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太行山的丰碑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1: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专题]呼唤红旗渠精神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红旗渠精神展”自9月29日开展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天有万余人次参展,感受和体验红旗渠这条“生命渠”、“幸福渠”。在展会上,记者采访了当时参加红旗渠建设的除险队长任羊成、妇女营营长李改云等劳动模范。

  

    这次展览除展出了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和开凿红旗渠用的铁钎、铁锤、独轮车等部分实物外,还在现场播放了电影纪录片《红旗渠》,全面回顾了红旗渠精神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林州人民抗争命运、改造自然的壮举。

  

    




红旗渠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原河南安阳林县人民经过10年苦战,在太行山腰修建的全长1500公里的一条“人工天河”。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旗渠的建成,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人的生存条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生态旅游功能和品牌功能正逐渐显现。

  

    [详细内容]

  

    主持:国庆期间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一个展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的游客,这就是红旗渠精神展。展览现场异常火爆的场面为国庆文化市场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解说:从9月29号,红旗渠精神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以来,每天慕名而来的参观者都超过了1万多人次。

  

    宋凤仙(中共河南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这个效果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我们的这个留言簿已经十本,十大本都已经写满了,这是国外的友人写的:红旗渠精神万岁。

  

    记者:这是用英文写的?

  

    宋凤仙:对,用英文写的。这个是小学生写的:我来这里非常高兴,以前的人们太伟大了。

  

    参观者:林县人民真是英雄的人民。

  

    解说:红旗渠精神展之所以让参观者感动,是因为他们被这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动人的场景所折射出来的红旗渠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上个世纪60年代,原河南安阳林县人民经过十年苦战,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修建了一条全长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从根本上结束了当地严重缺水的历史。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就是当年带领群众修建红旗渠的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

  

    杨贵(原中共林县县委书记):林县不光是没有水浇地,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吃水都很困难,所以说修红旗渠可以说是林县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说:地处河南北部太行山区的林县,历史上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群众吃水甚至要走几十里的山路。据史料记载,从明代以来,因为干旱,庄稼颗粒无收,出现人吃人的惨景就有五次。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1960年,原林县县委决定带领群众修建红旗渠,当时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杨贵:国家有困难,当时我们请示说要修,开始叫引漳入林渠,当时上边批准,地委批准说的是可以,你们要修行,但是说清楚,国家没有粮食,没有钱。

  

    解说:那时候,每人每天只有6两粮食,就是在肚子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县委书记杨贵带上草席和群众一起开赴太行山,开始了红旗渠的建设。展览会上播放的电影纪录片《红旗渠》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巍巍太行,山势险峻,岩石坚韧,在根本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紧紧依靠钢钎、铁锤、独轮车这样的简单工具,要在太行山要开山凿石,修建长达1500多公里的人工渠,这样的壮举在常人看来简直无法想象。展览会上的这个场景就是当时除险队长任羊成凌空作业的真实再现。

  

    任羊成(劳动模范):钢钎、铁锤、抓钩,全部在腰里面别着,三多十斤啊,两只脚一蹬,使钩子一挡,就悠出去了,用钢钎别掉那石头,就别掉了,别不掉用大锤,哗,一锤,这石头哗,就塌过去了。

  

    解说:在一次除险中,任羊成被落下来的岩石砸掉了三颗门牙,吐掉大牙,他又在空中连续工作了6个小时。

  

    任羊成:呼,就荡出去了,你跑得慢一点,石头就砸住腿了,或者上面的石头顺着头就砸下来了,那就完了。

  

    解说:在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随时都面临着塌方、突水、摔下悬崖的危险。不仅男同志是这样,姑娘们也个个奋勇争先。施工工地上活跃着一支支铁姑娘突击队,她们轮锤打钎,样样都干。从展板上这幅名叫“凤凰双展翅”的这幅照片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她们当年的风采。

  

    记者:这个活一般都是男同志干的活啊。

  

    李改云(劳动模范):当时我到渠上我就说,我们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来的妇女多,我们妇女应该顶天立地。

  

    解说:李改云,这位当年的劳动模范,妇女营的营长,在施工现场为了保护工友,右腿被砸成了残疾。

  

    记者:还有感觉吗现在?

  

    李改云:这个地方有感觉,这个地方是麻木的。

  

    记者:这后面的肉都剔掉了是吗?

  

    李改云:都烂了。

  

    解说:那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塌方事故,第一个看到险情的李改云赶紧招呼大家撤离,可是当她看到还有一名工友处在危险之中时,毫不犹豫地又冲了上去。

  

    李改云:当时我也不认识她,我知道是我带的人,可是我不知道是谁。我一看这种情况,我也没有顾上考虑,我也没有想到会不会怎么,我根本没有想,我就跑过去,哗,一推她,我正好把她推到那里,上边(塌方)就下来,就连我带土带石头一下子下去了,下到几丈深的崖下面去了。

  

    解说:在红旗渠的建设中,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层出不穷。正是凭借着这种不畏艰难,无私无畏的精神,他们在当时的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住山洞、吃野菜,冒着生命危险开山凿渠,目的就是为了给全县人民引来幸福水。

  

    任羊成:二十里地山上的树叶、野菜都吃光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说谁要过来,找找杨贵书记在哪儿,没有见,找到了以后,(杨贵书记)在那里扛石头、打锤。

  

    解说:10万大军,10年苦战,红旗渠工程总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隧洞134个,架设渡桥150座,工程土石方1640万立方米。如果用这些土石方修一条高一米,宽四米的公路,可以从林县连接到广州和哈尔滨。当漳河水沿着太行山腰1500公里的渠线流入林县大地时,全县上下一片沸腾。

  

    李改云:好像心跟着水跑了,都是笑的,大人小孩都是笑的,可是那泪啊直往下流。

  

    (中共河南省安阳市委书记):红旗渠可以说是我们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一个奇迹,不仅在这10年中间,我们修成了红旗渠,而且孕育形成了红旗渠精神。

  

    解说: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成的红旗渠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种精神的形成让每一位亲历者和见证人都终身难忘。

  

    赵化(电影纪录片《红旗渠》摄影师):我们当时之所以有创作激情,有工作热情,有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什么?来源于林县人民的壮举。建设了十年,我们拍摄了十年,受感动了十年了,受教育了十年。

  

    解说:到今天,红旗渠通水整整过去了40年,总共引水量达到85亿立方米,至今它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谢新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红旗渠工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饮水问题,而且要考虑防洪问题,另外还要考虑它多泥沙的问题。它成功地把这些关键的问题都解决了,另外良性运行了40多年,现在还正在发挥它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说,应该说是一个创举。

  

    记者(黄剑):观众朋友,我现在就是走在红旗渠上,这边是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红旗渠水流进这个村庄静静地流淌了40年,到现在为止,这些村庄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取得应该说是红旗渠水功不可没。

  

    解说:红旗渠水流经之处山变绿了,民变富了。如今的林县已经改为了林州市,这里的群众再也不用为水所困,他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林州市的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来亮(中共河南安阳林州市委书记):红旗渠精神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现在整个林州的综合经济实力在河南省109个县市当中排在第12位,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904元,也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解说:40年来,在红旗渠水的滋润下,在红旗渠精神的鼓舞下,林州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红旗渠已经成了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这人间奇迹和自然美景之间,人们感受到的是心灵的震撼,精神的升华。

  

    游客:当初的人们也特别不容易,他们很吃苦的,建成红旗渠也没有现代化机械,他们就建成,真的让人很感动的。

  

    王全书(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的、安阳的、河南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新的形式下,新时期、新世纪,仍然需要弘扬红旗渠精神。

  

    主持人:红旗渠静静地流淌了40年,红旗渠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一次的展览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去继承和发扬。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