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爱心的长征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4: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97岁的刘应启是江苏省军区扬州军分区的一位老红军。多年来,无论是在战争年代中还是和平岁月里,他总是不断热心地帮助他人。他的事迹令人动容。

  

    1930年,刘应启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是收容队成员。他们一方面要参与战斗,另一方面还要负责照顾那些受伤的战友。从那时起,他就有一个信念,不能让一个战友掉队。

  

    如今,在和平岁月里,他依然用爱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扬州市卢湾镇的卢兴兵是一位脑瘤患者,一家人生活十分艰辛。今年9月15日,刘应启老人知道此事后,不顾年迈体衰冒雨赶到卢家,送上从退休金中省下来的1500元钱,并且还制定了一个持续帮助计划。

  

    卢兴兵只是刘应启老人帮助过的许多人中的一个。从1995年起,刘应启便开始实施自己的五年计划,即每个月节省200元钱,每年结对资助五个孩子。就这样,五年时间他用节省下的1万元左右让20余名孩子重返了校园。此外,他还通过各种方式,从自己的退休金中节省出了15万元,帮助了30多个孩子和困难家庭。

  

    



除了慷慨解囊、扶助弱者以外,刘应启还参与了抗洪等不少社会公益事业,他的参与感染激励了很多人。虽然,刘应启是军级干部,但是他的儿女并没有沾到他什么光。儿女们也曾埋怨过他,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理解了父亲。

  

    刘应启本来可以颐养天年,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凭着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对人民大众的爱心,扶危济困,实属难能可贵。

  

    [详细内容]

  

    演播室主持人方静:中国有句老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江苏省扬州市就有这么一个老人,他就是江苏省军区扬州军分区97岁的老红军——刘应启。老人已近百岁高龄,在家里人以及很多认识他、不认识他的眼中都是一个宝。您看我身后大屏幕上的这封字迹不太工整的信,就是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写给他的。这个人在信中说到,自己三年前不幸患上了脑瘤,一家人为了冶他的病已经掏空了所有的积蓄。90多岁的老人怎样面对这样的求助呢?

  

    写信的青年叫卢兴兵,住在扬州市郊,一家人的生活连遭不幸,他先后有两个兄弟因病去世,现在,自己患上了脑部双侧纤维瘤,一家人生活更加困难了。了解到这家人的情况,老红军刘应启一夜都没有睡好。

  

    老红军刘应启:他是个特困户,家里有特殊困难,生活不下去了,我这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服务的,我说我要亲自去看一看。

  

    接到信后,97岁的刘应启心里十分着急,随后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冒雨赶到了卢兴兵的家里,送上了1500元钱。由于病情的原因,卢兴兵听力和说话都比较困难,刘应启只好用笔写下了“老红军刘应启来看你”的字样。我们在卢兴兵家里采访时,卢兴兵也高兴的给我们看了他收藏的这个信封。他虽然讲话不方便,却把刘应启来看他的细节也写在了信封上面。刘应启送来的1500块钱成了他的救命钱。

  

    卢兴兵的妈妈:他拿这个钱脑电图就做了两回,花了1600元钱,是老红军给的,谢谢老红军了。

  

    看到这家人的生活很困难,刘应启实在放心不下,他已经计划好要一直帮助他们。

  

    刘应启:第二步我已经计划了,我已经告诉领导了,春节的时候,过年我负责给他买些东西送给他们去,我已经计划好了,要花个千把元钱就够了,我说帮助这样的群众家庭就是我们的责任。这一家人我们要救救他,我们不能干瞪眼看人家受苦受累。

  

    卢兴兵之所以在病中想起了老红军刘应启,是因为刘应启在扬州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不少老百姓提到他总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扬州市民:扬州市一些事情他都参加,不辞劳苦,访贫问苦,抗洪排涝,什么事情他都走在前面。

  

    刘应启是一名老红军,在长征中他三过雪山草地,在路上他还担任过红军某部收容队的队员。收容队通常走在队伍的最后,一方面要参与战斗,另一方面还负责照顾那些受伤有病的战友,那时候他就有一个信念,不能让一个战友掉队。

  

    刘应启:当收容队员非常苦啊,要扶病号,架着他胳臂走,到宿营地给他烧水洗脚,干粮自己有要节省给病号吃,自己不吃,要把他们当成自己家的哥哥和亲兄弟一样,想办法也要把他拖出去。

  

    在红军收容队中,给战友拉一把手,就有可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在长征中亲密的兄弟情意,互相帮助的友爱精神,深深铭刻在刘应启的心底。现在他依然用这样的爱心关注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刘应启:同人民心连心、生死相依共患难同生死,一定要做到这一条,要不我们红军翻雪山过草地是为了什么呀?是不是?

  

    走完了长征路,而他爱心的长征并没有停下脚步,在扬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办公室里,我们听到了刘应启老人争当“万元户”的故事。

  

    江苏省扬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谢璇:就在九十年代初期,刘老曾经讲过,现在很多人都下海经商了,那么我也要成为万元户,当时我们办公室的同志听了以后,就觉得特别有意思,就说一个老革命,一个老战士,在我们大家的印象当中,他一直是个老先进,怎么会提到成为万元户?难道老革命也向钱看了,都觉得很有意思。后来听刘老细细地讲我们才知道,原来在他心中他有这么一个计划,叫“希望工程五年计划”。

  

    就这样,从1995年开始,刘应启每个月节省了200元钱,每年决定资助5个孩子,在5年的时间里,挤出了1万多元钱,让20多名孩子重返了校园。

  

    谢璇:迄今为止像他年龄这么大的,捐资金额这么高的,而且时间很有计划性的这种捐赠是唯一的一位。

  

    刘应启不仅成了希望工程的“万元户”,十几年来,他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帮助了30多个孩子和困难家庭,总共拿出了15万元资助困难群体。他不图回报,孩子们只要叫他一声爷爷,他就很开心了。

  

    刘应启:学生都在称呼我爷爷,四川宣汉县那个孩子就是一所小学里一个学生,叫宋明峰,他给我写的信,他说你是我们中国的许多穷孩子共同的爷爷,这一句话打动了我的心,当时热泪流出来了。

  

    对这些困难家庭如此慷慨大方,刘应启对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却要严格和小气得多。刘应启在离休的时候就是军级干部,在扬州又享有很高的声望,然而他的儿女生活上并没有沾他什么光,大儿子是下岗工人,女儿在小镇里打零工,小儿子开了一个摩托车修理店,刘应启并没有留什么金钱给他们。

  

    刘中冬 刘应启的儿子:他也希望他的儿子超过他,但是他希望你们自己去闯,他帮我们的忙也没有用。

  

    儿女们曾经也为父亲太讲原则不帮助他们而埋怨过他,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理解了父亲,而且他的儿女们慢慢地发现,父亲其实给他们留下了更大的财富——爱心。

  

    记者:好多人都说这不像老红军的后代,这样一个高级干部的后代。

  

    刘中冬:像,像,像,你不相信你问这位老同志,他就这个老刘好,所有的老年人到这儿都讲我好,说这个老红军干部的小孩,有什么事他都帮忙,周围的邻居没有一家我没帮过忙。

  

    记者:就说你觉得你学到了你爸爸的这种热心肠?

  

    刘中冬:不一定是学他的,反正是好的东西我都有。

  

    看得出来,父亲的热心肠已经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儿女们,除了慷慨解囊、扶助群众以外,很多危险艰苦的地方都能看到刘应启的身影。

  

    《扬州时报》有一位摄影记者叫王乃驷,十年来他拍摄了很多刘应启的照片。在扬州市抗洪前线最危急的时候,他意外地看到了刘应启的身影。

  

    王乃驷 《扬州时报》摄影记者:给我印象深的还有这幅照片,这幅照片是1998年拍摄于(扬州)高邮市的郭集乡。1998年咱们扬州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这个汛情非常危急,大家也没有想到刘老会在这个时候,在咱们抗洪形势最危急的时候,能够出现在咱们抗洪的第一线,所以扬州不管有什么样的事情,遇到灾情,他会在第一时间到现场,扬州遇到喜庆的事情,他和扬州普通的老百姓一样感到高兴,发自内心的高兴,他总要想到在这个时候我要去做点儿什么,虽然我可能出不了多大的力,但是我要表示我的一份心意。

  

    刘应启年纪大了,干的活也有限,但是他的参与却给了人们不小的动力和鼓舞。他不仅言传身教感染了他的儿女,也传递给了许多他帮助过的人。

  

    在刘应启保存的信件中有不少是孩子们给他写的,信里写到“这封信可能不算长,但我觉得它也不算短,因为这封信里所包含的感激之情是永远也说不尽的”,这是2002年一个名叫严佳佳的孩子给他写的信。严佳佳的父亲去世早,母亲改嫁了,她从小跟着奶奶生活,五年以前她唯一的亲人奶奶又发生了意外。

  

    严佳佳:奶奶那时候就是跌了一个跟头很重,看病也需要钱,上学也需要钱,可能家里上不起学,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失落。

  

    在严佳佳就要失学的时候,她的情况让刘应启知道了,老人把严佳佳的学费承包了下来,这一承包就是5年。从初中到高中,现在严佳佳已经考上了职业大专,刘应启总共已经帮她支付了近万元的学费,与此同时,严佳佳的心中埋下了爱的种子。

  

    记者:那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吗?

  

    严佳佳: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他,回报他,回报社会,继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从红军的收容队开始到现在,刘应启心中爱心的长征从未停止,当很多困难家庭和失学孩子因为自己的帮助而境遇有所改善的时候,老人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晚年的生活变得更有价值。更令他欣慰的是,这种乐于助人的风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在接受过帮助的人身上,乃至在整个社会广泛传播,这就像他当年经历过的长征,接力棒一路传递,爱心的长征永不停歇。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