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阿拉法特今日去世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1:2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十几天来一直为世界关注的法国巴黎贝尔西军医院的发言人宣布,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领导人阿拉法特已经去世。消息一出,举世震动。

  

    有关阿拉法特的身体健康问题在最近两个星期以来一直是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巴勒斯坦方面、贝尔西军医院和以色列方面的说法常常存在较大差异。这引起了全世界的种种猜测和担忧。

  

    阿拉法特永远告别了巴勒斯坦人民,告别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民族解放事业。

  

    阿拉法特的名字和传奇的一生都与中东问题,巴勒斯坦问题紧密相连。阿拉法特的离去被人们称作一个时代的终结,巴民族权力机构对他的去世是否作好了准备?阿拉法特的去世将给巴勒斯坦带来什么?他的继任者在巴勒斯坦的重大政策方面会不会有变化?这些问题,全世界都在等待着答案。

  

    [详细内容]

  

    主持人(水均益):

  

    观众朋友你好,欢迎你收看《焦点访谈》。

  

    经过长达数日的种种猜测和传言,今天巴勒斯坦方面最终正式宣布巴勒斯坦民族机构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在巴黎贝尔西军医院去世。

  

    阿拉法特是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人物,为了巴勒斯坦的民族事业,巴勒斯坦一生中经历过无数的生死,可以说是多年来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但是这一次他却在重病中跨越了重病的边缘。阿拉法特为自己的一生造就了巴勒斯坦的当代史,他所追求的事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解说:

  

    11月11号法国贝尔西军医院和巴勒斯坦总统府秘书长阿卜杜勒·拉希姆先后在巴黎和拉马拉正式宣布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因病医治无效,于法国当地时间今天凌晨3点30分去世。

  

    阿拉法特去世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巴勒斯坦人民陷入了难以抑制的巨大悲痛中,用各种方式悼念民族领袖的灵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发出唁电,对阿拉法特的去世表示哀悼。

  

    有关阿拉法特的身体健康问题,在最近两个星期以来,一直是全世界瞩目的最大焦点,这位巴勒斯坦领袖的生生死死牵动了世界各地无数人的心。

  

    李绍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我想这是众所周知的,阿拉法特他本人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形势中,在中东局势中,几十年来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阿拉法特的生死直接关系到巴勒斯坦内部的下一步运作,直接关系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和平进程,从而直接影响到中东局势,所以国际社会对阿拉法特的生死问题始终给予高度的关注。

  

    解说:

  

    在此前的几天里,关于阿拉法特的真正状况,巴勒斯坦方面、贝尔西军医院以及以色列方面的说法常常存在较大差异,被各方都认可的有关阿拉法特的权威信息一直没有出现。就连世界上最权威的媒体发布的信息之间也常常充满了自相矛盾的说法,这些说法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种种猜测和担忧。阿拉法特这位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也跟人民留下了扑朔迷离。

  

    马晓霖 《环球》杂志总编辑:

  

    以色列方面希望阿拉法特早日退出这个历史舞台,选择一个新的代表巴勒斯坦方面的谈判伙伴,所以他们在阿拉法特病情方面报得相对比较悲观一些。最早有关阿拉法特死亡的消息,就是以色列媒体先报出来的。巴勒斯坦方面它从情感上来讲是不希望阿拉法特这么撒手而去,而希望他能延长生命,甚至恢复健康。因为他们从心理上还对阿拉法特存在惯性的依恋。希望阿拉法特继续领导巴勒斯坦事业,法国方面作为东道主对阿拉法特个人,对巴勒斯坦事业,一贯比较同情、支持。他们这次特意派专机接阿拉法特去法国接受治疗,实际上确实是想能在阿拉法特的病情危机的时候,帮他进行救治,恢复健康。但是法国方面往往表态,一个是要考虑阿拉法特的实际情况,但是另一个方面又要受到来自巴勒斯坦方面的内部的不同层面的这种压力,比如说巴勒斯坦官方希望能如实地以适当的方式向世人公布阿拉法特的病情。阿拉法特的夫人,她从亲属的角度,又希望不能把阿拉法特的病情说得太悲观,应该让世界感到阿拉法特有希望恢复健康,有希望能继续活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作为东道主,作为一种外人帮助治疗的一方,它的表态上就容易左右为难。所以出现前后摇摆,闪烁其词的这种现象。

  

    解说:

  

    亚西尔·阿拉法特1929年出生在耶路撒冷,是一位逊尼派穆斯林。他的名字和传奇的一生都与中东问题、巴勒斯坦问题紧密相连。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那一年,19岁的阿拉法特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对以色列的斗争。20世纪50年代,他在科威特建立了巴勒斯坦民族解决运动,简称法塔赫。1965年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游击队打响了反对以色列占领的武装战争第一枪。巴勒斯坦革命由此爆发,阿拉法特也从此逐渐走上了国际政治舞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占领了整个巴勒斯坦领土,阿拉法特带着他的游击队被迫流亡海外,坚持武装战争。1969年2月,阿拉法特开始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他一直领导被占领土内外巴勒斯坦人开展各种形式的反伊斗争。从1971年开始,他还兼任巴勒斯坦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从1991年开始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与以色列进行谈判。1993年,巴以签署了《奥斯陆协议》,从而拉开正式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帷幕。1994年7月,阿拉法特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加沙,他深情地亲吻了阔别已久的巴勒斯坦的土地。那时候巴以关系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缓和,和平的曙光也出现在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土地上。1994年,为巴以和平做出巨大努力的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丁外长佩雷斯,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李绍先:大家都知道在1973年战争之后,埃及和以色列迅速走向了谋求和平解决阿以冲突的途径。上个世纪70年代末,埃及和以色列实现了单独的和平。当时埃及和以色列达成戴维营协议,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关于巴勒斯坦方面的协议。但是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埃及代表巴勒斯坦谈判的,也就是包括在戴维营协议中的巴勒斯坦方面的协议,受到了巴勒斯坦的拒绝,遭到了整个阿拉伯国家的抵制。但是在十多年过后,阿拉法特也好,阿拉伯国家也好,逐渐认识到埃及所走的和谈之路,恐怕是惟一的现实的道路。也就是说,阿拉法特在八十年代末,真正地意识到通过武力的手段,通过所谓起义的手段,并不能真正实现巴勒斯坦的民族权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阿拉法特认识上开始转变,从行动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积极的迹象,包括开始在公开场合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这就为在九十年代初,马德里和会之后,阿以之间、巴以之间进行直接谈判,用和平手段来解决巴以冲突和阿以冲突提供了条件。

  

    解说:

  

    然而随着以色列总理拉宾在1995年遇刺身亡,中东和平的希望再次变得扑朔迷离。2001年9月巴以爆发了大规模流血冲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巴勒斯坦极端组织针对以色列实施了多起自杀式爆炸袭击,使众多以色列平民丧生。以色列凶猛的报复措施也使众多的巴勒斯坦人死于非命。以色列一再指责阿拉法特是恐怖主义的幕后主使。2001年12月3号以色列总理沙龙宣布,阿拉法特为敌人。以色列军队进入拉马拉,并将阿拉法特围困在官邸中。从此阿拉法特失去了行动自由,一直待在官邸里,直到今年前往巴黎治病。

  

    李绍先:

  

    以色列认为目前在巴勒斯坦已经进行了四年之久的所谓的“阿克萨起义”,是由阿拉法特作出决定的。以色列认为正是阿拉法特决定起义,导致了日后巴以局势急转直下,对极端势力日益难以控制的这么一种结局,所以沙龙政府执意要排挤阿拉法特,将阿拉法特从巴以和平进程中淘汰出局。

  

    解说:据那一段时间关于阿拉法特健康状况的传闻很多,有不少消息都说,这位75岁老人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巴勒斯坦方面对此向来一概否认。阿拉法特搭乘直升机离开拉马拉的时候,很多在场的巴勒斯坦人热泪盈眶,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什么。就在他离开半个月后,阿拉法特永远告别了巴勒斯坦人民,告别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

  

    马晓霖:

  

    阿拉法特的一生确实很辉煌,也很不平凡,也很曲折。他的辉煌在于他缔造了巴勒斯坦事业,创建了巴勒斯坦国,使巴勒斯坦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的不平凡在于他一生五六十次遭到对手暗杀,但都大难不死得以逃脱,这也成就了阿拉法特是一个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巴勒斯坦历史上,他将是一座丰碑,巴勒斯坦的历史上没有这样一个传奇的,这种开天辟地式的人物,在没有阿拉法特之前,没有巴勒斯坦的事业,但是没有了阿拉法特,并不意味着巴勒斯坦事业的终结。我想,阿拉法特开辟的巴勒斯坦事业还会继续下去。

  

    主持人:

  

    所有了解巴勒斯坦事业和中东和平进程的人都知道,阿拉法特是一个特殊时代、特殊矛盾、特殊事业造就的一位特殊的民族事业领袖。他在巴勒斯坦事业中的贡献、威望、影响、作用和地位是难以取代的,阿拉法特的去世是巴勒斯坦民族事业的重大损失,正因为如此,国际社会正在密切关注阿拉法特去世,对巴以关系产生的各种影响和局势的走向。

  

    好,感谢你收看今天我们的《焦点访谈》,再见。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