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清除记者队伍中的“李鬼”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1:2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记者在山西省临汾市采访时了解到,日前,几名冒充记者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被当地公安机关拘留。这些人持假记者证,假借新闻单位向当地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敲诈财物。

  

    2004年12月9日,几名自称是某新闻单位记者的人来到蒲县小柴沟煤矿,以该矿以前发生的一次事故为借口,向矿长赵新华索要13万元。面对这个几个人的威胁,赵新华向报了警。经查,这几个人的证件都是假的。进一步调查得知,早在2004年7月18号,这几人在蒲县燕子山煤矿还敲诈了16000元。

  

    2004年9月,临汾市公安机关还抓获了一名犯罪嫌疑人刘海龙。他假借山西商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法制报道、都市生活周刊社等四个单位行骗12个政府部门和企业,诈骗总金额达14.5万元。据查,这四个单位中,除山西商报外,其他三家都没有登记,属非法机构。

  

    据介绍,这些假记者还到处找企业拉赞助、作广告。而实际上,他们所说的这些刊物大多数属于非法出版物。一些不明真相的企业花了巨资却上当受骗。

  

    假记者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山西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展开了专项打击。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它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败坏了新闻记者的形象,也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有关部门呼吁,如果发现假记者或假新闻单位,应及时向当地扫黄打非部门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进行举报。

  

    >>详细内容

  

    主持人(翟树杰):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

  

    近些年在一些地方,有的骗子打着新闻单位的幌子,以记者的名义进行所谓的新闻采访,用这个办法来骗取钱财,这种行为给社会生活造成了混乱。

  

    最近在山西省的临汾市就发生了一起这样的事件。

  

    解说:

  

    2004年12月9日,山西省蒲县小柴沟煤矿来了几个陌生人,他们自称是中央某新闻单位的记者,并且用微型摄像机在煤矿拍了几个镜头之后,便匆匆离去。随后他们给小柴沟煤矿的矿长赵新华打了一个电话。

  

    赵新华(小柴沟煤矿矿长):

  

    他在电话里边说是我们调查了一个材料,你们矿前年发生了伤残事故,现在乙方不愿意,要告你们。

  

    记者:

  

    事实上有没有这样一回事?

  

    赵新华:

  

    事实上倒是有这个伤残(事故)。

  

    记者:

  

    这个事处理好没有?

  

    赵新华:

  

    处理好了,当时就处理好的。

  

    解说:

  

    当天晚上,几个自称是记者的人多次给赵新华打电话,让他到临汾市一家旅馆来见个面。

  

    记者:

  

    他提没提出来要钱的事?

  

    赵新华:

  

    提出来了,当时他就拿了一个价格表,要十三万多。

  

    解说:

  

    一张口就要十三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赵新华表示,他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用好烟好酒宴请了他们。

  

    赵新华:

  

    第二天他们又换了一个人,进行电话跟我们联系。联系说你们要不相信,我们就在北京见面,五天以内把你这个矿给你封了。

  

    解说:

  

    面对这几个人的威胁,小柴沟煤矿矿长赵新华决定再和他们商量一下,见面的地点在临汾市一家酒店餐厅的包厢里。心生疑虑的赵新华同时向警方报了警,公安民警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当时的情况。

  

    在酒店餐厅的包厢里,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小柴沟煤矿矿长赵新华等人先把一万块钱交给了这几个自称是记者的人。

  

    就在他们准备大吃一顿的时候,公安人员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公安人员:

  

    就请站起来。站到一块儿。

  

    解说:

  

    面对公安民警的询问,几个自称是记者的人顿时慌了手脚,刚刚到手的一万元现金也被当场扣下。

  

    公安人员:

  

    他这儿有一万块钱。

  

    嫌疑犯:

  

    他给我嘛。

  

    解说:

  

    在民警面前,几人拿出了他们所谓的记者证和调研证,其中有两名自称是《中外市长》杂志社的,还有三名自称是《中经前沿管理研究中心动态决策》杂志社的。

  

    临汾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民警: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一个是《中外市长》杂志社早已经取缔了,《中经前沿管理中心决策动态》这个地方通过文化部门给我们来的一个函,他们曾经在这个地方干过,但是现在已经被解聘了。

  

    解说:

  

    日前,几名冒充记者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拘留。

  

    苏世玉,57岁,河南省原阳县农民,初中文化。自称为《中外市长》杂志社,山西记者站站长。经赵新华指认,早在2004年7月,他就到小柴沟煤矿用同样的手段敲诈,没有得逞。

  

    刘水莲,化名刘虽言,26岁,河南省周口市人。在团伙中主要负责对外联系,多次向赵新华催款,就是由她出面的。

  

    梁守真,38岁,河南省中牟县人,在假记者团伙中自封为编辑部总编。

  

    焦成文,36岁,河南荥阳市苗子乡农民。在团伙中担任笔杆子,用来敲诈勒索的文章,就是由他杜撰出来的。

  

    谢天信,46岁,河南省鹿邑县人。在团伙中负责照相、摄像、录音工作。

  

    马爱民(山西省扫黄打非办副主任):

  

    假记者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大多数百分之八十是社会的无业游民。这些人有的干脆就是为了赚钱,作为一个谋生的职业。

  

    解说:

  

    警方进一步调查得知,早在2004年7月18号,苏世玉等人在蒲县燕子山煤矿用同样的手法敲诈勒一万六千元钱。警方在他们随身携带的录音机上还听到了他们对另外一家煤矿企业进行敲诈时的录音。

  

    录音:

  

    这是炮崩的,还得要十五万。

  

    临汾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民警:

  

    一家煤矿就要敲诈十五万元,另外从他们身上我们还搜出他们敲诈勒索收据。涉及到山西、河南、陕西三个省,二十多个部门。

  

    李如林(临汾市公安局局长):

  

    他的对象主要是执法单位和效益稍微好一些的企业。他就是通过了解,如果发现一些执法单位有点小的毛病,或者有一些违规行为,一些企业在经营和生产过程中有一点操作程序不到位或者其他问题,他就进行敲诈。他以曝光或者向领导汇报这种形式进行恐吓,进行敲诈,最后目的就是你给我钱。

  

    解说:

  

    2004年9月,临汾市公安局还抓获了一名犯罪嫌疑人刘海龙。他假借《山西商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法制报道》、《都市生活周刊》等四个单位,行骗十二个政府部门和企业,诈骗总金额达十二万五千元。

  

    据调查,刘海龙假借的四个单位除《山西商报》外,其他三家都没有登记,属于非法机构。

  

    马爱民:

  

    大多数期刊都挂名中国,《中国法制新闻》、《中国社会报道》等等这些,具有很大的欺骗性,组织发展迅速,配有比较好的装备,有汽车、有摄像机、有暗录机,一人多证。他诈骗的时候拿的是记者证,等碰到我们执法人员或者真记者的时候,他拿的是社会调查证。

  

    解说:

  

    记者了解到,参与敲诈小柴沟煤矿的犯罪嫌疑人焦成文就有六个不同的记者证、工作证和调研证。他们不但使用的证件是假的,而且有的时候的名字也是假的。在这个假记者证上,刘海龙化名刘涛,而这个假记者证上,刘水莲化名刘虽言。

  

    记者:

  

    加入你去采访的话,你是给他们出示这个记者证吗?

  

    刘水莲(犯罪嫌疑人):

  

    出示,当然出示。

  

    记者:

  

    你怎么介绍你的身份?

  

    刘水莲:

  

    我就说是《中外市长》杂志社的。

  

    解说:

  

    拿着假的记者证,假借新闻单位,这些人敛财还有一个手段就是到处找企业拉赞助,做广告。而实际上他们所说的这些刊物,大多数根本就没有刊号,属于非法出版物,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企业花了巨资上当受骗。

  

    苏世玉(犯罪嫌疑人):

  

    封面多少?封一多少?封二多少?里头内页一页是多少?半页是多少?都有规定。

  

    记者:

  

    封面是多少?

  

    苏世玉:

  

    封面是五万。

  

    解说:

  

    假记者在山西各地的活动已经引起了山西省等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高度注视,并展开了专向打击。

  

    李锐锋:

  

    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打掉了非法期刊的记者站有21家,抓获犯罪嫌疑人,已经进行刑事拘留的有17个假记者。

  

    解说:

  

    事实上假记者现象并不是山西独有的,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范卫平(全国打黄扫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去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办先后两次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了九十种非法报刊的黑名单。应该说在社会上产生了很的大反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工作也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许和大力支持。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扫黄打非和出版物市场监管的力度,将依法取缔非法报刊,依法惩处假记者,依法查处非法出版活动。

  

    余昌祥(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司长):

  

    社会公众和相关机构如果对某个新闻机构,对某些新闻记者的身份和他们的采访活动如果存有疑问,可以随时向相关的新闻机构和新闻出版行政部分进行查询,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范卫平:

  

    我们将继续在媒体公布非法报刊的黑名单,以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出版物市场秩序、维护合法媒体和广大新闻出版工作者的形象。

  

    主持人:

  

    假冒记者的诈骗行为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必须严厉进行打击。而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在制定专门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和记者站管理办法,相信随着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假记者和非法期刊将无处藏身。

  

    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