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回顾视频上集
>>>点击回顾视频下集
导视:
G20峰会各国首脑齐聚匹兹堡,危机之中国际格局面临新挑战。而中国诉求又将在峰会中如何体现?9月匹兹堡撬动未来世界政治经济的结构板块。今晚《环球视线》联手《24小时》打造一个半小时匹兹堡金融峰会特别节目——聚焦G20,敬请关注。
主持人 张羽: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聚焦G20峰会特别报道》。
G20峰会的多重奏今天正式将展开另外一个华彩的乐章。从初遭危机时的华盛顿峰会的惊心动魄,到伦敦峰会的同仇敌忾,一路走来,金融危机的愁云惨雾似乎正在逐渐地散去。
今天在钢铁旧都匹兹堡,在众人的瞩目下,新的乐章奏响了。匹兹堡峰会,将再次检验每一个国家对抗金融危机时所取得的成果。而与此同时,在危机渐渐消退的时候,欧盟、美国、“金砖四国”都纷纷要亮出自己的底牌,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今天的节目将从22点30分开始一直到今天晚上的23点55分,在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将和中央电视台在匹兹堡G20峰会现场的记者进行卫星连线,而且还将邀请权威的经济和国际政治领域的专家,对这次峰会进行解读,希望您能持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匹兹堡的情况,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来自于匹兹堡最新的现场信号,现在是匹兹堡当地时间早上的10点多,跟我们是12个小时的时差。据我们了解,就在一个小时前,也就是九点半左右,峰会已经正式开幕了,稍后我们会连线在匹兹堡的记者了解会议的最新进展。首先我们还是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峰会的背景和开幕的情况。
附标题1:G20匹兹堡变奏曲开演
(播放短片)
解说:
9月24日的匹兹堡,多云的天气始终没有放晴。这似乎与各国首脑此时的心情一样,充满问题,但依然还看不到清晰的结果。
G20峰会开幕了,数万名装备精良的警察严格盯梢,让气氛有些凝固。刚刚爆发的示威游行气焰未熄,而即将登台演出的各国首脑们也已经摩拳擦掌,承受着期许与质疑,怀揣各自的“小九九”,谋定着新的全球经济秩序。
傍晚时分,绿草如茵的菲普斯温室植物园门口,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夫人米歇尔迎接着陆续抵达的二十国集团其他领导人。作为东道主,美国的安排似乎精心周到。奥巴马在温和舒适的植物园和20国领导人共进了工作晚宴,夫人米歇尔则在匹兹堡的市郊罗斯蒙特农场和第一夫人们共进了晚餐。而美国财长盖特纳选择的是在戴维劳伦斯会展中心与20国财长举杯相聚。看似和谐的戏剧,却蕴含着变奏的可能。这是G20峰会的第一次晚宴,但愿它并不会成为最后的晚餐。
张羽:
马上来连线现在正在匹兹堡的我台记者申家宁,家宁你好。
视频连线:本台美洲中心站记者申家宁
申家宁:
你好张羽。
张羽:
家宁我们知道在将近一个小时前会议已经正式开始了,现在会议现场的情况怎么样?这次会议大家最关注的焦点在哪里?
申家宁:
是这样的。这个会议原定应该是9点半开始,但是稍微有一些推迟,会议正式开始的时间应该是9点55分左右,根据现场提供的公用信号的画面,我们看到在会议开始举行之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寒暄。按照会议的日程,今天上午是举行一个开幕式,随后是举行第一阶段的会议,中午的时候有一个工作午餐,在下午的时候举行第二阶段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将阐明中方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阐述中方的看法和立场,并且介绍中方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
张羽:
我们知道这次G20峰会是从匹兹堡的绿色心脏菲普斯温室植物园开始的,主会场也设在了号称全球最为绿色的会议中心,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场的情况。
申家宁:
是这样的。像你说的菲普斯温室植物园,很遗憾,昨天晚宴的时候我没能到那儿采访,但是因为晚宴要在那儿举行,也就是说这次G20峰会是从那个地方开始的,所以在19号我来探班的时候,是特意去菲普斯植物园看了一看,这个植物园是建于1893年的这样一个建筑,是典型的玻璃跟钢结构的建筑。但是在2005年左右进行了一次重建,现在是一个绿色的建筑。奥巴马选择在这个地方欢迎G20各国的领导人是别有用意的,用这个植物园作为匹兹堡的一个代表,一个象征,就是匹兹堡本来就是从一个重工业的城市向清洁能源、新兴产业转型的这样一个成功的代表。菲普斯植物园也就是这样的一个缩影,它把传统的钢和玻璃结构跟现在的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结合在了一起。
说到今天这个会议的会议中心,它也是一个绿色环保的建筑,也可以说是匹兹堡成功转型的一个代表。另外我想值得一提的就是今天中午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将在安迪•沃霍尔博物馆设宴招待各国领导人的夫人。大家知道,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的大师和一个代表者,在这个地方设午宴也是为了展示匹兹堡丰富的文化内涵。
张羽:
听说当地由于担心安全问题,很多商店都关门歇业了,是这样吗?
申家宁:
是的。现在跟我19号来的时候做一个对比,那个时候来的时候,感觉城市虽然是在为迎接G20做准备,到处也可以看到迎接各国领导人的横幅。但是总的来说,那个时候感觉还是比较的平静和有序。这次来的时候,我昨天下午从纽约飞到匹兹堡,一下飞机我就感觉有一些不一样了,从机场到饭店的路上大堵车,好在他们交通信息系统还是非常地发达,出租司机立刻就打电话问,说为什么我们这个路段拥挤,然后就得到了信息,说是在给与会元首的车队让路。大家知道,匹兹堡只是一个大约有30万人的这样一个小城市,第一次举办这么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大家可以想像,他非常担心安全会出问题,所以是调集了5000人的警力,除了匹兹堡本地的警察之外,还从宾夕法尼亚州以及临近各州,还有从联邦政府、国防部等等调集了大量的警察和兵力来保证安全。
但是还是有一些抗议示威的情况发生,为了担心安全,也是为了担心会议期间交通拥堵,很多的商家根本就关了门了。而且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说,有人出门的时候就不敢穿正装,而是穿休闲服,他怕穿正装会被抗议示威者往身上扔东西。
张羽:
你刚才提到了即使警方如此严阵以待,但是还有不少抗议示威者,我听说的最新消息,一些抗议示威者跟警方发生了冲突,造成了局部的骚乱,现在情况怎么样呢?
申家宁:
是这样的。在昨天的时候大概是1000名左右的示威者要到会场来游行,但是警方说他们事先没有申请,因此是属于非法的游行。对这些人群进行驱散,这些人打着横幅,一方面抗议各国政府对于银行和跨国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另外也有人打出了“反对资本主义”的标语和旗帜,警方动用了催雷瓦斯,还有胡椒喷雾来驱散人群,这些人群向警察投掷石块,把一些警车的车玻璃都砸碎了,所以场面是非常的混乱。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昨天的骚乱当中是有66人被捕,但是这些抗议者看来还不会罢休,他们宣布今天还将继续抗议示威,而且会有100个地方是他们抗议示威的目标。
张羽:
我们刚才了解的情况是刚才进行暂短的休会,现在又开始开会了吗?会议会进行到什么时间呢?
申家宁:
是这样。因为我们现在的这个地点离会场还有一段距离,而且这个地方我也没有办法看到会场内的公用信号,所以现在会场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不能马上告诉你,但是按照会议的议程,在开幕式结束之后,很快就会接着进行第一阶段的会议。
张羽:
谢谢家宁,请你继续在线,我们随时连线来了解会议的最新情况。
>>>点击回顾视频上集
>>>点击回顾视频下集
今天演播室我们也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就是我们的特约评论员杨禹,一位是我们的特约评论员叶海林,欢迎两位,我们来探讨匹兹堡峰会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当然我们还有一位遥远的嘉宾,但是近在咫尺,那就是在伦敦演播室,通过视频跟我们连线的环球财经研究学院的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他现在正在华盛顿的演播室。你好,向先生。
向松祚 环球财经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你好,张羽。
张羽:
首先我想问您,您现在是在美国的政治中心,在美国的心脏华盛顿。你在去美国的路上,在当地所了解的是,美国当地对这次峰会有着什么样的期待呢?听到相关的议论了吗?
向松祚:
其实我昨天到华盛顿,跟几个美国朋友在一起晚上去喝一杯,我跟他们谈到这个问题,美国一般民众他们对G2O峰会并不太怎么关心,虽然匹兹堡弄的很热闹,但是其实美国民众现在关心的焦点是他们医改方案,就是奥巴马政府最近推出的医改方案。而且我看到美国主要的报纸,还有电视台的新闻对G20峰会并没有做太多的关注,很多报纸其实都把它放在很中间的一个版面,并没有是头版头条,像我们中国一样非常的关注。所以我想他们对G20峰会也没有太多的期待。倒是华盛顿,比如说世界银行,基金组织的官员,他们对G20峰会是有比较多的期待,他们可能希望能够对这两大机构的改革,特别是对于未来各国如何管理全球经济,能够拿出一些具体的方案。
张羽:
你刚才讲在美国的民众对这次峰会并不是太关注,也讲到他们有可能对这次峰会没有什么太大的期待,你认为这个会议对美国不重要吗?
向松祚:
因为美国民众他们认为,20个国家坐在一起,他们觉得不会有特别具体的措施。各国领导人在一起,可能会发表一些好的声明,如果有具体的措施他们认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实际上G20这个组织,虽然开了三次会,但是还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机构,而且它下面没有一个工作小组,昨天我跟几个美国朋友谈到,他说G20峰会实际上现在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组织,因为它下面并没有一个常设的机构,如果真是要像奥巴马那样,要达成以后,通过G20这个架构来管理全球的经济,来协调全球各国的政策,它下面必须有一个常设的机构,至少有一个工作小组来进行工作,才有可能。
张羽:
向先生,我们演播室还有两位嘉宾,是两位评论员。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其实您刚才提到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美国人之所以不期待,是因为觉得G20,说俗了叫没用,或者说是务虚。两位认为这次G20也是一个纯务虚吗?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吗?
杨禹 特约评论员:
我想像这样一个20个国家共同召开的国际会议,美国一般的老百姓他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不了解,不期待,或者不抱太多希望,我觉得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一个是美国民众他对自己身边的,跟自己直接相关的经济生活最关心,而且他自己目前的经济生活当中矛盾很多,既有经济危机给他带来的这些影响,还有像医改方案悬而未决可能给他带来的影响。再有一个,像这样的国际会议对美国的民众来说,国际会议所产生的最终的结果能够传导到他的生活里边,恐怕要经过很长一个环节。
叶海林 特约评论员:
应该说时间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我们知道,美国老百姓素来是不关心其他国家的事情,特别是在美国的土地上召开这样一次,在全球85%经济总量的国家的一次峰会。实际上对于美国人来说,美国人的想法会是另外一个解读,那只不过是美国领导,另外19个国家来解决当前这个问题而已,他的观念使他对这样一个会议不会有太高的期待,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这种心理自二战以后美国人其实一直都有,问题在于说今天美国的现实的国力是不是还能够支撑的起他这种非常自信的心态,美国毕竟解决问题的时候,美国的老百姓可以不关心这些事情,但奥巴马总统不能不关心这些事情,他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说不要指望美国一个国家去解决全球所有的问题。应该说,至少从美国的官方层面说,他们这种心态已经跟十几、二十几年前,特别是跟小布什时期心态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张羽:
不光不能只指望美国,也不能指望原来的富国俱乐部G8,所以我们看到了现在的G20一年三次会议。向先生,刚才其实您也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抛开美国民众的反应不谈。还有一个,我们对这次峰会能有什么样的期待?我说的是全球,大家有这样一种说法,说现在金融危机的愁云惨雾可能已经在慢慢地散去,抱团取暖的时间过了,这次会议是不是能取得一致的共识或者有什么具体的举措呢?
正在评论:议题设置展开博弈 大家各有打算
向松祚:
我想G20峰会最主要意义是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坐在一起,把世界经济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大家提出来讨论,我想经过多次的讨论,在有一些具体的方案方面一定会达成一些很具体的协议。实际上,美国人主要关注的一个最大的议题是说把G20要变成未来的一个常设机构,用G20来取代G8这个组织,来管理全球的经济。实际上我看到美国的电视台,包括CNN,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包》他们关注的焦点,他们报道的重点是在这个方面。这个重点,G20能不能发挥这个功能,能不能取代G8成为管理全球经济一个非常有效的组织,现在其实世界各国表示怀疑的,比如说欧洲,欧洲其实对这个事情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欧洲比如说德国的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他们所关注的是如何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特别是限制金融企业高管的工资。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首的这些国家,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结构里面,特别是在基金组织里面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有更大的声音。其实大家分歧是非常严重的,我昨天跟世界银行的一些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们也提到,实际上大家分歧非常的大,怎么能够达到一些具体的,能够达到一些共识,在原则上大家现在共识是有,但是具体的方案上,这一次的匹兹堡峰会也很难达到一些共识,所以可能还要经过几次的峰会。比如说下一次可能在韩国的峰会,还有未来在加拿大的峰会,可能还要经过两到三次的峰会,也许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才能达到真正的可以实施的一个办法。
张羽:
其实向先生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能不能成为常设机构取代G8。第二个问题,能不能在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当中最后形成共识。
>>>点击回顾视频上集
>>>点击回顾视频下集
正在评论:G20的未来之路将往哪儿走?
叶海林:
我觉得是这样子。谁最希望G20取代八国集团,谁最不希望,其实是老欧洲的这些国家最不希望G8的地位被G20取代,因为原本情况下就是一个美欧架构,除了俄罗斯以外,俄罗斯又有一个地缘政治,矛盾与其他的七国往往是处于一种对立面,另外的老欧洲的五个加日本,他们会最希望延续原有的G8架构,使得美欧加上日本这样一个架构能继续成为全球游戏规则制定者,现在谁最希望改变,一方来说,“金砖四国”我们肯定希望加强我们在,以G20为框架,新兴工业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整个全球经济中的作用,这个我们是很希望的。
另外一点,美国会非常希望,因为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大家已经能感受得出,美国对于老欧洲的态度就是说,我要钱的时候你没钱,我要人的时候你也没人,要钱就是说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需要你出钱的时候,老欧洲的困境和美国是一样的,拿不出钱来。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陷入困境的时候,我需要你出人的时候你也不出,这种情况下,我不如去推一个新兴工业国家这样一个俱乐部,来把它扩容,通过扩容来增加活力,来取代老欧洲只搭便车不作为这样一个长期的与美国的关系,把这种关系给它淡化掉,把G20弄成一个更符合美国心愿的这样一个由美国来主导,由新兴国家来贡献力量的这样一个架构,所以我们也看得出,在IMF改革中,美国成了一个比较积极支持新兴国家来扩大那5%,但这里面是有条件,美国可不打算从自己的16.7%里出。
张羽:
欧洲里拿。
叶海林:
对,他要从欧洲那儿去拿。
张羽:
所以虽然利益出发点不一样,但是在G20这个框架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和这些新兴市场国家是有共同利益的。
杨禹:
对,我想从G20跟G8的关系来说,今后恐怕并不是G20完全替代G8,G8依然会存在,这两个机制恐怕会有一个分工,我们知道G20是生于忧患,从原来部长级的会谈到变成一个首脑的峰会,是因为这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过去之后,它能不能够平滑地过渡到在一个非危机状态之下,它能够依然发挥过去一年以来在危机当中发挥的作用,这里边还画有问号。将来的G8恐怕更偏向于去讨论政治和军事的问题。
张羽:
从三位的探讨来看,我们也看到G20这样一个游戏到底它的本质是在哪里。好,我们先聊到这里,稍后继续。
隔断:
张羽:
欢迎回来。虽然我们看到正式的会议还在进行当中,但是从之前我们了解的很多消息当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次G20集团的峰会,可以说是多方的博弈,刚才几位专家也谈到了,在这样一个暗战四起的情况下,他们博弈的焦点在哪里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点击回顾视频上集
>>>点击回顾视频下集
附标题2:各集团博弈G20
(播放短片)
解说:
空气清新的匹兹堡,举杯相聚的欢迎宴,恐怕都不能掩盖G20峰会实质上是一场利益与权利博弈的暗战。
维稳、金融监管、协商退出策略以及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系列议题。由于各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态势不同,各国的分歧也开始逐渐显现。
欧洲国家想要加强对金融机构人员薪酬的监管,个性强烈的法国总统萨科齐更是在会前扬言“如果匹兹堡G20峰会在金融监管上没有取得进展,我将退出首脑会议。
萨科齐 法国总统:
主题思想不容改变,由伦敦开始的改革,将进一步扩展,这是没有任何协商余地的。
解说:
然而美国人显然并不想聆听萨科齐发出的警告,对于“限薪”的兴趣实际上相对索然,美国认为这种做法并不现实。而今天来自匹兹堡的最新消息,欧盟打算成立一家银行的超级监管建构,可监管包括英国在内的欧盟各国银行。另一家泛欧机构将专门预警金融危机早期信号。此外欧盟还将成立一家保险商和金融市场监管机构,一个要求自我改革,一个要求全球监管,鸡同鸭讲,自说自话,不知能否得出最终的结论?
由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组成的“金砖四国”集团则把主要的目光放在要求扩大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决策权。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罗斯及其他大型的新型市场经济体对目前的国际金融体系感到不满;据印度官员透露,印度总理辛格在启程前曾表示,他此行将呼吁国际社会给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大的金融话语权,以便更好的实现他们在金融领域的推动作用。同时,亚太地区的G20成员国,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印尼,则认为他们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应赋予他们更大的决策权。然而在这一问题上,面临削权的欧洲则态度不积极。
在此次峰会上,美国、欧洲和亚洲国家都在极力促成将各自的立场转化为实际措施;而各集团在整个立场协调过程中的策略差异,则显示着该集团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地位变化以及在利益需求上不小的差异。
正在评论:议题设置展开博弈 大家各有打算
张羽:
我们可以看到20个国家实际是各有各自的目的,坐到了一个共同的谈判桌上,希望能通过博弈,最后是求同存异,最后达到一个目的地。经过大家的博弈,最后这次会议确定了四个主题,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主题叫维稳。就是还保持现在的经济和金融局势的稳定。第二叫退出策略,第三是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第四是限制高管薪酬。在这样四个主题下,各国有什么样的目的和策略?为什么会确定这样四个主题呢?我们首先想请问一下向先生,您认为这四个主题的最终形成是因为什么?在这四个主题的框架下,各国会有什么样的目的来实现呢?
向松祚:
其实我们看到,我也注意到美国的一些主要媒体,比如说《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他们的评论。G20这个组织大约可以分成三个集团,一个集团就是美国和英国,第二个集团就是欧洲大陆的这些主要国家,特别是德国和法国,第三个集团就是发展中国家。其实这三个集团里面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关切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比如说美国和英国他们是反对现在提出退出的策略,而且他们反对对金融的高管工资等等进行限制,所以他和欧洲之间他们是有很大的分歧,特别是在改革基金组织,在退出策略,在金融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对金融高管工资的限制方面是有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背后核心是什么,核心是因为美国和英国还是希望保持华尔街和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如果对金融监管的太严厉,特别是对华尔街这种企业的高管的工资,他们薪酬的结构,如果监管的太厉害,他们认为会削弱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所以这个是美国不愿意做的。
发展中国家,他们和美国之间的差别在哪儿呢,美国这次要推出一个叫平衡增长的一个提案,一个议案,所谓的一号议案,这个议案实际上把世界经济调节的责任,把世界经济不平衡的责任主要推向了以中国、德国或者是石油输出国这些有大量的贸易顺差的国家,就是调节的责任主要要这些国家来承担。实际上发展中国家要求的是两条,一条不要搞贸易保护主义。第二希望在国际金融体系里面有最大的发言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大陆和美英他们之间是有分歧的,然后发展中国家和美国之间是有分歧,所以我想四大议题里面,其实核心的焦点应该是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监管的改革,以及谁为金融危机,为未来全球经济的平衡来承担更大的责任方面。至于说维稳和退出策略,其实在前不久,伦敦20国财长和中央央行会议上已经把这个调子定了,我不认为这个调子在匹兹堡的G20峰会上会有什么改变,这个调子会不变。
张羽:
两位。
正在评论:美国摆下的是“鸿门宴”吗
杨禹:
我觉得多方围绕这四大议题博弈也很有意思,我们通过这四个议题可以看,有的议题,像维稳,这个大家基本的看法是差不多的,退出的策略,主要的矛盾是美欧之间的矛盾。最后高管限薪的,恐怕也是美欧之间的矛盾,而中间的第三个国际金融改革是发展中国家和欧洲之间的矛盾,美国现在又突然站到了发展中国家这一边。我看的有的媒体报道说,这次G20峰会是不是美国摆下一个“鸿门宴”,我觉得他用“鸿门宴”来说它,可能是为了说这个有难度,但是它跟“鸿门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一条主要的矛盾线,在这次G20峰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多方不断地排列组合他们的矛盾线,有的时候项庄舞剑就不是意在沛公了,可能是意在项羽,这个关系很混乱。
张羽:
所以在国际金融结构改革这条线上的话,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还是站在一条线上的。
杨禹:
对。
叶海林:
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老欧洲占有的份额实际上在IMF里是最大的,他整个的经济实力跟美国相差不远,但美国占了百分之十六点多,老欧洲的所有国家加在一块儿占了将近百分之三十,美国提出来说,既然你不能帮我实际的忙,那我要减你一点份量去给能帮忙的那些,我觉得这个从美国的角度来说一种很自然的心态,这种心态当然客观上有利于我们,但我们同时要注意到,尽管现在IMF打出的旗号是要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去分权,但是我们知道,在投票的时候并没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概念,大家的投票是。
张羽:
按比例来的。
叶海林:
按比例来的。而且美国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也就是说只要10.7%的数字不改,欧洲和“金砖四国”之间如何分配,对于美国来说这个并不重要。
张羽:
美国的主导性不会改变。刚才向先生也讲到了,这次四大主题当中,比如说谈到退出机制的问题,向先生认为这次退出机制其实跟伦敦峰会定的调子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从现在公布的公报来看确实,提法叫做避免过早退出经济刺激政策,这个说法很官方,向先生怎么来看这种说法呢?
>>>点击回顾视频上集
>>>点击回顾视频下集
正在评论:G20就经济刺激退出策略或达成一致
向松祚:
因为现在我想,各国对未来经济的推测是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美国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的经济情况,并不是非常地理想。对2010年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包括基金组织,包括世界上很多的经济专家他们的预测也是分歧非常大。所以实际上现在全球经济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全球经济是不是已经开始复苏了,大家分歧很大。所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分歧,所以我想各国在退出的策略,什么时候退出方面我相信不会达成一致。比如说美国和英国,他们现在的经济仍然处在一个非常低速增长的阶段,所以美联储最近继续维持利率不变,维持利率不变可能会延续到每年的二季度,一直会是这么一个状况。英国的经济尽管现在开始有好转的迹象,实际上他认为经济的复苏仍然还没有开始,只是有一个迹象还没有真正开始。所以我想在退出策略方面,英美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正如他们在伦敦的央行行长或财长会议上表示的一样,就是说我们现在根本就不要谈退出,什么时候退出,我们可以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来谈这个话题,提前来想以后要退出的时候怎么退出。实际上德国和法国他们在一开始,实施这样的刺激政策的时候,他们就有不同的意见,所以德国和法国他们是比较积极。其实他们这个积极背后的原因是希望英美不要再做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正在评论:从“救市”到“退市”如何开第一枪?
向松祚:
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和欧美又不太一样,发展中国家,我觉得现在已经开始在比较认真地考虑如何来控制,可能在未来造成的那个通胀的情况。但是这个里面我觉得一个核心的问题在哪里呢,核心的还是美国的态度,美国怎么来判断全球经济,因为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的政策,实际上对全球所有的经济体都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我想这一次的匹兹堡峰会,包括美国的媒体都有报道,在退出策略上,可能大家会形成一个意见,可能什么时候退出的时候,是通过基金组织,大家在一起讨论,还是说要有一个协调的机构,大家共同来决定,说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向全世界的市场发出一个信号,所以这个时候,峰会里面可能会为伦敦这个信心制定一个相对比较详细的日程,大家什么时候来讨论开始退出。
张羽:
向先生这个解释我能这样理解吗,虽然大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不太一致,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太一样,但是希望能通过这个会议达成一个共识。在退出的时候至少大家有个协商,打个招呼,或者有个商量。最好能行动一致。
杨禹:
我觉得关于退出其实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则,并不会因为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而改变。第一,每一个国家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去选择自己用什么样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第二,每一个国家真的要调整自己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时候,严格意义上说。
张羽:
也不需要跟他打招呼。
杨禹:
不需要请示任何人的。但是在这两个基本原则基础之上,通过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我们现在希望国际社会形成一个,当我要改变的时候,我跟大家都通个气,说一声,这样让大家退出能够尽量地形成一个整体上的协调。
叶海林:
讨论退出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因为毕竟有一点,我们知道,在救市期间,你花的每一分钱,将来你都是要还的,不存在一个,我们现在花了一大笔钱,然后将来我们不用考虑我们怎么去把这笔钱拿回来的问题。
另外一个因素就要看到,如果美国不去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其他的国家,不会有多少国家敢真的在美国没有动作之前就大规模地去调整自己目前的经济策略,因为外部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你冒然地去改变本国的国内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像跟美国贸易联系非常密切的,不管是老欧洲的德国还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美国政策调整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当然我们更要考虑我们国内的问题,因为毕竟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和对美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它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我们在考虑我们政策的时候,要把这个时间差计算进去。
张羽:
在现在这个节点上,我们中国也明确表态,包括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也明确表态,中国现在是不会退出,还要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中国现在表示的一个态度。
正在评论:中国认为考虑“退出策略”尚为时过早
杨禹:
对。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向先生,向先生你在华盛顿有没有看到,像美国的官员、学者或者舆论,或者包括欧洲的舆论,他们除了在谈到自己该什么时候退出的同时,他们有没有向中国发出什么样的期待或者信号,是希望你中国,你早一点退呢还是说你慢一点,你把你那一点政策坚持下去,比我们坚持的时间还要长,他们有没有放出这种信号?
向松祚:
其实这个很有意思,杨禹提到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实际上我前不久一个礼拜之前,我在欧洲开会,其实欧洲各国他们表示明确,因为当时开会有欧洲很多银行的行长,包括东欧中央银行的行长都去了,他们在会议的期间和会议之后,我们比如说在一起吃饭,去酒吧喝酒,大家都说,其实他们不希望中国退出这个政策,他们希望中国继续维持这个刺激政策,因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希望,一个最主要的希望。这个确实是这样,因为今年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的70%是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这个70%里面其中又有70%是来自于中国。所以欧洲各国他们其实并不希望中国率先的退出这个刺激政策,他们希望中国可能采取更多的刺激政策。尽管美国有批评,说中国的刺激政策,比如说我们四万亿的投资,比如说我们信贷的扩张,主要去了国家项目或者去了固定资产投资,没有进到居民消费里面去。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希望中国能够继续保持刺激的步伐。其实美国也是一样,美国并不希望现在中国退出,美国希望中国能够维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因为中国快的增长,比如可以让美国的出口能够有一个比较快速的市场。所以实际上现在我没有看到哪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政策提出什么要求。倒是欧洲,特别是德国和法国对美国美联储的政策和美国财政部的政策倒是提出了这个要求,就是说,过去你们美联储的信贷政策太扩张,货币政策太扩张,你们美国的财政赤字太高,可能未来你们美国是一个大的问题。
我想背后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主要是美元这个体系,美元是全球一个储备货币,实际上美国扩张货币,扩张财政赤字,最终造成的通胀的效果是由全球来共同承担的,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欧洲提出说美国你们可能要小心了,你们应该率先退出。
这个里面我想提到,刚才张羽也提到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这一次,在今天这个会议上,匹兹堡峰会上我们会看到非常有趣的一个话题,各国的政策协调,特别是这一次退出,什么时候退出,怎么退出,各国之间怎么协调。奥巴马认为希望通过基金组织,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一个协调机构,但是这个里面,如果我们确定出来一个退出的策略或者退出节奏,如果哪一个国家他不按照这个节奏和办法来实施的话,给他有什么处罚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基金组织的总干事说,如果没有处罚的措施,各国实际上完全可以自行其是,你这个协调机构等于是没有用。所以我们要看一看,今天这个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在这个上面会有一些具体的看法和想法。
张羽:
您认为会出台什么具体措施吗?
>>>点击回顾视频上集
>>>点击回顾视频下集
正在评论:“退出策略”需各国协商解决
向松祚:
我认为不会。因为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比如说20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因为刚才各位也提到,20个国家,每个国家的经济情况都不太一样,每一个国内的情况都差别很大。即使大家确定了一个退出的策略或者列出一个时间表,比如说我们中国,我不按照你这个时间表走,你有什么理由来惩罚我呢。或者说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不按照这个节奏来走,你有什么理由去惩罚他,或者你要怎么惩罚他,是要进行贸易制裁吗?还是要有其它的办法,我觉得这个很难在今天达成任何具体的办法,不可能的。
张羽:
没错。退出机制的讨论我们更可以把它,不能看作是一个有约束力的条文,更多的是看作大家的一种态度或者一种共识,一种沟通的愿望。好,我们先讨论到这里,稍后继续。
隔断:
张羽:
就在这次峰会召开的前两天,美国抛出了一个“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方案”,要求各国解决经济不平衡的问题,这个方案抛出来以后,引来了很大的争议,因为美国的逻辑是这样的,他说因为美国消费了全世界的很多商品,所以才让美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我们来看看奥巴马是怎么说的。
奥巴马字幕同期:
经济均衡问题是匹兹堡G20峰会的议题之一,是必须寻求更加均衡的全球经济…,我们不能再回到中国、德国以及其他国家将所有东西都卖给我们的时代。我们正受到信用卡债务和按揭贷款的困扰,可是却没有东西卖给他们!
正在评论:白宫抛出“一号议题”的用意
张羽:
奥巴马是这样说的,他说经济均衡问题已经是匹兹堡G20峰会的议题之一,是必须寻求更加均衡的全球经济,我们不能再回到中国、德国以及其他国家将所有的东西都卖给我们的时代,我们正受着信用卡债务和按揭贷款的困扰,可是却没有东西卖给他们。
刚才杨禹说了一个比喻,说媒体有一种说法,把这次峰会比作美国设的“鸿门宴”,那如果我们听到了奥巴马这句讲话的话,还是有一点“鸿门宴”的味道的。就是大家都把世界经济危机的矛头指向起源是美国,但是现在美国在寻求一个责任的推托,说你看,不是我们美国,是因为你们把东西都卖给了我们美国,我们美国消费了全球的东西。他所提出这一点的意图是什么?他要增加他的谈判筹码吗?还要到引导重新来调整世界贸易经济的格局呢?
杨禹:
我觉得奥巴马说了这个话以后,我们在第一时间看到的媒体的一些反映,都在说奥巴马这样做是为了给他现在大张旗鼓的搞了贸易保护主义遮上一层华丽的外衣,但是我觉得这只是说到了问题的一半。因为我们看奥巴马这位总统,从他竞选的时候到他上任半年多以来,他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加上典型的理想主义的一位政治家,他做的很多事情里边既有非常实用的做法,就像刚才大家分析的那样,我相信恐怕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同时他也确实还有一点点,作为一个理想主义政治家的那么一种愿望,他推进医改就是出于这种思路,他宁肯这四年从政的经历能够跌宕起伏,他也要试图去完成一个所谓美国社会当中的百年大计,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风险。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想他一方面确实想掩饰一下贸易保护主义的这些具体做法。另一方面确实,美国也好,包括欧洲也好,很多西方国家,这些主流的经济学派,他们多年以来就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看待世界那个角度就是认为,世界的所有的问题都是来自于这种不平衡。
张羽:
屁股决定脑袋。
杨禹:
这种不平衡是什么原因就是现在这种原因,他现在把它提出来,我想恐怕奥巴马在未来的第一任期的三年里边,这个话他永远要挂在嘴边的。
张羽:
向先生给我们带来一点来自于美国的观点。
>>>点击回顾视频上集
>>>点击回顾视频下集
正在评论:“经济再平衡”明明修栈道 “贸易保护”暗度陈仓
正在评论:经济再平衡:披华丽外衣的贸易保护主义?
向松祚:
美国所谓的一号议案(平衡可持续增长议案)在美国也引起了很多的讨论。我听到这个议案以后我觉得是非常有贸易保护主义的色彩。我同意刚才杨禹的说法,他可能是在贸易保护主义这个上面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所以我们对这个一号议案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看,其实这也是美国经济金融外交的一贯的策略。就是他们提出一个东西,从原则上来讲世界各国都没有办法反对,你比如说他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他这个议案,他的原则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反对。比如说我们需要更多的刺激内需,比如世界经济的贸易需要更多的平衡,经常账户需要更多的平衡,这个谁能够反对呢。但实际上这个层面,我们要看到这只是一个假象,美国实际上推出这个议案的真实的意图他是要把这个责任,把金融危机的责任,把未来世界经济平衡增长的责任推给中国,推给其他的这些有经常贸易顺差的这些国家。如果这个议案一旦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他可能进一步地,下面就是说,如果你们不这么做,那么我就肯定要有一些贸易主义的措施要出台。
所以我想这个议案对于中国来讲,尤其选的非常地敏感。如果这个议案在G20峰会上得到大家的认可,可能下一步美国他就要求基金组织采取其他的一些措施,比如说你人民币要升值,如果你不升值,我就指责你操纵人民币汇率,我就要对你实行贸易制裁。而且有可能会跟,奥巴马前一段时间批准的轮胎特保案,或者其他的这些贸易特保案提供一个合法的依据。所以你看奥巴马这个议案一听了之后,首先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公开表示反对,她说这其实是一个假问题,她说国际经济失衡的责任根本就不是在我们这些贸易顺差的国家,因为大家知道,德国也是具有大量的贸易顺差的国家。这个观念我非常赞同,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于说我们中国人消费少了,我们把产品出口到美国,美国人买多了,然后我们反过来把贸易顺差再投资到美国去,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是美国过渡地货币政策的扩张,特别是过去30年,20年的过渡货币政策扩张和他们的金融创新,特别是华尔街金融创新,其实贸易顺差投资到美国的资金占美国整个资本市场不到20%,虽然我们看到很多国家买美国的国债,买美国的衍生金融产品,但是实际上买家主要还是美国自身。所以如果我们不认清这个原因,美国自己不承担主要的责任是不对的,美国把全球失衡责任推给发展中国家是完全错误的。所以他这个议案原则上大家没有办法反对,但是他可能背后是希望出售自己的私货,所以这一点我们要必须高度的关注和警惕的。
叶海林:
这个事情很有意思的,就是说我们来看奥巴马之前之后的一系列表态,它有惊人的逻辑上的一致性,我们知道奥巴马在竞选总统的时候,在刚刚当选总统之后那一连串道歉之旅的时候都表明了一点,美国是个尊重世界多元的国家,美国是主张世界应该是一个多伙伴的世界,美国还提出了很多巧实力,说的都很漂亮,但是那个时候,奥巴马表现的是一种对过去小布什那种强硬的外交作风的一种反思,美国觉得现在应该是尊重伙伴的时候,但现在同样的这些言论在匹兹堡上我们听说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美国是在推卸责任,就是说我现在是在尊敬你,不要把希望都放在我身上,因为我不想管,这个与他在之前的那种道歉之旅语调上是完全一样的,但实际上背后这个原因是完全不一样的,前面的我们还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对一种布什时代,过度的欺负人的这种做法有一点点反思,现在这个说法实际上就是说美国依然是一个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国家,但是却不打算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他要把责任推给其他的,包括像德国、中国这样的国家,但我们要考虑到,对于德国来说,德国毕竟是一个处于高端的国家,他的产品跟其他的国家来说,应该说不存在一个,广义上的竞争关系,你不得不买,这种情况下,德国的损失可能还会小一点,但对我们这样一个国家,出口产品具有广泛的可替代性的情况下,如果美国要说保证经济平衡发展,对我们的很多企业的威胁那就不是像对德国那么简单了。
张羽:
确实,其实现在由于美国的消费泡沫破裂了,美国总统这么说话,其实回过头来看,美国过去十年的发展,高消费一直在支撑着他的发展。我们再来连线一下我们前方记者申家宁,来了解一下现在会议现场的情况。家宁你好。
申家宁:
你好张羽。
张羽:
现在会议进行到什么程度了?现场情况怎么样呢?
申家宁:
现在是在举行第一阶段的会议,同时我的同事们正在准备在中午的时候,有一个领导人的全家福合影,我的同事现在已经在列队准备来等待拍摄这一场活动。另外张羽有一个比较新的消息,我不知道有没有向观众们介绍,加拿大媒体说,下一次G20峰会将会在加拿大举行,因为加拿大是明年6月份要主办G8(八国集团峰会),今天上午的时候,加拿大总理哈珀宣布,在举办G8峰会的同时要举办G20的峰会,有媒体评论就说,这表示着大家已经认为G20在应对全球经济问题上面的意义已经超过了G8。哈珀在今天早晨新闻发布的时候,他也说,G20就是20国集团领导人的金融峰会,是一个杰出的经济论坛,是真正有代表性的一个全球组织。
张羽:
看样子我们越来越看到G20取代G8的这样一个势头了。家宁你在采访期间,跟其他的国际同行在交流过程当中,他们关心的角度是什么?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呢?
申家宁:
他们关心的问题特别多。像包括刚才讲的,全球经济平衡,还有贸易保护主义,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还包括像G20的机制化,还有包括退出策略等等的问题,这些都是我的同行们非常关心的,张羽。
张羽:
好,家宁,请你继续在线,稍候我们再连线。我们下面也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全球媒体对这次G20峰会的关注。
(播放短片)
解说:
G20匹兹堡峰会是全球媒体的新闻大餐,一个细节就足以说明问题。1500多个记者席位,依然让来自全球的3000多名记者们每天打破头。
米歇尔 美国广播公司匹兹堡分台:
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这次峰会会对匹兹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希望各国记者能把这样的信息带回自己的国家,让人们知道匹兹堡是不错的。
>>>点击回顾视频上集
>>>点击回顾视频下集
附标题3:全球媒体热议G20
解说:
从去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至今,世界经济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振荡,通过一年的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全球经济向好势头明显。然而,面对此次峰会,各国之间激烈的分歧,媒体也都在观察之中,依然表示强烈的担忧。
雨果布劳恩 德国记者:
我对这次峰会不抱太大希望,因为我看到的是那些大国对如何解决危机并不感兴趣。
解说:
美国《时代周刊》认为,在经济危机爆发一年之后,银行家们与政府的决策者们仍在解决一个重要问题:如何防止经济危机再次发生?
与《时代周刊》相呼应的是,《意大利晚邮报》认为,每个人都很关注匹兹堡峰会,因为它能够防止另一场不可避免的危机发生。
如何在期待中寻找共识,在分歧中预测风险是20国首脑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在这次峰会上,G20峰会本身未来命运如何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英国《泰晤士报》披露说,20国集团领导人将在匹兹堡峰会上,就在未来两年内逐步淘汰8国集团的计划展开讨论。
而美国的《纽约时报》认为,曾经的富国俱乐部8国集团将被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20国集团所取代。
G20三次峰会,中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角色变了,是不是戏份儿也该变了呢?美国的《世界日报》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这次20国峰会,应该不避讳高度肯定中国在挽救经济危机上做出的贡献,这不仅是提升话语权的问题,也不是要鼓吹国际社会津津乐道的G2话题,而是要在国际事务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
隔断
张羽:
欢迎您继续收看正在直播的聚焦G20峰会的特别报道。
在前半段时间,我们全面了解了匹兹堡G20峰会的背景以及热点、议题,还有各国之间的博弈,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回来,看到我们自己中国的身上。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在这次G20峰会上的立场和目标。
附标题4:中国期盼G20做什么
解说:
全球瞩目的匹兹堡G20峰会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拉开帷幕。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就成为历次金融峰会的一个主要议题。为此,中国在匹兹堡峰会前夕,提出两点具体希望:应进一步推动形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具体目标,以保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基金组织中享有平等的投票权;同时希望在基金组织高级管理层中增加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人员的比例,以使管理层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和履行职责的合法性。
在加强金融监管问题上,中国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加强危机预警,改进全球和各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评估,关注国际货币环境变化,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增强金融机构的资本,提高流动性,实行稳健的分红和薪酬管理,提高单个金融机构抗风险的能力等。
在保护主义问题上中国明确提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有评论指出,中国将利用G20峰会平台,积极推动刺激经济政策的全球协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利益与世界的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张羽:
好,那么在这个环节,我们将继续来关注G20,我们又请上了一位嘉宾,是社科院世经政所的《世界经济》编辑部的主任张斌,欢迎你。还有两位,一个是杨禹,一位是向松祚。
刚才我们讲到说我们要关注中国,在开始分析20国之间的利益博弈的时候,我们讲到新兴国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关注点是这次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希望能在国际金融机构当中能占到更多的份额,占到更多的投票权的比例。我们最新得到的消息就是,现在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准备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的投票权从发达国家转到新兴市场国家,是不是意味着在这轮博弈当中,新兴市场国家获得了一定性的成果呢?或者取得了胜利?
杨禹:
新来者先讲。
>>>点击回顾视频上集
>>>点击回顾视频下集
正在评论:IMF改革迈出一小步
张斌 社科院世经所《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
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因为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之后,份额当初分了之后,之后几十年的过程当中都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到了这次金融危机之后,然后你看到了基金在分配份额上出现了一次变化,我想尽管变化的份额还是很小,只有5%,这跟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的力量崛起,还是不成比例,但是已经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变化了,这个我说是一个很大的成果应该不为过。
张羽:
向先生,这5%对于新兴国家意味着什么?现在有相关的测算吗?中国能占到多大比例?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
向松祚 环球财经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刚才提到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在这个G20峰会里面三大的关切,我想一个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第二个就是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特别是增强发展中国家你们的话语权;第三个是对跨境资金流动,特别是国际热钱流动的监管。我觉得在这三个方面,可能我们都会感到非常的失望。刚才讲,就是说现在美国提出来,说美国、欧洲可以转让5%的投票权给发展中国家,其实这个是杯水车薪,我觉得不是一个胜利,这只是一个姿态,一个非常小的姿态。
第二个,美国提出说,把过去的董事席位从24个减到20个,这个里面主要是让欧洲要让出来,欧洲的席位要减少,其实欧洲马上就强烈地反弹,特别是法国、德国非常强烈地反对。所以其实5%的股份分配到中国、印度,还有其他这些发展中国家,分割是非常小的。
正在评论:美国向欧洲施压 分权给新兴国家
向松祚:
第二个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根本没有任何的几项,任何的意愿,他准备放弃他的一票否决权。现在美国在基金组织里面占17%,加上欧洲差不多是45%、46%这个份额,所以实际上他们欧美加起来,在整个基金里面就占到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份额,这个份额是绝对的控制权,让出5%根本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尽管是一点小小的进步。
所以我想,这一点也反映了欧美在改革国际货币基金体系方面,在改革这个国际货币体系方面,他们是非常自私的,他们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同时我也看到,欧美有的媒体、有的记者说,说为什么他们对这些会议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他们觉得现在世界上缺乏一个真正具有长远历史眼光的一个领导性的大国,包括奥巴马政府在内,都没有领导世界经济的这个能力,因为他们实际上没有这个大度,没有这个大气的风格,来彻底地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仅仅让出5%,而且让出5%,在中国,在印度这些国家里面怎么分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正在评论:IMF改革迈出一小步
向松祚:
所以我想这一点其实算不上一个胜利,也算不上一个巨大的进步,仅仅是他们的一个姿态,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可能更加要团结起来,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和声音。
张羽:
向先生对这5%叫谨慎评价,不能看作是胜利。
杨禹:
对,我觉得刚才张斌说的和华盛顿的向先生说的,总体上对这5%是比较冷静、审慎和悲观的看法。我觉得同样的问题,我赞同他们的看法,但同时我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也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其实刚才张斌说到了,变化虽然很小,甚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它毕竟是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几十年以来,发生一个比较大的,从历史上看,纵向来看是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张羽:
破冰了。
杨禹:
对,再有一个,我想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金融体系的改革,它恐怕不是以一年、三年、五年为计量单位,这样的改革往往我们要拿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耐心来,可能张羽咱们都退休了以后,可能比例关系跟现在相比,还没相差太大。
张羽:
太大的变化。
杨禹:
但是这个趋势应该说还是积极的。那么同时我想,这次的改变5%可能没有实际意义,但是或许是这个改变的真正的时机还并没有到来,也许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那个时机到来了,改变的进度可能会一下子加快。
张羽:
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就是在国际货币组织当中的一个投票权、投票比例的问题,那么这个比例对于不同的参与国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这个比例一直也在进行着激烈的争夺,我们通过一个短片让观众来了解一下它的来龙去脉。
>>>点击回顾视频上集
>>>点击回顾视频下集
附标题5:IMF投票权暗战
(播放短片)
解说:
在峰会的重要议题中,IMF的特别提款权就是交锋的核心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最新数据统计,发达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为57%,其中美国的份额为17%左右,欧洲的份额为30%多,而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则只有43%,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的份额仅为3.8%、2.7%、2.4%、1.4%。
盖保德 美国著名学者:
我认为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时,国际金融机构的主导权应相应发生变化。
解说:
提款权的份额实际上就意味着IMF的投票权、话语权。尽管在此次匹兹堡峰会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阻止债券,使中国成为第一个签署债券认购协议的该组织成员国。而此后,印度和巴西也已经承诺,将分别购买100亿美元的债券,但是由于各成员国所占的份额未变,所以这样的举措并不一定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有所增加。
盖保德:
像中国、印度、巴西这样的国家,随着他们国家实力的增强,他们对国际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高,他们理应获得更多的发言权。
解说:
有媒体报道说,美国正在向欧洲施压,要求欧洲将其中的投票权份额减少5%,分权给中国等新兴国家,而新兴市场国家显然胃口更大,就在20天之前的金砖四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发布的公报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分配不公平问题,已经严重损害了其合理性,提议转移7%的份额,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有的总体份额,与其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大体持平。而就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会前记者会上,美国财长再次公开表示,支持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投票权。
盖特纳 美国财政部长:
这是一个有必要的转变,我认为所有国家都认可,增加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在这些国际组织中的投票权是一个有必要的转变,我想欧洲也认可这一点。
解说:
现在美国、欧盟以及发展中国家争夺投票权的暗战才刚刚开始,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从而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的话语权,是发达国家面对发展中国家实力上升所必须接受的现实。
而来自英国媒体今天最新的报道,在此次匹兹堡峰会上,20国集团领导人将很可能达成一致意见,将5%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从发达国家转给新兴经济体的国家。
张羽:
现在这已经成为事实了,我们刚刚得到的消息就是已经把5%的投票权从发达国家转向给新兴经济体的国家。刚才两位评论员都对这个5%持一个谨慎评价。
我们再进行一个专业名词解释,刚才我们的短片当中涉及到一个叫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它就是指的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中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纸黄金”,用以弥补成员国的官方储备不足。尤其像我们看到金融危机的时候,有的国家像冰岛,比如说整个国家破产了,银行储备没有了,像这种“纸黄金”就可以弥补他们国家的官方储备不足。
我们接着来探讨这个问题。虽然发展中国家,尤其新兴经济体,他在国际上经济的份额越占越但,但是他在这样的一个IMF的发言权却很小,一直在要求提高自己的发言权,虽然这个比例不高,但是我们看到中国一直在增资,IMF。刚才提到是500亿美金的阻碍债券,我们知道可以预计的是,在未来时间我们还会增资,为什么我们还会持续去增资它呢?向先生。
正在评论:增加投票权的意义
向松祚:
我想,因为在目前世界经济的条件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协调国际经济政策,帮助挽救金融危机的主要的机构,实际上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机构可以来替代这个基金组织,尽管有很多人批评基金组织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所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可行的办法,比如对中国来讲,要提升我们在国际货币舞台、国际金融舞台的话语权和发言权,要提高中国的影响力,所以有效的途径还只能是通过基金组织。所以我们想包括我们用人民币来购买基金组织的债券,包括未来我们的基金组织要给它进一步增资,甚至基金组织向各个国家借钱的时候,中国也非常积极地承诺给它借钱,我想这都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同时来提升中国的话语权的一种努力。在未来,基金组织的结构,其实欧美的国家都认为,还是需要一个根本性的改革,这个改革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美国要放弃它的一票否决权,现在美国是17%的股份,但是基金组织的任何政策、任何决议,都需要85%的股权通过你才能够有效。所以他不同意,任何决策、任何决议都无法通过。
正在评论: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动力不足 博弈过程漫长
向松祚:
第二个,基金组织的官员,特别是基金组织的主席、副主席、总裁、副总裁他们的选拔必须有一个其他的机制。因为现在实际上是美国和欧洲之间的一个协议,一个默契,就是基金组织的总裁就是欧洲人,世界银行的总裁就是美国人,这样的格局也需要改变。所以我想在未来的G20峰会上,必须把这个重大的结构性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使得基金组织更具有代表性和具有广泛的代表力,这样它才能够真正起到一个全球经济政策的协调作用。目前,我想中国在这个方面增加我们的份额,增加我们的投票权,也是为未来中国在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做一个充分的准备。
张羽:
向先生刚才告诉我们,实际就是我们在没法改变游戏规则的时候,我们先要加入到游戏过程当中去,这也是,不能说被逼无奈,这也是我们主动改变的一种方式。
张斌你给我们讲一下,中国增加投票权,或者说新兴市场国家增加投票权,最终会带来什么?意味着什么?
正在评论:增加投票权的意义
张斌:
从目前来看,由于中国在投票权里面,包括基金的份额还是比较小的,你说中国适度来改变什么大的问题,现在还非常困难,因为你的份额比较小。但是我觉得现在目前这种情况,其实一方面是IMF需要中国,但尤其是中国,包括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因为IMF它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货币组织,它有很多成员国,包括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它应该是服务于这些国家的货币基金政策,作为协调机构,但是从上次金融危机到这次金融危机,得到了非常多的批评,批评就是它在发展中国家的帮助方面做得非常不利,大家需要改变这种局面,谁来改变它呢?它必须要吸引到更有力量的一些伙伴去支持它,这个伙伴其实中国就是最突出的。我想虽然中国投票权在这方面增加得可能没有那么多,但是我想中国对IMF包括决策方面的影响力应该是大大加强了。
我觉得我们看维度,如果光从投票权这个角度还是太窄了,我们其实要从更多的维度看IMF的改变。刚才向先生讲的,包括领导人的改变,包括美国否决权这些改变,我想在未来这些都可能会做出一些调整,否则的话,IMF如果还保持原来的权利构建的话,它就很难玩儿得下去,因为如果你把中国,把金砖四国的积极性磋商了,这四个国家如果不愿意玩了,那IMF就不要做了,很多事情就做不成了。
张羽:
G8都改了,IMF也要改。
杨禹:
对,所以我们中国有句话,形势比人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IMF的改革,我想它在这次的匹兹堡不会有什么特别具体的结果,因为这次是首脑峰会,10月份,十一之后,IMF和世界银行它要开一个年会,在那个会上,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具体的新的动作,好像就是10月份,他们不休十一长假。
张羽:
好,这个话题就讨论到这儿,我们稍候继续。
>>>点击回顾视频上集
>>>点击回顾视频下集
张羽:
欢迎您继续关注,聚焦G20峰会的特别报道。
我们都知道,进入到今年的9月份以后,全球经济复苏的迹象已经出现了,然而贸易保护主义却不合时宜地出现了抬头的情况,以美国对中国轮胎收取三年惩罚性关税为起点,贸易保护主义的狂潮是一触即发,美国这座风向标已经将特保的意愿传染给美国的其他行业,乃至其他国家,美国在匹兹堡峰会之前成功地制造了贸易特保的连锁反应,这似乎是匹兹堡G20峰会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毕竟在目前全球经济的治理当中,发展中国家已不再只是关注,而是逐渐成为参与者和规则的制定者。下面我们来连线此刻正在匹兹堡的我台记者申家宁,来了解一下会议的进程,家宁你好。
申家宁:
你好张羽。
张羽:
刚才我给观众大概介绍了一下这次会议在贸易保护背景下召开的这样一个背景,中国最关心的问题刚才也讲到了,一个是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还有一个就是如何抑制贸易保护主义,在这次峰会当中,贸易保护主义不是讨论的重点,但是据你了解,各集团对这个议题的关注程度如何呢?
申家宁:
是这样张羽,虽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不是这次会议的一个重点,但是在昨天举行的中国代表团的新闻发布会上,它确实是很多的中外记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可以说在昨天的一个半小时的发布会当中,大约有一半的问题都是跟贸易保护主义有关的,而且这次峰会主要讨论四个方面的问题,能源安全、气侯变化和贸易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谈到贸易问题,肯定是要谈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这样一个话题,我们知道前两次G20峰会的时候,各国领导人也都是达成了共识,反对出台新的不符合WTO规则的这样的贸易限制的措施,但是让人遗憾的是,从去年11月以来,我们看到20国集团当中有17个国家是采取了贸易保护的措施,所以说这次大家也都在关注,这次峰会上领导人会就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政治意愿,更为关键的是,在表示了政治意愿之后,有了政治承诺之后,能否言行一致。张羽。
张羽:
我们知道前不久,美国针对中国的轮胎特保案,等于已经掀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高潮,在这次G20峰会上有没有可能就这个案件达成新的协议呢?
申家宁:
是这样的,我想这一次会议当中,中方会重申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这样一个坚定的立场,因为中国其实是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者,从今年1月到8月,中国遭遇的外国救济措施的案子就有79起,涉案的金额达到100亿美元,跟去年同期相比是增加了120%,所以作为这个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者,中国当然是最痛恨贸易保护主义,也是最希望在这次峰会上,能够就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达成这样一个积极的政治承诺。所以我想中国会在这次峰会上继续重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这样一个坚定的立场。
张羽:
好,谢谢家宁,谢谢。
无论是此前的G20华盛顿峰会,还是G20的伦敦峰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都是重要的主题。那么从华盛顿到伦敦,到匹兹堡,会议的地点在改变,但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议题却没有改变,我们首先
来了解一下相关的背景。
>>>点击回顾视频上集
>>>点击回顾视频下集
附标题6:世界贸易摩擦升级
(播放短片)
解说:
来自《国际先驱导报》今天最新的报道,作为出口冠军,中国已经遭到来自全世界55个国家的贸易围堵,并且正呈现愈演愈烈之势。颇为巧合的是,世行行长佐利克今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也表示,我们正面临一场贸易紧张低烧,而温度正开始上升。
中国和世行的担忧显然并不是无中生有,去年11月,世界20个最大经济体的领导人在华盛顿峰会上曾共同承诺,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而在今年4月,他们在应对全球经济衰退时,又再次做出这一承诺。然而为了摆脱衰退,各国在实际当中愈发关注自身利益。负责协调全球贸易预警组织的西蒙•伊文奈特教授说,自去年11月做出集体承诺以来,20国集团成员国继续实施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个成员国违背无保护主义承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本周发布的报告显示,G20成员国仅在4月份峰会到8月底之间就出现了91个新的潜在保护主义措施,其中出自美国的有15个。就在G20匹兹堡峰会即将召开的两周之前,奥巴马政府却再开贸易保护主义的恶劣先例,美国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立即使其他国家跟风效仿,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相继采取了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这使得多国的贸易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在一片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中,或许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近日,美国贸易法院推翻了美国商务部在河北兴茂轮胎有限公司,诉美国商务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对华轮胎的“双反”裁决,这也使得美中之间正在加剧的贸易保护战有了正确的范本。
而面对贸易保护主义,英国独立研究机构,经济研究所高层人士道奇•亚当斯在G20峰会前发出警告,短期内世界经济仍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但历史经验证明,在危机状态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将是“巨大的错误”。
张羽:
虽然贸易保护主义不是本次G20峰会的主要议题,但也有这样的一个评论说,说中美将在这次峰会上,对贸易保护主义展开尖峰对决。那么有人这样说,说美国的轮胎特保案是打响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令枪。我们看到今天的最新消息是,9月24日,欧盟决定对于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和铝箔征收为期五年的正式反倾销税,税率达到39.2%和30%,对此我国政府已经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在这次G20峰会上,显然贸易保护的问题也是中国最为关心的这样一个问题,这一次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会在这个峰会上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讨论程度和地位呢?向先生。
正在评论:中美在贸易保护问题上展开尖峰对决
向松祚:
我想是这样的,前不久因为我在欧洲也跟欧洲的一些人士交流过,其实包括欧洲的人士他们也讲,其实像G20这样的会议,其实应该讨论一些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具有最实质性意义的问题,比如说应该讨论如何防止贸易保护,应该讨论如何让汇率稳定,讨论这样大的问题,但实际上这样的问题没有作为G20这个会议的主要议题,反而把这些议题放在一些非常空洞的话题上面,所以我想这个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我不觉得今天的匹兹堡峰会在贸易保护主义方面会有任何非常具体的措施来遏制这个势头,现在实际上全球都非常的悲观。
我们看到,特别是美国、欧洲这些主要的国家,他们实际上是说一套做一套,这样的趋势是非常令人遗撼,而且非常令人悲观的,所以匹兹堡峰会可能仍然会重谈这个高调,就是大家都会同时在那儿说我们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是等到这个会议结束之后,回到各国的总统府、白宫之后,可能马上又会有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出台,所以这一点实际上是现在全球经济面对的一个非常巨大的困扰,也是非常大的一个担忧。
正在评论:全球经济复苏 贸易保护是道“坎”
向松祚:
那么现在实际上奥巴马政府已经说了,说我们应该要,我们想办法,大家伙应该做出努力要完成多哈回合的谈判,但实际上世界各国,知道这个内情的人都是非常悲观的,其实美国并没有意图,而且美国也没有动力来加速推进这个多哈回合的谈判,现在贸易保护措施实际上在全球已经有点风起云涌的态势。所以我们想,如果匹兹堡峰会还只是重谈一些高调的话,世界经济的前景可能会比人们预想的还要悲观。
张羽:
提到贸易保护主义,向先生比较悲观。其实我们从历史上来看,每当世界经济出现波折的时候,都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候。
杨禹:
对,向先生又做出了一个悲观的评价,我一定程度上赞同他这个,但是我还要拧过来,我觉得我们再从积极的方面看,我觉得怎么积极来看待贸易保护这个事儿。
我觉得第一,当出现风起云涌的局面的时候,我们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的大国,同时我们又是深受贸易保护主义之害的这么一个国家,我们一定要利用一切可以喊话的机会,在国际的各种各样的舞台上去积极地喊话,这样虽然它不可能一下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但是这种喊话,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家一起构成一定的国际舆论,它实际上对造成贸易保护主义的那样一种心理的压力,那样一种舆论形成一种制衡,我想对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整体的潮流,应该会形成一定的制衡力。
另一方面,恐怕更长远地来看,我觉得只要世界经济跌入谷底,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抬头,这恐怕是一个规律。那么还有一个规律是只要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那么贸易保护主义就会长期存在。我们注意到中国所说的不平衡跟奥巴马这两天所说的不平衡不是一回事。你看我们外交部的官员讲,这次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去要表达的内容和中国的四个主要关切,其中里面有重要的一条,中国也呼吁大家来讨论世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是我们说的不平衡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平衡,是要重点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这个问题。所以我想世界经济能不能够真正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远离贸易保护主义,恐怕最终还是要靠世界发展走向平衡来解决。
正在评论:贸易保护主义是条死胡同 最终必定“众败俱伤”
张斌:
我比较赞同向先生的观点是我对贸易保护的前景也是比较悲观的,因为你很难想像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他会把他国的利益放在他本国的利益之上。如果美国,包括欧洲的很多国家,面临持续的就业压力,那贸易保护,国内的政治压力就会迫使当局者采取一些,尽管可能对他整个国民福利也是不利的,不过他也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
不过我觉得对中国来说,我有三方面的考虑。首先如果你采取的贸易,对我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我应该有相应的报复措施,我要让他知道代价的,如果没有这个代价的话,其实可能会把那个事情,不见得更好,也可能更糟,一定要让他知道,你如果伤害我中国的这种贸易,我一定会让你有一定的成本,让他付出成本,这是第一点。
但这一点并不是说把大家都变好,也可能大家都变糟了,我觉得对中国来讲更重要的是什么?两点,第一个就是,因为贸易保护,国外贸易保护,可能会对国内的就业,比如有一些,相关的企业会带来短期的困难,国内在救助上一定要跟上,因为国外的贸易制裁带来我们短期的就业方面的失业问题,这也跟得上。当然这个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什么,我们要变坏事为好事,贸易保护是个坏事,但是如果说因为国外的贸易保护,我们国内采取更积极的这种政策结构性的调整,把很多原来由于外贸的资源,现在调到国内,把很多政策优惠给到国内,我们干嘛要把那么便宜、那么好的东西都让外国人消费,我们自己消费不是更好吗?现在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外国卖得比中国还便宜,如果我们把这种优惠给了国民,给了国内,让更多国内消费者消费,我们不愿意出口了,我们自己消费,内需也扩大了,我们国民福利也提高了,那不就变成好事了吗?所以说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如果我们中国能够把这个看成一个,其实是做出改变的一个契机,来加速推进国内的改革,那可能就是一个好事。
张羽:
我觉得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有两个底线应该坚持,第一个,其实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不是打贸易战,人家给我们提高关税,我们就给他提高关税;第二个,不是重新封闭,就是你不要我的东西,我就不出口了,我就不生产了。刚才杨禹你讲到了,我们中国世界经济发展的平衡观,怎么去解决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
正在评论:全球经济复苏 贸易保护是道“坎”
杨禹:
我觉得一方面我们对有些国际上的说法,特别是像类似于奥巴马总统刚刚提出来的这种说法,包括美国掀起的最新一轮的贸易战的这种做法,我觉得我们既要重视它,战略上重视它,在战术上我觉得我们可以想很多办法,刚才张斌提到的,他虽然一开始他说,他是持悲观的看法,但我听出来了,最后还是说得很积极,把坏事变成好事。我觉得对我们中国来说,一方面坚持我们自己认为能够发挥我们特长的这些发展的方式,比如说我们中国,我们的出口,不能因为美国提出了所谓的这种要平衡观,我们就更改我们这种调整的步伐,我觉得我们还是按照我们自己的办法去做。而我们实际上在世界经济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出口到美国的东西有很多是在中国境内的,美国和欧洲国家投资的厂来生产的,中国经济保持这样的比较快速的增长,实际上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大幅度地保证世界上主要大宗物品,特别是一些能源物品的需求,这就给世界经济带来一个总体增长的态势。
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中国说到底,我们自己还是有非常大的内需的市场,非常有潜力,所以我们在这件事情上,说到底,不慌,因为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正逐渐向国内市场转移,另外我们自己的结构调整在一步一步地做。这次美国把G20峰会安排在匹兹堡,它是不言自明,它觉得匹兹堡是一个。
张羽:
经济转型非常成功的地方。
正在评论:面对贸易保护 中国应该走自己的路
杨禹:
是一个很好的城市,很有代表性,它要亮亮相。其实我想像匹兹堡这样的城市,在我们中国,在我们今天的中国,我们也能找到很多,匹兹堡在中国的姐妹城市武汉,也是这样一个传统的重工业的城市,现在也在发生着转型。另外像我们国家随便举一个,像沈阳,沈阳我们共和国一五时期当时建立起最大的中国的工业区铁西区,后来60多年来,我们一点点地改革,一点点地转型,今天的沈阳完全是一个新的,新兴的工业的城市。另外,对我们中国来说,我们还有很多比这种传统的制造业的城市转型更难的城市,是那种资源枯竭型的城市,原来靠挖掘资源来起步,今天资源枯竭了以后它怎么办,这样城市的转型在我们今天的中国也能找出很多积极的已经完成转型,或者已经走在正确路上的这样的城市。我想最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虽然每一场贸易战,或者贸易保护的措施,都可能给我们的某些行业带来具体的损失,但是对整个中国经济来说,我们的立足点,我们的立身之本还是在国内。
张羽:
其实面对奥巴马政府这种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做法,不仅是一些高顺差的国家在批评他,包括西方一些国家,像英国,非常著名的《经济学人报》,美国的媒体《华尔街日报》,这些秉承自由贸易理念的媒体也批评奥巴马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色彩,是不是意味着奥巴马政府已经离自由贸易的准则越走越远了呢?来自美国国内的评价是什么呢向先生。
>>>点击回顾视频上集
>>>点击回顾视频下集
正在评论:奥巴马贸易保护措施引争议
向松祚:
其实美国对奥巴马政府的这个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力抬头也是有非常多的批评的,因为美国现在它的经济面临很大的一个麻烦,就是它的很多城市里面,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城市,还有很多它的老的传统的工业城市,失业率是在急剧上升,而且最近美国很多的智库机构有推测,美国的失业率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会维持在10%以上的水平。所有作为一个政治家,奥巴马其实他是面临一个强大的政治压力,他必须做出一些姿态,因为他不做出一些姿态,他的医疗改革的方案,他国内的很多政策,包括明年国会的中期选举,他都很难得到这些产业协会、这些产业工会的支持,而这些支持对于他赢得中期选举,对于他的医疗改革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这个是美国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压力,国内压力团体的压力是主要的原因。
对中国来讲,我想中国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什么清醒的认识呢?中国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工业化的大国,而中国工业化的过程,我相信至少还需要二十年、三十年的过程才有望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快速工业化,快速成长的国家往往是贸易保护主义最主要的目标。所以中国应该有这个思想准备,就是在未来的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面,中国一定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最主要的目标,所以这一点我想中国应该采取短期和长期的两大策略,我们应该有一个全方位的战略,就是从短期来看,我们对美国,对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我们必须要坚决地反对,我们不能示弱,我们不能让他们把我们当做一个软柿子一样随便捏来捏去,我们必须要找到在美国具有比较大的政治影响力的这样的产业,对他们出口到中国的产品,我们要必须实行一些制裁,使得他们能够回到谈判桌上,大家能谈出一个方法。
从长期来讲,我非常同意刚才杨禹讲的,就是说中国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要努力地进行自主创新和产业的升级换代,因为实际上中国为什么现在保护主义压力非常大,而且美国敢于对中国进行保护主义的制裁,因为中国实际上在中低端产品的竞争上,我们的竞争对手并不是美国、欧洲和日本,而是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墨西哥这样的一些城市,所以美国他对你进行贸易制裁,他并不担心,因为他不从你中国买产品,他可以从印度、从巴西去买,所以这使得美国国内他们非常理直气壮地来对中国进行制裁。所以我想中国现在是一个贸易保护主义,针对中国的一个多发时期,而且这个多发时期,我相信可能会延续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中国政府需要一个总体的,而且一个长期的战略,来应对这个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
正在评论:中美在贸易保护问题上展开尖峰对决
张羽:
向先生,在现在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回升的这样一个状态当中,贸易保护主义频频露头,其实这是世界上非常关心的一个议题,为什么在这次G20峰会上没有列入到主要议题当中呢?
向松祚:
因为我想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很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双边的问题,比如说针对轮胎的特保案,针对很多其他的钢管,还有其他行业的贸易保护的措施,这个主要是中国和欧洲一些具体的国家,或者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事情。在一天的会议上,如果大家把这些非常具体的事情拿出来谈,是永远不可能谈出一个结果,而且这种问题我们想,轮胎特保案从今年4月份就开始,中国政府其实一直在做出努力,希望美国不要针对中国的轮胎征收惩罚性的关税,但是谈了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最终奥巴马还是批评了征收惩罚性的关税。
这样的问题,具体的问题拿到匹兹堡这样的G20峰会上来谈,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结果。所以你们可以看到,在今天晚上发布的公报里面,仍然会重提我们要维护世界贸易的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是回到他们的各自政府里面去以后,碰到具体的案件以后,他们的立场、他们的政策,可能会与公报里面的声明会是180度的转弯。
张羽:
其实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包括现在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伤害,一方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挑战,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一个压力,这种压力就要求中国自己进行一种产业结构调整,自己进行一种经济增长的调整。
杨禹:
对,说到底,像贸易保护主义它是靠开会解决不了的,对吧?
张斌:
对,贸易保护主义,从根治上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就是要尽量化解我们的,让国际收支更平衡一点,然后来扩大我们的内需,把更多的商品和资源用于我们自己,我们不出口给他了,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杨禹:
他说的是终极目的。
张羽:
其实中国的市场确实很大,比如说我们现在出口到美国或者欧洲的一些高档玩具,或者一些服装,其实衬衫很便宜的,那么高质量的衬衫在中国销售,市场也是非常好的,只不过有时候我们一些外向型企业,它最开始从涉猎的时候,它的销售渠道就定在国外了,所以它在中国没有拓展自己的市场,或者它没有拓展市场的成本或者经验,这完全是订单企业,如果这种订单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这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下开始拓展国内市场的话,也许将来它也能活得非常不错。
张斌:
对,就是采取了这些事情之后,你可能会看到,因为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企业被迫的加大投资在国内的物流系统,包括国内的信用体系……
(开放式结尾……)
责编:刘岩