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回顾视频
总导视:
上海迪斯尼项目即将落地,消息待定却引发地产板块沸腾,迪斯尼效应到底能产生多大的漩涡?
世贸废墟钢材植入美国新军舰,礼炮声响,民众迎接,纽约号首航提振美国人爱国心。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收看今晚22点30《环球视线》。
导视:
盘旋数年后米老鼠即将落地上海,消息待定中,引发地产板块沸腾,迪斯尼效应到底能产生多大的漩涡?
世贸废墟钢材植入美国新军舰,礼炮声响,民众迎接。“纽约号”首航提振美国人爱国心,敬请收看《环球视线》。
附标题1:迪斯尼乐园落户上海的背后
主持人 张羽:
晚上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
围绕上海迪斯尼的建设已经讨论了十年之久,而如今米老鼠和唐老鸭终于要落地了。11月1号,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近期将专门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公布迪斯尼项目的最新进展,时间可能就是下周,这更是被各方解读为上海迪斯尼项目即将“水到渠成”。还有消息显示,美国迪斯尼公司可能将于11月奥巴马访华期间,公布在上海建迪斯尼主题公园的消息,因此这条消息还被人们津津乐道为是奥巴马的“米老鼠外交”。接下来我们将讨论这个话题,参与讨论的两位嘉宾是评论员杨禹和周庆安,欢迎两位。
刚才讲到了关于在上海建迪斯尼已经讨论了十年之久,尤其是四年前在香港建迪斯尼的时候,这个消息更炒得沸沸扬扬的,最近突然峰回路转,让大家有一个非常明确,甚至肯定的一个预期。你们认为这跟奥巴马访华有直接关系吗?
杨禹 特约评论员:
我想肯定是有。刚才你说了,可能落地的是米老鼠和唐老鸭,其实不止落地的是这两位“先生”,还有要落地的是蜘蛛侠、钢铁侠,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到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迪斯尼公司自己的业绩反而是在低谷当中上升,他采取了一个很积极的姿态收购了蜘蛛侠和钢铁侠的老板,所以这四位落地之后,最后跟着落地的就是奥巴马,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一个新总统对自己美国文化和美国产业在世界开拓疆土的一种支持。
正在评论:奥巴马的“米老鼠外交”?
周庆安 特约评论员:
其实“米老鼠外交”这个词最早提出来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当时就有这么一个提法。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美国要和德国争夺在拉丁美洲的文化主权,米老鼠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输出产品,当时在拉丁美洲风靡一时,所以“米老鼠外交”这个形态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提法。
我可以讲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当年赫鲁晓夫访美的时候,他提出来要去两个地方,第一个地方是要去迪斯尼乐园,第二个地方是要去芝加哥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但是非常遗憾,迪斯尼乐园没有让他去,找了一个理由,说是安全问题,把他支到了好莱坞,让他去见了一把梦露。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样的一个主题公园,能够吸引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去,其中必然有一些价值成分在其中。但是选奥巴马这个时候,我觉得只是利用奥巴马人气,给这个主题公园一个机会展示出来。
我觉得奥巴马作为一个特别喜欢媒体的总统,他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一个邀请,来做这件事。
张羽:
实际是相辅相成的。两位分析,有媒体预测说,奥巴马甚至有可能出席迪斯尼合作签字仪式,也是有可能的,是这样吗?
>>>点击回顾视频
正在评论:迪斯尼“落沪”看上去有多美?
杨禹:
确实是有可能,我们注意到奥巴马这次他安排访华行程的时候特别提出一定要到上海一天,到上海看什么,看迪斯尼,我想促成这件事情恐怕是我们一个很靠谱的猜测,因为我想我们说迪斯尼可能落户上海,从美国人这方面说,他有对它的需要,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中国也有需要,特别是上海有这方面的需要。
我觉得对上海来说,不仅是能促成这块地产能够上扬,或者说仅仅是旅游业收入能够上扬,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们注意到,上海市这些年来一直在进行自己经济结构的转型,它的这种转型,它提出要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其实核心是什么,是把上海前一轮增长当中的主力制造业逐步地淡化,希望变成服务业,而在变成服务业的过程当中,现在它还缺少足够有利的拳头产品。
张羽:
确实,其实迪斯尼主题公园的选址是非常苛刻,非常挑剔的,很多城市也趋之若鹜,所以也就出现了上海讨论十年之久这样一个情况。为什么迪斯尼这么吸引人?如果说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的话,这个蛋糕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甜美?给我们介绍一下。
正在评论:迪斯尼“落沪”会不会水土不服?
周庆安:
其实迪斯尼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因素在其中,第一方面的因素,可以说迪斯尼是一个既想赚吆喝又想赚钱的这样一个主题公园,它的选址其实非常苛刻,它要考虑的选址首先要考虑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中心,虽然各位可以看到,迪斯尼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如此之大的名声,但是它真正在海外的主题公园并不多,它选择了日本的东京,选择了法国,而且这两个地方恰恰是,从文化上来说有非常重的自我意识,尤其是在法国遭到了如此之大的反对,但是它还要选那个地方。
第三个当然它选择了香港,但是在这个选择过程中间,实际上迪斯尼还在不断地和本土的文化进行一种自洽,所以这个使得迪斯尼能够更快地吸引当地的游客,比如说在日本东京,我们进迪斯尼的时候看到有一条大街,那条大街在美国叫American Street。但在日本叫世界基石,因为它要淡化美国色彩,比如说在法国,法国有很多人反对,所以迪斯尼把法国乐园,其中过山车改了一个名字,叫做从地球到月球,这个名字实际上是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这样的一个作品。所以它从这种文化因素上来说,它做了一种本土化的尝试,我觉得其实在香港,我们也能看到这个因素,比如说春节的时候,米老鼠穿着一个唐装到街头上头来跟大家拜年,有很重要的这样一种。
张羽:
庆安讲的是文化影响力,我们算一算经济账,讲讲钱,我查了一下数字,上海世博会大概的基础投资应该是236个亿,而迪斯尼预算总投资现在是244个亿,超过了世博会的基建投资,而且如果长远效益来看的话,显然天天一个开门的公园要超过世博会遗址这样一个收益,到底它会给上海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
杨禹:
我想刚才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目前这几个迪斯尼,如果上海这个落成之后,上海的、东京和香港的形成了一个最密集的迪斯尼的“铁三角”。我觉得首先是它可以把香港的一部分游客,东京的一部分游客转而吸引到上海来,特别是国内的游客,到上海当然要比去香港、去东京要容易得多。
再有一个,上海自身,如果没有迪斯尼,其实它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它有相当多值得国内外游客来这里落足的一个地方,有了迪斯尼以后,我想它足以让几乎所有的游客在上海多停留一天,多停留一天,这是旅游业追求的重要目标。
张羽:
没错,确实它不光是一个主题公园,它会带动周边地产、酒店、服务业、文化产业,甚至是制造业。你看迪斯尼的概念刚出来,迪斯尼概念股票邦邦地涨停板。
正在评论:迪斯尼“落沪”看上去有多美?
杨禹:
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说迪斯尼它代表一种美国文化,其实它代表一种现代的舆论业和服务业,它落户在这里,我想它对整个上海,特别是浦东新区整个现代文明的推动应该说是有促进的,你不能我们期望每年上千万的游客来,到达浦东的迪斯尼,路上还担心有钓鱼的人,这个不行。
>>>点击回顾视频
正在评论:如何把迪斯尼乐园变成盛宴而非梦魇
周庆安:
实际上所有的主题公园赚钱的地方都不在门票,大家会把门票视为所有盈利环节最后一环,在于周边的配套服务设施,在于迪斯尼主题公园中间的各种各样的消费措施。从东京的这个例子可以看得出来,大家大量的消费其实不仅是在门票上,门票是很小的一块,大量的消费是在通往迪斯尼的道路上,你随处可见高速的交通工具,随处可见便利的便民措施,这些实际上是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张羽:
看来两位也都非常看好这块奶油大蛋糕,但其实我们也冷静思考一下。刚才庆安讲到了,世界五个迪斯尼公园,美国本土以外的是三个,现在如果有上海的话,将是第四个。美国本土以外的,其实现在来看,香港的不挣钱,还在亏损,已经三年了,巴黎的不挣钱,上海的一定会挣钱吗?有什么经验教训需要我们汲取呢?
正在评论:迪斯尼“落沪”会不会水土不服
杨禹:
香港的目前不挣钱,我觉得它对整个香港经济的带动力还是有的,它自身经营一个核心的缺陷是它自身是一个浓缩版的迪斯尼,东京的挣钱,应该说东京是一个比较好的在亚洲的一个迪斯尼模式。在上海是不是像我们最多的人所预计的那样,会一路顺风地经营下去,我觉得其实也有风险,第一个风险是迪斯尼是稀缺产品,在世界上目前有五个,每多一个,迪斯尼的这种稀缺性就会下降一点,上海的如果落成之后会下降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再有一个,国内类似于迪斯尼这样的主题公园其实也有不少,像最近比较风靡的几个城市的欢乐谷,水平应该说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上海的欢乐谷也刚刚落成,北京的欢乐谷已经运转的不错了。我想这种类似的主题公园的竞争应该说给迪斯尼是带来一定经营的压力。再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上海自身整体的服务能不能够跟上一个迪斯尼的需要,还有问号。
周庆安:
其实同时我还会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中国自己的文化产业能不能有一个品牌效应,能不能有自己的自主品牌,其实欢乐谷走出了这样的一个模式,但是从迪斯尼可以看得出来,这种主题公园非常需要的是符号,非常需要的是特殊的形象,特殊的符号。
张羽:
欢乐谷好像现在还没有一个标志性的符号让我们记住。
周庆安:
对,所以我们到迪斯尼,我们第一眼想到的是米老鼠和唐老鸭,但是在中国的文化产业中间有没有这样的特殊的符号,有没有这样特殊的形象,这样特殊的指向,能够至少让全中国的人都能够意识到这是一个特别有趣的地方,其实单是中国的这块市场就足够中国的文化产业做很多年了。
张羽:
关于米老鼠和唐老鸭我们就先聊到这儿,稍后我们将关注一艘特殊的军舰。
隔断1:
世贸废墟钢材植入美国新军舰,礼炮声响,民众迎接,“纽约号”首航提振美国人爱国心,稍后请继续收看《环球视线》。
>>>点击回顾视频
附标题2:一艘美国军舰的前世今生
张羽:
11月2日,美国最新的两栖登陆舰“纽约号”停靠在纽约曼哈顿十八号码头,等待正式加入美国海军编队服役,等待为这个国家效力。这艘军舰引来了很多纽约人的驻足观望,它对于纽约人,甚至对于全体美国人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纽约号的船舷上,刻着“永志不忘” (Never Forget) 的座右铭。因为在这艘军舰上融进了“9•11”世贸废墟的血骨。我们现在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琼•威尔森,是纽约市消防局的一名消防员,11月2日一大早,他就守在曼哈顿八十八号码头,等待着一艘特殊军舰的到来。这艘军舰使用了7.5吨在“9•11”事件中倒塌的世贸中心“双子塔”大楼废墟钢材,也因此以“纽约”命名。琼•威尔森作为消防员曾经亲身经历了“9•11”恐怖袭击的惨痛。“纽约号”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他指着远远驶来的“纽约号”深情地说,“我能感觉到世贸中心就在那里”。
许多“9•11”事件的遇难者家属也都怀着复杂的心情相拥站在岸边,伴随着二十一声礼炮的轰鸣,他们追忆着逝去的亲人,默默地向“纽约号”致敬。
纽约居民 帕特•穆尔瓦:
(9•11事件)的发生,看到之后我非常难过,今天我只是想对军队、消防员以及每一个人,表达一些支持。
解说:
“9.11”以后,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发起了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然而,8年过去了,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战争已经让他们疲惫,而恐怖袭击的阴影和伤痛却远未散去。“纽约号”全长208米,有水兵361名。目前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美国海军部署到反恐行动第一线。来自世贸中心的钢材被用于制造“纽约号”上的两栖登陆平台,可以让一支七百人的海军陆战队在任何海岸线上快速登陆。有评论说,这艘保存着世贸中心记忆的军舰,在“9•11”和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的熊熊大火中重生,是一个“新的开始”。
张羽:
“9•11”实际已经成为美国人心目中一个情结了,我们也看到了在“9•11”这样一个恐怖袭击事件当中,美国人身上所爆发出那种坚强的精神。也有评论指出,说美国人建造这样一艘军舰实际是因为美国在“9•11”之后又经历了两场现在还没有拔出脚的战争,同时又经历了金融危机。这艘军舰是用来提振美国人精神的,你们怎么看?
正在评论:“纽约号”等待授命 提振美国信心
杨禹:
我想美国人对“9•11”死难者和废墟的这种怀念,通过军舰能够表现出来,其实这场打击不仅是对美国人打击,甚至对整个世界向往和平和文明的人们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所以他用这种方式来怀念当年的这一幕,我觉得应该得到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人们共同致敬。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想起了一个我曾经经历过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场面,那是2001年10月,当时“9•11”刚刚发生一个月过去,在上海召开APEC会议,当时我也去采访,在国际记者中心餐厅里边,有一天我们几个国内的记者看到有一个美国来的记者,对着一盘餐厅免费提供的蛋炒饭神色特别黯然,甚至有掉眼泪的感觉,当时我们还很好心地想他是不是吃不惯我们中国的蛋炒饭,过去就问他,他那个话说的真是让我们很震惊,他说我在想,这一盘蛋炒饭有多少粒米粒,他说能不能有三千粒,如果有三千粒的话,我就想到刚刚在双子塔死了三千个人,所以说的我们当时在座人都不吭声了。
我想今天当美国的民众看到这艘军舰的时候,或许他们还会像八年前的那位记者一样想到那三千个人,但我希望他们更多的能想一想,在那之后这八年来,在阿富汗的战场上,在伊拉克的战场上,美国的士兵又死去了将近五千人,从三千人想到五千人,或许有助于我们共同来思考怎么来摆脱恐怖主义的威胁。
周庆安:
其实我换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当全世界都在关注这艘军舰的时候,实际上恰恰说明美国海军在命名这艘军舰的做法是对了路子,因为他用命名这艘军舰的做法来显示美国在反恐战争中间走在舆论战的最前沿,可以说“纽约号”本身是美国舆论战的一个急先锋。因为在美国军事历史上头“纽约号”是第五艘,之前有四艘都以“纽约号”这个方式来命名,第五艘军舰跨越传统,用“纽约号”这个方式来命名,本身是美国海军攻关战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套攻关战略对于美国人来说非常熟悉,比如说我们看硫磺岛战役之后有一张非常著名的照片,三个美军士兵指着一个旗,那是摆拍,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个场景被摄影师忽略,但是我们又需要重新提振士气,所以我们要拍一张那样类型的照片,其实“纽约号”的做法和硫磺岛当时的做法非常相似,但问题就是这种做法有效果,这种做法激发起,包括纽约人在内的美国人这种心理的信心,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纽约号”驶入变成了一个盛大的媒体仪式,本身就是这种舆论战的一个胜利。
张羽:
杨禹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艘军舰。
>>>点击回顾视频
正在评论:“纽约号”军舰使用了7.5吨世贸钢材
杨禹:
这艘军舰刚才庆安介绍了一下,我觉得这艘军舰身上还有一些故事。比如说在它建造的过程当中,嵌入到军舰舰首的这7.5吨钢材,是有关方面在世贸废墟里面经过了精挑万选之后选出来的,其实当时我们还很关心,其它的钢材去哪儿了,其它的钢材其实有很多途径都流散到世界各地,被很多人去收藏。当然这7.5吨可能收藏的位置现在是最受瞩目的。
再有一个,这艘军舰是在新奥尔良的船屋里边建造的,在建造的过程当中,2005年经过了那场著名的飓风,那场飓风虽然没有对军舰本身,半成品造成什么损害,但是把很多建造军舰工人家属的生命给夺去了,所以说这艘军舰经历了美国两场新世纪遇到的劫难,所以美国人对它带有很多心理上的期待,希望它能够唤起一种记忆。还有我想这艘军舰它将来的目的,是用在把反恐的部队输送到反恐的目的地去,所以它直接投入了战场。
张羽:
刚才庆安也讲到,美国人造这艘军舰是要提振他们士兵和民心,你也讲到这艘军舰的具体目的是要送战士到反恐第一线。反过来,如果从恐怖分子来改的话,如果打掉这艘军舰的话,也是打击了美国民心和信心,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移动的目标?
正在评论:“纽约号”将把美国士兵运送到反恐第一线
周庆安:
实际上,两栖攻击舰在美国海军序列编号叫LPD,如果恐怖分子已经打到了LPD,意味着美国在整个反恐战线上他的第一线部队已经伤亡殆尽了。所以这艘军舰之所以用“纽约号”来命名,恰恰是因为两栖攻击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可以远程投送登陆的战士,而不用直接靠近海滩。所以它避免了和恐怖分子的第一手接触。其实这个行为让我们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9•11”历史记忆,可以用在这条军舰上,其实也可以用在美国海军的很多其它的问题上,像刚才杨老师说的博物馆,在美国大量的博物馆,比如说华盛顿有个新闻博物馆,在这个新闻博物馆中间就有一个“9•11”的刚架,双子的刚架,它可以撒到世界各地,把“9•11”的记忆用在世界各个范围之内,但是每一个范围之内,美国人的设计都经过了精心地保护,如果这条军舰真的出现在反恐战场上的话,它一定是一个反恐的明星,而很难成为一个反恐的目标。
杨禹:
对,我想在目标这个问题上,世界舆论恐怕都在提,恐怖分子会不会针对它做一个有针对性的攻击,其实我想它从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象征意义的目标,它象征着什么,象征着八年以来世界上以美国为主导这种反恐模式现在仍然在泥潭当中跋涉,依然是打击反恐的力量在明处,而恐怖力量在暗处,这种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而且军舰本身的出现,我想其实从另一个角度,从中国人关心它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也提醒我们,任何一个国家难免遇到一些灾难和磨难。当遇到这些之后,它的一些纪念物、遗留物,能不能得到这个国家国民发自内心的一种尊敬,比如说我们国家去年刚刚经历了“5•12”大地震,像汉旺镇的遗址,像映秀镇,其实很多遗址,我们都去过,走在那个遗址里边,无论过了多长时间,你走在那里边,心情就是能够投放到那个场景当中去,能够唤起你很多对灾难的记忆,还有对战胜灾难过程和那种精神的回忆。
>>>点击回顾视频
附标题3:欧盟一体化进程迎来重大历史突破
张羽:
这个话题就聊到这儿。我们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三个关注点,我们想来关注一个历史性的话题,那就是由于捷克宪法法院在北京时间今天下午认可了《里斯本条约》,捷克总统克劳斯将在条约上签字,这就标志着27个欧盟成员国通过了被认为是具有欧盟宪法性质的《里斯本条约》。也就是说,最早从今年的12月1日开始,这个条约即将生效,欧洲这个古老的大陆迈向一体化的进程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重大意义的标志的时间点。两位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里斯本条约》特殊在哪?为什么说这个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欧洲一体化又往前走了一步?
正在评论:里斯本特约将通过欧盟一体化获重大突破
周庆安:
实际是《里斯本条约》可以说是欧盟的一部宪章,在2007年的时候,由于法国和荷兰的反对,第一部欧盟宪章曾经流产,在欧盟宪章流产之后,欧美各国为了加强一体化,需要用另外一种法律的形式来替代曾经流产的欧盟宪章,所以欧盟主要国家在里斯本签署了这样的一个条约。
这个条约的核心关键有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它确立了欧盟这个体系整个行政架构,比如说前一段时间大家看到非常热的,所谓欧盟理事会主席布莱尔要不要竞选欧盟总统这个事情,这个是整体架构的一个部分。第二个部分,确立了欧盟内政和外交事务的投票方式,现在欧盟整个投票方式是各个国家都要同意,就是所谓的一致同意的方面,从《里斯本条约》正式履行开始,将进入一个多数同意的阶段,就意味着多数国家同意,而且是通过加权的方式,通过人口、经济总量加权的方式,多数国家同意之后,欧盟的内政和外交政策就可以得以实施,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捷克反对,波兰反对,很多国家有这样的意义,他们就担心在多数同意过程当中可能会让部分欧盟国家丧失自己更多的权益。
张羽:
尤其小国。
周庆安:
尤其是小国。
杨禹:
刚才庆安就说到了,我们看欧盟这些年来的新闻,包括《里斯本条约》取得通过的过程,其实我们就看欧盟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矛盾就是欧盟要追求一种统一性,而各国在追求这种统一性基础以上又要保持自己一定的独立性,这种统一性和独立性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欧盟发展内部的矛盾主线,应该说《里斯本条约》的通过,就是在这条主线上暂时抛开了包袱。
张羽:
进一步往统一线上走。在签署这个条约之前,捷克总理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这列火车行驶的如此之快,就是指欧盟一体化这样一个进程,如此之远不可能像我们许多人希望那样停下来或者走回头路。今天可以说事情有一个重大的突破,你们认为这个条约的签署,是不是意味着欧盟走向它的一个理想,就是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已经为时不远了。
杨禹:
我们今天看到新华社发了一个消息,今天温家宝总理给巴罗佐打了一个电话,是沟通了一下中国跟欧盟马上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一个态度,其实欧盟能够用统一的声音来说话是非常重要的,近的是在哥本哈根,远的在很多重大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过去欧盟很难在一些问题上面迅速地达成内部的一致,今后恐怕这方面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周庆安:
其实从这次《里斯本条约》的签署,包括捷克最后的宪法法院批准《里斯本条约》,这样一个整体的脉络来看,我们看到两个字就是妥协。实际上捷克之所以能批准,是因为欧盟同意了捷克在一部分公民权利的问题上享有豁免权,就是当欧盟的宪法和国内法律冲突的时候,他可以以国内法律来优先考虑自身的权益,实际上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地区,大家从中学课本上可能能学到的苏台德地区,但是实际上我们看这个妥协的问题,我们会发现,欧盟内部是可以通过妥协达成很多最大共识,但是如果欧盟参与世界事务的时候,在整体的国际事务平台上妥协也是非常重要的……
(开放式结尾)
责编: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