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祖国助我人生凯旋(2009.07.22)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5:2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首播:

CCTV-1

7月22日 19:38

重播:

CCTV-1

7月23日 06:10

 

CCTV-新闻

7月23日 04:42

 

CCTV-新闻

7月23日 05:15

>>>点击观看视频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身上有很多个“第一”:维吾尔族第一批留日学生,第一批博士、博士后;自治区最年轻的副教授;36岁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39岁成为博士生导师。“再帕尔”维吾尔语的意思是“凯旋”——在人生和学术的道路上,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和个人的努力使他赢得一次次凯旋。

在同行眼中,再帕尔教授是国内质谱学界的领军人物;在国际上,他是国际顶级的两种质谱杂志的唯一的中国编委。他从事的重大疾病代谢组学、中草药成分分析、敞开式质谱离子化技术等世界前沿项目,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草药物质研究、海关快速检测等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再帕尔告诉记者,父亲的严谨、勤奋影响了他的一生;再帕尔的父亲是著名的维吾尔族诗人和作家阿不力孜·那则尔。回首成长之路,再帕尔教授不仅铭记父亲的言传身教,还念念不忘国家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给他提供的强大动力,不忘各族老师的悉心栽培。

为进一步培养少数民族青年人才,1985年国家选派只有24岁的再帕尔等十几位青年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批赴日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回国后,不到30岁的再帕尔成为新疆当时最年轻的副教授;1991年,再帕尔再次留学日本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再帕尔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做博士后,博士后工作结束后,再帕尔以优异的成绩被药物研究所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在研究所,他体会到了平等竞争的公平,也享受着与领导、同事、学生亲人般相处的温情,“大家相处得像大家庭一样。”

其实,培养再帕尔教授成长的祖国,就是一个大家庭,正是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帮助像再帕尔教授这样各个民族的杰出人才实现一次次的凯旋;他们也用自己的智慧和感情回报着大家庭的养育。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