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走出乙肝歧视的误区(2009.12.30)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6:1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首播:

CCTV-1

12月30日 19:38

重播:

CCTV-1

12月31日 06:10

 

CCTV-新闻

12月31日 04:42

 

CCTV-新闻

12月31日 05:15

     点击观看视频>>>>>>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被拒绝入学、就业的现象我们叫做乙肝歧视,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入学、就业的许多政策,比如2005年开始实施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2007年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的《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都体现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保护。但实际上,很多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入学、就业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原因在于他们连体检这一关都无法通过。近期,卫生部将出台新政策,这种局面将有望得到根本改变。

12月29日,卫生部召开了媒体通气会,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透露,有关部门已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影响他人健康进行周密认证,近期将出台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有关政策,并明确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入学、就业的限制条件。对于那些为医学目的而开展的“乙肝五项”检查,检查机构应严格保护体检者隐私;为健康体检目的开展的“乙肝五项”的检查,检查机构应充分尊重体检者的选择权并保护其隐私,体检组织者不得强制体检者接受“乙肝五项”检查。有关部门还将加强对教育机构、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平入学、就业的权利。

这项政策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乙肝歧视问题,让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在入学、就业上能够得到公平待遇。

十二本荣誉证书不敌一张检验单

近日,记者在某人才市场调查过程中发现,就业招聘中,拒绝接受乙肝病毒携带者几乎是一个公开而普遍的潜规则。

小付去年6月大学毕业,就业招聘中已通过笔试和面试,并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但因为乙肝表面抗原等五项乙肝检查结果为阳性,他失去了工作机会。

小付曾有不下十次的求职经历,但都因为同样的原因无一成功。大学期间小付多次获得奖学金,并有优秀个人和优秀学生干部等12本证书,但所有证书都抵不过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份体检表。有时他已被录取上班了,但接下来用人单位要求他提供乙肝五项检测结果,这就意味着他又失去了一个工作机会。小付说,随时担心公司明天要我出具乙肝五项检测结果,每天睡觉都怕乙肝五项检测。

我国是一个乙肝高发国家,像小付这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约有9000万人。在近几年关于就业歧视的公开报道中,涉及乙肝歧视的占到80%以上,而近日由相关机构发布的一份《中国乙肝歧视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超过98%的人认为歧视存在,其中,45.2%的人认为乙肝歧视非常严重,认为没有歧视的人仅占1.9%。

误会要化解 歧视须改变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很多人认为,乙肝病毒通过餐具、唾液传播,对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缺乏必要了解。

为了彻底搞清楚乙肝的传播规律,消除公众的担忧和恐惧,卫生部门早在几年前就进行了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乙肝病毒是血缘性传播疾病,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接触是不会传染的,它传播的具体途径有三个,第一:输血,血液制品如果含有病毒可以传播;第二:母婴传播;第三:通过性途径传播。专家说,这三个途径不管是哪一种,实际上都是需要有血液的暴露,需要有皮肤粘膜的破损,这是最最重要的。而母婴间的传播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阻断。

调查推动了医学界对乙肝认识的不断深入,并对它的传播方式和是否会对普通人群的健康构成威胁做出了科学判断。显然,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监测并不会影响他人健康。

考虑到有些民众对乙肝病毒传播存在疑虑,卫生部表示,在政策出台之前,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力求做到最大限度符合民意。这几天也有许多网站对此专门进行调查。在新浪网所做的相关调查中,约有88.6%的网友赞成“取消入学就业乙肝检查”。

卫生部表示,将出台的政策还考虑到了一些特殊行业的安全需要,明确规定了几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从事的行业,比如,采供血工作。除此之外将不再有限制性条款。违反文件规定,卫生部将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