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探索激光奥秘的人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1: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在2004年教师节快要来临的时候,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很多学生都非常怀念他们的老师马祖光。去年7月15日,一心扑在激光研究上并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的马祖光教授,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

  

    


马祖光是我国光学界的著名专家、国防科技专家,也是哈工大激光研究的学术带头人。1971年,他亲手创办了哈工大激光专业。当时科研经费少,实验设备极其匮乏,马祖光和他的同事们艰苦创业,用几十年的时间把激光专业发展成国家重点学科,并建成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从事科研的同时,马祖光还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了培养年轻人才上。他因材施教,根据个人特点安排他们的科研方向,直接面向科技前沿。资料不够时,他帮着查阅翻译;实验碰上难题,他跟着一遍遍重做;科研成果出来时,他却总是站在最后。马祖光的努力没有白费,一批批优秀的科研人才成长起来。哈工大的光电子学科,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研究基地,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今年6月,他的学生又做出了一项国际先进水平的激光实验,此时正是马祖光去世近一周年的时候,他们说这是对老师最好的纪念。

  

    


马祖光在国防光电子应用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他的不计名利、甘为人梯、为人师表的精神,都让人难以忘怀。最近,国防科工委决定授予马祖光院士“国防科技工业战线楷模”的荣誉称号。

  

    专题:缅怀马祖光院士

  

    点击进入焦点访谈栏目主页

  

    详细内容

  

    主持人敬一丹:

  

    你好观朋友,欢迎你收看《焦点访谈》。

  

    8月10号的《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了英语四级考试泄题案调查,报道了在广西今年大学四级考试试题大面积泄露的事件。节目播出以后,国家教育部和广西自治区人们政府高度重视,日前广西教育厅做出决定,暂停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全国大学四六级考试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考点的资格。新学期开学以后,广西还将会同去区保密局对大学英语四六考试全部考点的保密室建设和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达不到要求的限时整改,整改以后成为达不到要求的,暂停其考点的资格。从下一次考试开始,区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将与各高校主考签订责任状。

  

    观众朋友,作为一位教授,如果在他身后有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跟一大批丰硕的成果,是最让人欣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马祖光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尊敬的教授。他的学生所进行的慢光研究,是把光传播的速度减慢,这是国际激光领域的前沿课题。

  

    记者:我们都知道在真空的条件下,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那么我们现在说的慢光是什么意思呢?

  

    掌蕴东 马祖光的学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慢光就是把光的全速,这个传播速度他它降慢,降到极慢。

  

    解说:掌蕴东研究的慢光是当前激光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课题,从2002年开始,他花了半年多时间,做了每秒只传出27米的慢光。

  

    掌蕴东:应该说是国际上是第二个做出来,用这种方法做出慢光是第二个。国外当时做的是每秒57米,我现在可以做到每秒20几米。

  

    解说:这一实验成功,表明光速可以人为控制,它可以用于光缆的信号传输,也可以用于激光器的进一步研发,这是位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此感到高兴的不仅仅是掌蕴东本人,更有他的老师马祖光。

  

    掌蕴东:当时他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马老师始终有一个宗旨,他强调,一定要把我们的科研工作推向国际前沿。

  

    解说:要求把科研工作推向国际前沿的马祖光,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光工业大学光电子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他生于1928年4月,2003年7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于北京。他是我国光学界著名的国防科技专家,更是哈工大激光研究的学术代言人。1971年他亲手创办了哈工大激光专业,并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把它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建成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现在和马祖光共事33年的老教授王雨三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艰苦创业的情景。

  

    王雨三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那时候特艰苦什么也没有,连一个螺丝钉都没有。

  

    解说:这是哈工大早期的激光实验室,它由一间潮湿的地下仓库改成,每天靠风干机来降低空气湿度,当时科研经费、试验设备更是匮乏。

  

    记者:听说马老师还带着一起去了废品收购站?

  

    王雨三:当时买蒸馏水瓶,香坊区一个废品收购站,大概两三毛钱一个,我们买了,可能买了十来个,我们拉车就去了。马老师非要驾辕不可,是个手推车,结果天上下着雪,他身上冒着热气,脸上淌着汗。

  

    解说:马祖光本来不必这么辛苦。他1981年在德国汉诺威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在国际上第一个发现了钠双原子分子第一三重态跃迁的新光谱。那时他就成为国际激光领域的知名学者。外国专家希望他留在国外继续搞研究,但为了把祖国的激光研究搞上去,他毅然回国。回国后他经常应邀出国讲学,得到的报酬从不装进自己的口袋。有一次,他到美国讲学,获得了500美元的报酬。当时外汇十分紧俏,谁也没有想到,他把这本该归个人所有的500美元,全给实验室买了设备。

  

    王雨三:他就为实验室买了一套中性衰减片,这个中性衰减片现在我们还在用,非常重要,这个任何做光学实验的人需要这个。

  

    记者:他就花500美元买了一套这个,给他家人买东西没有?

  

    王雨三:没有,没有,他从来没给家里买东西。

  

    解说:现在哈工大的激光实验室有是世界尖端的“飞鸟”激光器,有光学参量激光器,还有不少国际一流的测量仪器,这些先进的实验仪器记录着马老师多年的心血,马老师多年付出还造就了哈工大一大批优秀的激光研究人才。

  

    王琪 马祖光的学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他说过,我们绝不能做学术上的奸商。

  

    解说:王琪――哈工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马祖光上个世纪50年代的学生。他带领的课题组研究的x光激光,是目前国际公认最难做的一种激光器。马老师对他影响至深的是对科学一丝不苟的态度。

  

    王琪:他要求我们这个实验室出的数据,他送说这个话,我们出的数据,别人要当成根据,。我们当时搞毛细管放电的X光激光那个博士生,他的论文在预答辩的时候,马老师发现他的论文当中有些数据他总觉得有些问题,有些毛病。他就要求他重新做实验,他就跟着他做实验,一直跟,跟了一天,到晚上十点多钟结束。

  

    解说:您现在看到的是必须在深夜进行的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实验,这是哈工大又一项走在国际前沿的科研课题,负责这个课题的人叫陈德应,他也是马老师的学生,他从高中时代就立志要成为马老师的学生。

  

    陈德应:那是在读高二的时候,我们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有关马老师在德国工作的事迹以后,他对祖国的爱给我印象最深。我当时就想,哈工大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将来我如果能考上大学的话,我就希望到哈工大来学习。

  

    解说:陈德应如愿以偿考上了哈工大,在这里他完成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后,进入复旦大学习博士后流动站,最后又回到哈工大继续搞科研。近年来年轻的陈德应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专利等多项成果。

  

    陈德应:被马老师的这种人格魅力所吸引来到这里工作的,现在年轻人很多,也不光是我一个,掌蕴东同志、吕志伟同志也是被他吸引来的。

  

    解说:为科研和人才的培养马老师倾注的全部精力,但是每当科研成果出来时,他总是让到最后。

  

    王雨三:这是不同时期的论文。

  

    记者:这都是马老师的吗?

  

    王雨三:都是大家的,但是马上老要在这里面,每一篇要是有马上老师的为(名字),马老师署名都是在最后。

  

    记者:是吗,让我们看一下,这是早期的。

  

    王雨三:这是1989年到1993的(论文集)。

  

    记者:有马老师的排名都是在后面。

  

    王雨三:其实在这里面都是做了很主要的工作,你看他都在最后,你把他放前面也不行,放前面他也把它划到最后去了。

  

    记者:他一直都这样吗?

  

    王雨三:一直到都这样。

  

    记者:他为什么要这样呢?

  

    王雨三:他就是要把别人推到前面去。

  

    李生:他的学生、他的好多工作过的同事和助手有的已经评上院士了,学校几次决定让他去申报,但是他就是自己不愿意报。

  

    陈德应:他的做法实际上是要扶持年轻人,不管是我们写的科技论文,还是在申报项目的时候,马老师的名字都是排在最后。

  

    解说:就这样,哈工大的光电子学院一步步建成了国内一流的研究基地,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今年6月,马老师去世接近一周年的时候,他的学生又做出了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

  

    记者:观众朋友,这里是短波长的激光室,一会儿要在这里进行一项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它的名字就叫毛细管放电X光激光实验。

  

    解说:科研人员说刚才微弱的一声响,是因为毛细管放电造成的,那一瞬间,产生的X光激光能量极强。

  

    记者:这个实验结果是马老师也盼望很久的吧?

  

    赵永蓬:对对对,最初这个装置建立的时候,也是在马老师当时提出的思想,马老师主要的思想就是想把我们的专业建成国际一流的一个实验室。想做成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就要做这种前沿的课题,这个就是前沿课题之一,他所提供前沿课题之一。这个课题在国际上只有4个国家做出了激光,包括美国、日本、以色列,还有意大利,我们是第5家做出这个激光的实验,得到激光以后我们都非常兴奋,同时也想到了当年马老师跟我们一同奋斗的一些过程。

  

    解说:2003年7月15日,一心扑在激光研究上的马老师因心脏病突发突然离开了人世,马老师走了,但他留下了事业;马老师走了,他也留下了爱。他瘫痪了多年的妻子,现在经常会听一盘录音带,这里面是录的是马老师唱的老歌,他希望自己的歌声能带走妻子病床前的寂寞。

  

    主持人:马祖光院士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在国防光电子应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一些重大项目、重点型号起到了重点的作用;他不计名利,甘为人梯为国防科技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两弹一星”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最近国防科工委决定授予马祖光院士“国防科技工业战线楷模”的荣誉称号。

  

    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