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4: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
从今天开始,一部反映晋商题材的话剧《立秋》从北京开始了全国的巡演。这部山西省话剧院创作的话剧从2004年首演以来,演出240多场,观众达20多万人次,在海峡两岸观众中引起强烈共鸣。
《立秋》讲述的是晋商票号在民国初年国运衰微的形势下,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仍坚持中国商人的诚信传统的故事。话剧将故事情节浓缩在立秋这一天,矛盾冲突丝丝入扣、高潮迭起,每次演出观众都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观众良好的口碑加上剧院成功的市场运作,到目前为止投入只有150多万元的《立秋》,票房收入已达500万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话剧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山西省话剧院为了这部戏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光剧本就打磨了一年半,先后九易其稿,并且整合了全国优秀话剧精英进行创作。闻名全国的导演陈顒为了《立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在首演前九天,她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牺牲在她热爱的岗位上。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查明哲是陈顒导演的学生,看到老师作品还未完成,他毅然临危受命,接过重担,与全体工作人员一起,以对艺术和观众的忠诚在六七天内完成了至关重要的舞台合成。
《立秋》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肯定、之所以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是因为它凝聚了全体创作人员对艺术孜孜不倦的忠诚、反映了观众对诚信传统的呼唤。
【详细内容】
主持人:
我们看这样几个数字:一部戏、两年多时间、演出240多场、观众20多万人次,这是一部话剧所创造的业绩,这就是山西省话剧院创作的反映晋商题材的话剧《立秋》,这部话剧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强烈共鸣。就在我们今天节目播出的时候,《立秋》全国巡回演出在北京启动。而一个月以前,话剧《立秋》来到宝岛台湾演出。
(播放《立秋》片段)
2006年12月6日台北中山纪念堂。
正在演出的是山西省话剧院的话剧《立秋》,它说的是晋商票号在民国初年国运衰危的形势下,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并最终因悲剧性的时代而毁灭的故事。这部话剧虽然有着浓郁的山西特色,然而,首次在宝岛台湾演出,却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
观众1:
好,太棒了。
观众2:
演得太好了,我深受感动。你唱得好漂亮,我好多年没有听到了。
董怀玉 《立秋》中马洪翰的扮演者 国家一级演员:
我们那几天一直被这种,就是说每天都沉浸在兴奋当中,就是那么长时间他们都不走,每天演完了以后我们谢幕就不走,就围着。我们签字签到没有办法了,最后我都跪下了,我单腿跪下给他们签字,有的演员就坐下签字,就那样,人家剧场要关灯了,还是不走。所以感悟很深,原来很多的疑惑什么的一下就释然了,毕竟我们还是同胞兄弟,骨肉亲情。
五天演出六场,场场爆满,每场演出结束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连战、马英九、王金平等先后专程观看演出。连战先生还赠送给山西省话剧院一块题为“立秋演艺、百尺竿头”的匾额。
贾茂盛 山西省话剧院院长 :
两岸本来就是同根同脉,本身就是炎黄子孙,传统的文化基因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两岸人民之中,只要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品,两岸人民都会喜欢的。
其实,话剧《立秋》在祖国大陆一直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从2004年首演至今,两年多时间,他们走遍了大江南北,先后演出240多场,观众达20多万人次,创下了近年来中国话剧界演出的奇迹。前几天,记者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省演艺中心亲身感受了《立秋》的强烈震撼。
(播放《立秋》片段)
大幕打开,把观众带到民国初年山西丰德票号的深宅大院里,当时时局动荡,票号总经理马洪翰面对客户挤兑、天津票号被烧、大批借款不能收回的困境,誓死为丰德票号护碑守门。副总经理许林祥主张顺应潮流,将票号融入现代银行的轨道。剧中,在一场票号派和银行派的激烈争执中,又夹杂着传统与现代、忠诚与背叛、封建家族与现代爱情的种种纠葛。
(播放《立秋》片段)
解说:
剧场里一张张专注的面孔、一声声由衷的感慨,随着剧情的发展,有的观众流下了眼泪,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全场有20多次掌声。演出结束已是晚上10点多钟了,但不少观众仍然沉浸在剧情之中,在《立秋》的大幅剧照前留连忘返。
记者:
老同志,您好,我看您刚看完戏还一直看这个介绍是吧?
观众1:
有点时间看看。
记者:
觉得这个戏怎么样?
观众1:
挺好,挺好,树立了咱们三晋晋商的美德、诚信。
观众2:
太感人了,太震撼了,我从首场演出我就看了,到今天我是第五次看了,每一次看都有每一次新的感受。
为什么《立秋》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有评论说,《立秋》将所有故事情节都浓缩在立秋这一天,所有矛盾、冲突丝丝入扣、环环相连、高潮迭起,这是这部戏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薛若琳 中国剧协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
我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品,好看、好听是它最首要的任务,然后思想性才能发挥作用。这个戏我觉得它现在非常精致,无论从人物的性格,到舞台的呈现,都是给人以非常深入,很有咀嚼回味的这种感觉。
(播放《立秋》片段)
《立秋》洋溢着浓郁的山西风味,在精彩好看的同时,《立秋》主题厚重,看后带给人许多启迪和反思。剧中,丰德票号在内外交困之际,最后散尽万金,宁可倾家荡产,也要维护票号的声誉。尤其是戏中出现的这段马家祖训,每次出现都赢得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播放《立秋》片段):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勤奋、敬业、谨慎、诚信!
观众3:
挺感人的,我是第一次看话剧,我觉得它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就是诚信。
记者:
这个戏最打动您的地方是什么?
观众4:
就是山西人这几百年来以诚信为本,同样我们现在搞这个和谐社会,也需要以诚信为本,人与人之间就应该以诚信为本。
于丹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这部戏它不是属于一个山西的戏,它是一个属于中国文明的戏。《立秋》这部戏是写了整个一个民族在文明生成的时候,付出的艰辛和痛楚,这种痛楚中的涅槃它会直指人心,对今天和对未来,包括对海外的华人都能够引起一种道德共鸣,一种深深的痛惜和一种对文明传统建立那种理性的反思。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良好的口碑再加上成功的市场运作,到目前为止,《立秋》票房收入达到500多万元,而投入只有150多万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记者:
这个戏在您这个剧场演了多少场?
亢翼舟 山西省演艺中心经理:
在我这个剧场演了80多场,而且观众反响非常强烈,少有的那种盛况空前,场场爆满,而且观众每天出来评价特别好,我们在门口每天能听到,第二天领着朋友、亲戚重新再来看,好多观众看了好几次。
解说:
在话剧市场普遍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一个地方院团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从一开始,山西省话剧院就竖立了“冲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的目标,他们一丝不苟,光剧本就打磨了一年半,先后九易其稿,并整合了全国优秀的话剧精英,孜孜以求、精心创作,可以说,为了《立秋》,他们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甚至是生命。
采访中,我们还注意到,在后台的化妆间一直摆放着一幅照片,她就是本剧的导演,我国著名导演艺术家陈颙。为了《立秋》,75岁的陈颙导演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就在《立秋》首演前九天,陈颙导演因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倒在了自己钟爱一生的话剧舞台上。
贾茂盛: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导演不在了,对剧组来讲那真是个天大的打击,下一步怎么走,这个戏还能不能演下去,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著名导查明哲是陈颙的学生,他到太原是料理老师后事的,他不愿看到因为老师的离去,使这部力作的质量受到影响,他毅然挑起了重担。然而,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剧本,要在六七天的时间里完成至关重要的舞台合成,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查明哲 《立秋》的导演、国家话剧院副院长:
但是我想到的是陈颙老师对于戏剧的这种追求,她是为这个戏弃世界而去的,是鞠躬尽瘁在这个舞台上的。我作为她的学生,作为她的弟子,作为像儿子一样接受了这样一个母亲这么年来给我的这种教育和情感,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起这么一个创作,继续走下去,用这样一个她教给我的艺术、教给我的思想,来帮着她完成她没有做完的一件事情,用这样一个作品给老师送行。
那六个难熬的日日夜夜,查导演和同事们全力以赴,《立秋》终于如期上演了,成功了。陈颙、查明哲两位导演以为观众和艺术的忠诚,呕心沥血、前仆后继打造的《立秋》,正感动和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
主持人:
观众的掌声、观众的泪水,这就是观众对《立秋》的肯定,也是对《立秋》呼唤诚信、弘扬诚信的共鸣。正是主创人员对艺术的孜孜追求、艺术家的呕心沥血才赢得了喝彩。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我们看到的好作品都是顺应时代的呼声,紧扣观众的欣赏脉搏,艺术精湛、内涵丰富,只有这样一部戏才会有生命力,也才会有市场。
责编: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