货的通常做法是暗访。一般的暗访,"暗"的成份多,"访"的感觉少,更强调手段的隐蔽而不太敢置对方于"话筒前",怕被识破。只要设备不出毛病(通常它们没这么娇气),大量的现场记录中,总有些鲜活可用的东西。这次到河南追踪假棉,逻辑线路非常简单--从发现假棉到追溯来源的前半程湖北,进展平稳。后半段去河南,提心吊胆。一是凡"暗"的东西总怕暴露,特别是去一个叫冯村的地方,有几个棉贩不停地问吕少波"这孩子为什么老戴着一副玻璃片(平光镜)"之后,更是心虚。而且,在从北京出发前,去搞棉花打假的"中国纤维检验局"(此机构一向不为外界所知,这次大放异彩,特别是在朱总理那儿。)官员叮嘱说:"河南曾因为查假棉而打死过人,就在尉氏县。当然,那是前几年的事……"此语一出,当夜无话。去河南提心吊胆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河南既是人口大省,又是新闻大省,一些人关系多,爱说情,但凡有一丝闪失,就会和很多节目一样--节目死了,人却活了。特别是回访时,河南省的一位同志"我们通过……要坚决维护河南商品和河南人形象"的一段话,斩钉截铁,更是让人后怕。解决这些担心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两个字:准、快。
下手要准,撤离要快。
可是,去两个小时之内,完成了整个暗访,也完成了后来节目的五分之三。吕少波的胆大心细,让素材多了很多鲜活,多了很多细节。
通常,暗访的节目是比较好剪辑的。事件的流程介绍清楚,再加些适度点评(权威人士采访),也就成了。于是,三下五除二,片子初剪完成。
但缺东西——距离:剪接者与素材、素材与背景之间的距离。城里人对棉花的感觉并不准。毕竟,凭票买棉线、买棉布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但是,中国有很多人是靠棉花吃饭的,而且棉花本身不可或缺。因此,通常棉花和粮食形影相随地同时被称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即便在人们异常热烈地讨论"拾金不昧者该得到多大比例的回报"、做好人办好事也可能有价格的时候,棉花的整体经营依旧没有讨论的余地,照例由国家控制。而且,棉花对与其相依托的纺织业,关乎生死。起初我注意到了这个层面,但没有拉开距离,留恋暗自得手之后的窃喜,注重流程本身的细节,对素材有距离地整理不充分。因此第一版节目没有完全表现棉花"掺杂使假"(这四个字挺绕口,弄得方宏进那两天经常口中念念有词,以防进演播室后嘴里伴蒜)与国企"改革攻坚"大背景的距离,节目显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浅薄。经过节目把关人的点拨,又设法找到了相关的权威背景,充实了现象分析,调整了前后导语,拉开了宏观主题与微观表现的距离,才有了节目后来的模样。
其实,细想起来,没有距离感,也经常在采访环节中出现。强调进入事实,缺乏审视背景,关注微观细节,忽视宏观把握,也许使我们丢了很多素材,有些甚至没法补救。
写到这儿,让我想起一件事儿。主管台长一日审片,连看了几个之后,忽然叫停,对着主任们说:"告诉你们记者,回来以后不要急急忙忙编片子,先到郊外钓钓鱼,放松两天,整理一下想法,然后再编。"台长的教诲显然没法实现,但在我看来,这是让我们要有这种"距离感"的最朴素而且充满领导关爱的表达。
无论如何,正如所谓"距离产生美"一样,距离同样会在我们多少有些躁动的"揭人短"心态中,产生些许理性的判断。
让我们保持距离。
责编: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