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6:2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五年了。在其创办、运行、发展、辉煌的道路上,所有的编创人员都倾注了不少的心血和汗水。 正是这种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才使得《焦点访谈》节目赢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同时得到了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如此良好社会效果的基础,是节目独有的风格。《焦点访谈》风格体现在选题、 采访、编辑、制作和审查等诸多方面,我想说说自己在节目拍摄中的点滴体会及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以寻求诸位同仁的高见。
人们越是喜欢收看《焦点访谈》,同时对节目的要求也就越高。一期节目中的画面语言是不是具有特点、是否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直接影响节目的整体效果。
我体会最深的是在节目的调查采访中,拍摄工作有三难:即现场发现难、及时捕捉难、深度刻画难。
现场发现难,是指在节目拍摄的内容是变幻无常的客观世界,什么样的情况都随时有可能发生。处于现场的摄影记者必须要求自己敏锐地发现对节目主题有关的事物。
在工作进入状态后,我习惯于用一双眼睛对两个视窗观察世界。一个视窗是右眼从寻像器中观察被采访者的表情及内心世界;另一个视窗,是左眼观察随时变化的外部环境世界。对这两个视窗的关注程度我的精力是随时调整变化的。有时专一,有时兼顾。
1997年11月,我和再军采访309国道乱收费的节目。 在路上,记者在采访潞城交警大队指导员苗义河时,突然就很远处的一块牌子进行提问。记者问:“牌子上写着‘执行政策、 遵章守纪、文明执法’ 你觉得你们做的怎样?”由于我事先已注意到这块牌子,所以当时才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迅速准确地将镜头推到标语,稳稳地拍摄完其内容后,又将镜头移回苗义河,继续关注他的语言和表情。苗义河对记者的提问无以应答,表现得非常尴尬。
采访中如果摄像记者能及时发现有关情况,就可将精彩和闪光的东西拍到。
凌泉龙在拍摄打击重庆反走私车的一个节目时,就表现出良好的观察力。当记者跟随公安人员拍摄查走私车的过程时,车库的负责人说大门上锁,无法打开铁门,就在这时,凌泉龙机敏地发现大铁门上有一个可往里看的窟窿,于是将镜头慢慢地移上去,迅速调整好光圈通过窟窿拍摄到里面的一辆豪华型走私车。这一组连续镜头的运用,调查感强,真实可信,有感染力,它的成功,源于记者的发现。
1998年底,我随赵微到河北拍一个反映司法反腐内容节目,为拍到一个证据,我们费了半天口舌才征得对方勉强同意,允许我们简单翻看一下有关材料。我当时只想到了开机,可没太注意其中一页纸上的重要内容,等回来看素材,发现这幅十分重要的画面是用全景来表现的,字根本看不清,试想如果当时自己发现这个细节一定会迅速将镜头推上,清楚地拍到其内容,那节目就会增加一个说理性的依据。
及时捕捉难,是说在采访中许多对主题非常有用的东西,记者事先知道,采访中碰到了、也发现了,可就拍摄下来有难度。我常遇到实际情况是来不及拍、不让拍、不能拍、不敢拍一些瞬间即逝的事物,如足球进门、人的偶然行为等,就很难捕捉。1996年6月我和周墨采访铁路的白色垃圾的节目, 当时我们长时间开机等待拍摄扔塑料饭盒行为,在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某几位乘客时,他死活不扔,待你刚一转身,他就可能将用完的饭盒扔出,这种行为如果拍不下来,节目就没有说服力,其后我们采取特殊的办法还是记录下来了一个个不文明的行为。我经常想朱邦录能拍到偷自行车的过程,真不容易。
更多的情况是被采访对象不让拍、不允许记录。在你不拿设备时,他什么都说甚至还表演,等你一动设备,他就什么也不说了。这种情况诸位记者经常遇到。我除了运用隐性拍摄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平时还努力在多方面进行尝试。对于个别重点人物的采访,我正面拍不行,拍侧面;侧面拍不行,拍反面;反面不行,拍下面(记录声音)。只要节目需要我会尽可能争取捕捉到。
1997年3月我和记者刘宁在拍摄《追踪假大豆》时, 造假嫌疑人刘汉林对记者的采访有充分准备,要么闭口不言,要么旁顾左右而言它,千方百计不正面对镜头接受采访,当正面强攻不成时我们采用缓兵之计,刘宁与刘汉林正面周旋,我到后面喝水抽烟,使他情绪放松。随着刘汉林的情绪调整,刘宁的采访自然开始。我抓准机会及时开机,先是录背影,一会我发现刘汉林已忽视了我的存在,于是我又慢慢地移位到其侧面巧妙拍摄,结果一段精彩采访捕捉下来了。
由于设备的原因、由于采访对象的干扰,经常会影响拍摄,记者只能开动脑筋尽力而为。
深度刻画难:一期好的节目,不仅需要良好的采访,还需一系列具有强烈说服力、能打动人的生动画面为依托。否则,节目将失去视觉感染力。
摄像记者在采访中仅仅是发现、捕捉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用特有的手段捕捉人或事物的细节,用典型镜头揭示人或事物的本质。
1996年《焦点访谈》特别节目中,算命先生宫板的面部表情,深刻地表现了他游戏人生的本质。《公粮不能入私仓》节目中,交粮老人满脸的皱纹,表现了农民种田的艰辛及粮库压质压价带给农民的苦恼。
一期节目拍什么内容是容易的,可难就难在怎么拍。如何围绕主题把电视拍好拍活、拍好看,这是拍摄工作的又一大难题。有了表现方式的设计,节目的趣味性就强,观众的注意力跟随记者设计的情节走,这种设计不仅是形式上好看,而且也是记者调查的需求,更是节目主题的要求。设计巧妙观众看了印象很深。一个节目尤其正面报道,如果没有细节性故事性的设计,等于强行让观众接受,节目乏味。《公粮不能入私仓》的节目,有几个镜头是记者调查中发现的真实情况。在表现上并不是拍下来加解说,也不是记者现场解说,而是采用了拍摄记者发现问题的过程来灵活表现。如粮库的大门上锁,不收粮,我们的车开到门口受阻,下车叫人,门不开,这一过程并没事先预知,也不可能开机拍摄。当时我没有简单地拍一个上锁的大门,而是拍曹荭从远处往粮站走,走到门口叫值班人员,用手拍锁,再看手表说明当时时间。这样一个连续性有目的的镜头,调查感强,客观性强,画面不呆板。
节目设计拍摄形式是为了表现真实,所以画面本身的真实也是第一位的。有很多节目是事件发生以后记者才赶到,这就要求记者用一种好的形式替代说明。如报道长江上的沉船,陈耀文用正常航行的另一同样规格的船说明船沉之前的状态,既形象又符合实际。
节目形式的设计并不是编导一个人的事。因为现场采访时,编导、主持人的精力在采访和语言的组织、表达上,而且记者采访时本人在画面中,编辑中的效果是不容易感觉到的,所以拍摄时的技巧和目的性显得尤为重要。
杨明泽在这方面动了很多脑筋,并且许多想法十分到位。他拍抗洪节目中方宏进的一个串场,一个连续的长镜头,把荆州大堤的险情充分表现,观众一下明白洪水的水势及百姓的危险。
为拍摄设计时,应注意时间的控制。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具有一定表现意义的一组连续镜头,时间太长,回来编辑时不好用,浪费了时间,如果接点过多,会影响观众的情绪和节目的真实性。
在具体拍摄中,要随时掌握一种感觉,即让被采访者在形式上占主动(主动介绍情况),记者在形式上占被动(了解情况)。切忌形成记者预先知道结果,明知故问的状态。为体现节目的真实感,有些镜头的拍摄需要舍近求远,舍明求暗。
责编: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